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低碳经济的困境与对策

2013-08-15林渐玲

绿色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能源资源经济

林渐玲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 佛山528200)

1 引言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然而,赶超型的工业化道路将本该分阶段出现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在同一阶段集中出现在了中国。为了突破工业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我国在十一五纲要中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节能减排是我国改善解决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的重要突破口,是我国实现经济低碳化的重要行动。

2 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

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资源短缺严重。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但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非常少。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使得能源及原材料的需求增加,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使得基础资源战略资源如石油、水、电力进一步紧张。据统计,到2020年,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45种重要矿产中,将会有10种短缺,甚至有9种严重短缺,中国的石油、铁、铜等资源的进口依存度也将提升至58%、52%、82%。国际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供给不是没有限度的,这要求我国在同时开发国内资源利用国外资源时,要开始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能源消耗。

资源瓶颈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压力更加严重,我国的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的排放量都持续走高。我国煤炭储量较多,占世界的13%,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仅占1%,这使得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大都是由燃煤引起的,其中造成后果最严重的二氧化硫曾在2005年直接造成了将近600亿元的经济损失。

此外,全球范围下的气候变暖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应对。全球导致气候变暖的气体排放有将近2/3来自发展中国家,减排的潜力也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社会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针对发展中国家应否承担减排义务的国际谈判中提出了低碳经济理念,IPCC第4次评估报告后,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通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以及对制度的约束,可以促进低碳发展,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提高能源效率,促进消费行为理性化。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造成的气体排放空间也较多,但也应正视中国对保护全球气候的重大责任,兼顾发展与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最有利的选择。

3 经济低碳化的积极意义

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将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国际地位及国家形象,也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模式、经济竞争力、对外贸易等。应对气候变化应以积极地姿态参与国际合作,统筹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过去,我国仅仅将气候变化当作外交问题处理,但随着对气候变化认识的持续深入,开始将问题提升到科学发展的高度。节能减排在我国已经成为优先领域,通过节能减排能实现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及气候保护目标的统一。

低碳经济内涵广阔,从气候变化方面来说,二氧化碳排放涉及到其发展,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国家控制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使其降到最低。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所有国家都在寻找有效的节能减排方法,力争在不污染不浪费的前提下加快经济发展,譬如加快对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改善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等。

发展低碳经济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目前国情就是处于并且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猛,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尤其是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得我国现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碳排放大国,碳排放量在2007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面对巨大的碳排放量,我国必须要担起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加快进行节能减排的工作,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目标,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

发展低碳经济能充分应对目前的经济挑战。我国目前的高碳排放量从侧面说明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是资源消耗型的极不合理的增长方式,也引发了在经济方面、外交方面及生态方面的恶劣影响。此外,经济全球化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各个经济领域带了了巨大的挑战及不可避免的经济风险,为了有效规避不可测的经济风险,降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发展低碳经济就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选择。低碳经济是我国产业链上的重要角色,发展低碳产业能促进环境友好型的发展,帮助我国在全球激烈的贸易竞争中积极投入,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 发展低碳经济遇到的困境

到目前为止,我国一直致力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制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有4个:消费者行为、技术因素、能源结构、产业结构。

(1)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难以改变。因为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都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对能源有着巨大需求,从而造成了能源高消耗、废物高排放、环境高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因为我国煤炭资源的储备远远多于石油天然气的储备,各企业多使用燃煤作为主要能源,导致我国高碳经济特征明显,使解决环境问题面临严峻形势,低碳经济的发展任务也变得尤其艰巨。

(2)我国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尽管政府已经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制定了一定的规章政策,但这些政策却并没有彻底的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其执行力度远远不足以支撑低碳经济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起步较晚,很多相关的促进措施都不完善,强调法律的强制性,对经济激励的作用利用的比较少。投入到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也缺乏,税费征收及配套服务都不够完善。

(3)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低碳技术创新水平较低,开发不足,技术研发相对薄弱。首先,技术的创新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但我国低碳技术的研发主要依靠政府拨发的临时拨款或政策贷款,或来自国际机构赞助的贷款和捐款,政府的投入机制不稳定;其次,我国相关方面的技术人才缺失,很多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都过于注重短期效益,对长期性的项目重视不够,市场前瞻性不够。另外,政府关于促进低碳技术发展的鼓励政策较少,有些已经出台的优惠政策都随着体制及机构的变化而名存实亡,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

(4)我国对能源的开发利用率较低,要提高能源的效率难度很大。我国部分行业存在不少工艺设备都较为落后的中小企业,这部分企业对能源的低效率使用极大的破坏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它们都关系到当地的经济效益,一时很难立刻叫停。

5 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只是国家的政策文件,更关系到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贯穿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因此,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普及低碳意识,将低碳意识印刻到每个人的心理,才能使其以新的高度和水平发展下去。政府应不断向民众宣传低碳经济,从自身做起引领群众改变消费方式,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减排型的办公用品和服务设施,能耗支出要定额,政府内部要实行节能管理,促进节能减排的实施力度。另外,节能减排不仅要作为一种意识和价值观被普及,同时也要给它法律的保障,不断出台完善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让发展低碳经济的工作得到法律的保障,有利于监督和管理。

加快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对传统的高碳产业进行技术提升改造,运用创新技术,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最终促进我国低碳产业的经济发展。大力开发利用低碳能源,首先要节流开源。在生产环节中降低能耗是能有效减少碳排放的方式,淘汰已经明显落后的设备,开发更为环保低碳的交通运行方式,学习推广西方兴起的零排放建筑的建设。开发利用可再生绿色资源如太阳能,加大政府对此的政策支持及开发投入。妥善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也要适度,不可过度开发以致破坏生态平衡,统筹兼顾能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和谐关系。

6 结语

要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也要重视它所带来的经济风险。目前看来,发展低碳经济已经不仅只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碳排放量的大国,也应承担起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这也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

[1] 邢和平.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J].中国经贸,2012(20).

[2] 徐婷婷.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9).

[3] 欧阳菲.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2(5).

[4] 秦书生.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与政府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5).

[5] 庄贵阳.节能减排与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4(5).

猜你喜欢

能源资源经济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我给资源分分类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