中小城市的公共自行车发展研究
2013-08-15薛生科
薛生科
(睢宁县交通运输局,江苏 睢宁 221200)
0 背景
城市交通机动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数据显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城市交通仅次于能源供应和工业生产的第三大排放部门,排放量占总量的13.1%。由建设部相关统计分析,我国目前交通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0%,若不采取一定控制措施,将超过工业能耗,达到总能耗的30%。在这种背景之下,低碳经济交通应运而生,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零污染、零排放的低碳环保交通方式,有必要大力推广。
《全国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中明确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的要求推进。中小城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占我国城市总数的80%以上。在城镇化和机动化的大背景下,中小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加剧,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1 中小城市特征分析
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出行特征等方面均与大城市存在差异,经济条件和交通需求不满足发展轨道交通的要求,也不能沿着大城市走过的路程发展私人交通。
1.1 中小城市社会经济特征
城市社会经济水平一般,市政建设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市民人均收入偏低,月收入大约维系在500~1500元之间;城市物价水平偏低,接近全国人均消费水平;高收入、高层次人员比例低,贫富悬殊较大;近年来房地产建设升温,市区内大批商品房动工建设,而商用楼比例较低。
1.2 中小城市交通出行特征
首先,中小城市规模小,城市面积不大,一般呈团块状布局,用地狭小紧凑,道路密度低。居民工作和生活的空间范围小,出行距离和时耗短,平均出行距离不足25km;中小城市的工业、居住和其他用地等混合程度比大城市明显,居民一般选择就近就业和就学,出行次数多;居民出行方式主要以步行、自行车、电动车等非机动方式为主,只有少数私家车进入家庭,公共自行车的服务水平较低,对客流吸引力不够。
中小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出行特征决定了中小城市需要大力提倡发展包括自行车交通在内的非机动交通方式。
2 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优势
“公共自行车”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第一代公共自行车系统”于1965年在荷兰出现。英国伦敦、法国巴黎、丹麦哥本哈根以及国内的杭州、上海、北京、株洲等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成熟、规模化推广较为成功。纵观国内外已建立起来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发展优势:
2.1 建设成本低
相比于常规公交、地铁等其他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系统造价成本低;
2.2 易于规模化网络化
由于自行车占地面积小、经济、受欢迎,较容易实现规模扩大;
2.3 租赁价格低廉
公共自行车租赁价格低廉,部分城市甚至免费;
2.4 便捷
自行车小巧灵活,特别适合点到点的出行,可达性强,解决了常规公交不能实现从站点到目的地的问题(最后一公里问题);
2.5 系统管理技术相对完善
租车、还车、防盗等技术成熟。
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且城市规模小,自行车出行比例高,适合推广公共自行车系统这种建设成本低、租赁价格低、使用便捷的绿色公交系统。同时,随着系统的不断发展,公共自行车将逐渐取代个人自行车,解决了自行车易丢失,停车混乱等现象。
3 公共自行车在中小城市的发展建议
3.1 明确公共自行车在交通系统中的定位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中,自行车所承担的客运交通比重较大,200万人口以上城市,自行车出行比重约为36%,100~200万人口城市,自行车出行比重为40%左右,而人口不足100万的城市自行车出行比重在40%~75%之间。
中小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大小、城市空间结构分布等都与大城市明显不同,因此公共自行车在交通系统中的定位也存在差异。在大城市,公共自行车除了部分短距离出行外,主要作为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接驳工具,辅助完成出行全程公交化。在中小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短距离出行优势更为凸显,主要借助自行车完成点到点的直达快捷出行。
3.2 选择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
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政企合作型三种。杭州市主要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杭州公共公交集团的形式进行项目的推广和运作,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但是杭州市每年运营管理费用近一个亿,加上设备的折旧和耗损,运营成本近一亿五千万。
中小城市由于资金条件限制,更应该兼顾政府和经营者双方的利益。根据城市实际情况,探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发展模式的优劣,寻求适合各中小城市自身的发展模式,促进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规模推广。
3.3 完善自行车配套设施
完善自行车出行配套设施,建议设置自行车专用道,鼓励居民采用公共自行车出行。根据城市结构、土地利用性质等要素,将自行车专用道布设在人口集中、出行率较高的地段,保证路网布局与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流向相一致;在与干道大致平行且相隔较近的支路或小巷中设置自行车专用路,禁止机动车通行,达到对干道交通进行分流的效果,在路幅较宽的道路两侧可以设置自行车专用道,在交叉口处根据具体情况对机、非进行时间或空间上得分离;从车道路面、照明、遮阴、宽度,机动车对自行车产生的威胁等多方面对自行车行车环境进行改善。
4 结束语
为了应对交通拥堵、能源短缺、城市污染等问题,国内很多城市兴起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热潮。随着城镇化和机动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小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加剧。公共自行车系统和中小城市的特征决定了公共自行车在中小城市的适用性,应大力提倡发展。各城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公共自行车在交通系统中的定位,采取合适的运营管理模式,完善自行车配套设施,从而促进公共自行车系统达到预期的效果。
[1]吴兵,王艳丽,董治,李林波.高度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交通特征研究[J].城市交通,2011(9):67-73.
[2]刘文宇.北京市发展低碳交通的前景分析[J].综合运输,2009(10):37-40.
[3]郝翠丽,丁欢.中小城市交通发展的重点[J].甘肃科技,2009(5):15-17.
[4]郝翠丽,中小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5]王勇强,宋国军.中小城市的自行车交通探讨[J].城市道路与防洪,2007(1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