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构建
2013-08-15史君峰
史君峰
(兰州市公安局 安宁分局十里店派出所,甘肃 兰州 730070)
近几年来,全国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如何看待公安机关信息化的发展,加强对公安机关信息化理论的深入研究,对于加强我国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安机关整体作战能力,充分发挥发挥公安机关的效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所谓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就是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获取、传递、利用的一体化建设。其实质是实现跨部门、跨时空、跨职能的情报信息共享,不断改变传统落后的机关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优化执勤效率,提高公安机关信息获取和信息防护能力的推进过程。信息共享是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通过公安机关信息网,使网络上的任何信息单元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各种信息媒体(声音、图像、符号、影像)享用和互通信息,增强民警执勤环境透明度、提高指挥效能和快速反应及协同作战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指公安机关利用信息网络能够获取有关任务的所有信息并进行有效处理的能力;信息防护能力是指公安机关为保护己方信息系统在执勤时或敌对分子实施信息干扰、破坏时不受影响而发挥正常功能的能力。
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是公安机关的全面建设,它涉及到公安机关建设的方方面面,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执勤网络建设、信息武器装备的研制、与信息化执勤工作相适应的编制体制建设、执勤运行机制的研究等。因此,在公安机关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出现漏项和偏废。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不是平均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考虑重点的和急需的,使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进行。
2 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构建设想
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体系建设,它是由信息基础层和应用系统层构成。基础层主要是指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网络建设;支撑层主要由公安信息理论、公安体制编制、警卫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化、公安信息化人才构成;应用系统层由非执勤领域信息系统、公安指挥信息系统、公安勤务运行信息系统构成。
2.1 建立适应信息化建设的科学体制编制
要想信息化不走弯路,还应从理顺编制体制入手。我国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也要遵循公安机关建设的共同规律,把体制编制的改革创新作为重要的动力来源,通过建立与信息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体制编制,为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机制动力。首先,调整领导机构的体制编制。从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动力的要求看,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设置信息化建设的常设机构,使信息化建设在现行体制上平稳起步、快速推进,在遂行公安执勤时,确保指挥机构精干高效;其次,改革院校体制编制。公安机关进行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院校可设置信息技术含量高的学科专业,提高学员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建立培养学员综合素质的有效平台,学员只有接受综合性培训,才能实现素质的综合化。因此,应当在院校设置任职教育的培训机构,不断提高各级干警驾驭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再次,创新装备研制的体制编制。信息化的武器装备,是公安机关信息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标志。推进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研发。由于体制编制的制约,公安机关没有自己独立的武器装备研究机构,研发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和任务的需要。为此,要通过体制编制的创新,建立公安机关独立的研发机构,促进公安机关武器装备的信息化。
2.2 确立正确的指导体制和理论体系
为了综合各种力量,集中财力物力,缩短试验时间,提高建设效益,必须确立自上而下的指导体制。这一指导体制应包括:公安机关化建设试验领导机构,院校、科研院所专设的公安信息化建设理论研究指导组织和技术课题攻关组织,公安信息化试验产品生产厂家,公安信息化建设试验基地和试验机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确定思路、把握方向、总体规划、下达任务、组织协调、提供保障;指导组织主要负责收集信息、理论研究、构建系统、提供指导、论证鉴定;课题组主要负责顶层设计、规范标准、课题攻关、技术革新、提供成果;生产厂家主要负责将科研成果转化成试验样品和装备成品;试验基地和试验机构主要负责提供项目战技需求、试验环境、使用条件和试验结果。
公安信息化建设试验迫切需要系统的理论指导,包括信息化公安民警作战运用理论,信息化公安警察整体建设理论,信息化公安机关发展理论,信息化公安民警训练理论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肩负起这项任务,增加信息化公安理论研究方向,培养高、精、尖的学科带头人,充分借鉴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成果,系统开展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研究,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理论体系。
2.3 制定完整的指导纲要和建设规划
随着世界安全形势的深入发展,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未来公安工作的需要,从宏观上抓好总体设计的发展规划,在总体设计下统一标准和格式,使系统内各要素互相联通,实现信息的共享,避免建设上出现重复和短期行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涉及编制、装备、技术、经费、科研、生产等诸多要素,需要运用机关、院校、厂家和科研部门等多方力量,经历一个起步、发展、完善、成熟的渐进过程。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公安工作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必须建立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建立健全覆盖各警种、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情报信息网络,不断提升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打击犯罪、行政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才能真正推动公安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取得发展和进步。
2.4 强化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公安机关人员编制普遍不足,但是由于公安机关任务多、责任重,而专门从事信息化建设的人员较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较少,公安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面临着严峻的紧迫性。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要以信息化电子信息装备和信息系统与高素质人才相结合为主体,实现指挥控制、情报研判、预警探测、通信一体化,这样才能建设一支适应未来信息化要求的新一代公安部队。同时这一本质特征,给信息化公安人才特别是一线民警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构成,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诸多特殊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必须具有信息化观念和先进的公安理论水平,具有系统的信息科学知识,具有熟练运用信息化装备的能力,具有对指挥控制系统和信息化装备的管理能力,具有对瞬时万变的公安任务中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赋予人民公安的重任。
[1]白宏江.公安警卫部队建设导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朝勋.论我国公安建设的跨越发展道路[J].理论月刊,2004(8).
[3]谢明华.公安信息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