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2013-08-15马五星
马五星
(洛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河南 洛阳 471000)
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经过近20年的高速度、大规模的发展,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效。2012年底全市已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总里程达到16017.815公里 (县道1554.472公里、乡道2222.991公里、村道12143.399公里、专用道96.953公里)。其大规模公路建设已基本到一段落,相应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和病害处理问题也逐步的突显出来。全面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巩固建设成果,确保公路的完好畅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如何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 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推进由建设向养管转化
农村公路是国家公路网的组成部分,是干线公路向最广大农村的交通延续,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快速、方便、安全、畅通的道路运输,将有效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畅、洁、绿、美、安”则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服务于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则是推动交通事业发展、保障公路运输的重要工作,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减少公路投入、降低资源消耗的重要工作,是降低公路运输成本的关键。因此,须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造提升农村公路,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从思想上改变重建轻养观念,由以前的建、管、养向养、管、建模式的方向转变。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好路杯竞赛活动,万公里形象路、文明路、示范路、标杆路及安保工程示范段、技术比武等形式多样的养护管理工作。
2 完善养护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路技术档案
2.1 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健全公路现状档案和各种技术档案。认真做好农村公路基本情况调查,完成农村公路路况和桥梁状况的登记、路况检查评定登记的技术档案及跟踪调查台账工作,并确保其真实可靠。制订好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及大中小修计划。
2.2 加强农村公路巡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完善和更新公路现状档案,做好相应的内业资料整理。对管养路段上出现的垃圾、石子等障碍物应及时清除,管养路段上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及时解决,防止行车安全隐患等。
3 提高养路护路意识,加强公路路政管理
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是保持行车舒适,路面和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和桥涵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
3.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
3.1.1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体制不顺、养护管理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养护资金来源没有稳定渠道、造成投入的养护经费严重不足,使养护机制缺乏活力、养护质量不尽人意,个别路段路况还很差,影响农村公路的通畅及使用寿命。
3.1.2 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修建的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低、桥涵、水沟、挡土墙、路肩、标志标牌等附属设施配套不全,公路病害多,抗灾能力差及乡道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等,影响农村公路的畅通。加上通行车辆超限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对原本承载能力较差的农村公路破坏程度不断增大,特别是农村公路上的桥梁、涵洞设计标准低,经不起超限超载车辆地长期辗压,现已成危桥的不在少数。影响公路的经济效益,降低其使用寿命。
3.1.3 由于养护经费严重不足,使养护工工资偏低,养护材料价格上涨等,造成养护队伍中专业养护人员少,思想不稳定,而影响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
3.1.4 农村公路上倾倒垃圾、堆放建筑材料十分严重,“三夏”、“秋收”季节的打场、晒粮,路边焚烧桔杆现象依然存在,违法占道、摆摊设点、马路市场,尤其是过村路段的“脏、乱、差”现象,给农村公路的正常通行带来不便。更为突出的是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活动经费严重不足,不能确保公路的正常巡视管理。加之缺乏政策性依据,致使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得不到保障。由于路政执法权限不够明确,正常的路政执法和超限治理一旦被纠风部门或新闻媒体看到,即有公路 “三乱”之嫌,加大执法难度。
正由于上述原因,为搞好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须尽早协调有关各方,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意识,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农村公路的正常通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2 农村公路养护必须严格按质量标准对公路的路面、路基、桥涵、沿线设施、绿化等内容进行施工管理
3.2.1 路面养护应保持路面清洁、无杂物,及时、经常地对路面进行维护和保养,防止路面松散、裂缝、坑槽和拥包等各种病害的产生和发展。定期清扫,及时清除杂物,以保持路面整洁。
3.2.2 路肩养护应保持适当的横坡,坡度平顺,整洁,无杂物等。
3.2.3 路基养护应通过对公路的日常巡视和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消除病害根源。
3.2.4 排水设施应确保完好,无淤塞、杂物、流水通畅,进出口良好。
3.2.5 农村公路沿线交通安全设施、公路标志、路面标线及其它设施等,应经常保持完整、齐全,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设施。
3.3 加强公路绿化,实现规范管理
农村公路绿化可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路容,改善环境,也可预防自然灾害等。
3.4 加强养护施工管理,落实质量检查验收
养护工程完工后,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办法和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养护工程量和养护质量进行测量、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支付养护工程款项,以提高养护质量。
3.5 加强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的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农村公路的维护管理,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
4 当前就做好农村公路养、管、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4.1 建立养护管理长效养护机制,坚持“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基本原则,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建立由县级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责任书》。一是,明确职责,建立健全以县(市、区)级人民政府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养护工作,其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二是,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我市出台了《洛阳市县乡公路养护管理条例》,明确了县(市、区)财政在年度收入中列支不低于1%的资金,用于县乡公路,市人民政府预算列支的养护资金,全额用于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其养护工程费的比例应不低于60%,国家和省拨付的县乡公路养护补助资金,全额用于县乡公路养护。养护资金主要来源由各县(市、区)财政补助,乡镇财政列支等。从而建立了长效养护管理机制。三是,逐步实行管养分离,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我市现有147个乡镇养护站,站长由乡镇政府指定公路专干担任,副站长由农村公路管理所下派人员担任,主要负责养护工合同的签订和人员到位、工资发放、养护布置、检查、考核等。四是,加强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的管理。五是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养护管理质量。
4.2 提高认识,规范执法,加大管理,大力宣传《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违章占道治理和道路堆积物清理活动,认真履行路政巡查,针对“三夏”、“秋收”期间开展路政专项治理工作,逐步完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积极开展流动治超,禁止超限超载车辆在农村公路上通行,彻底整治农村公路脏、乱、差现象,维护农村公路的畅、洁、美。
4.3 完善农村公路各类标志、标牌,确保行车安全。
4.4 大力整治农村公路上的超限运输行为,保证建成后的农村公路使用寿命。
在此笔者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浅谈一点体会,文中的不足、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行予以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