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犯罪动机及预防策略
2013-08-15张文燕
张文燕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11)
1 犯罪动机的外在激起机制
动机是指推动人行动的内在力量,它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愿望和意念。从心理学上讲,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没有需要就不可能产生动机。但是,并不是任何需要都能成为动机,只有需要指向一定的目标,并且展现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时,才能形成动机,才会对行为有推动力。因此,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某种需要的直接动因或内心起因。它是决定行为方向的关键性因素。正是在动机的推动下,个人才会作出决定并实施行为。故意犯罪都有犯罪动机。犯罪人的需要转化为犯罪动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只有当犯罪人的需要不断增强,将这种本来还比较模糊的犯罪意向转化为一种强烈而明确的愿望时,犯罪人的需要才能转化为犯罪动机;二是存在外部刺激和诱因。只有当具有一定犯罪愿望的人,遇到能够满足这种愿望的条件或具体对象时,犯罪愿望才能转化为犯罪动机,才能引起事实上的犯罪行为。而这种条件或具体对象就是犯罪的诱因或外部刺激。在诱因—动机模式中,犯罪人并没有处心积虑地去准备犯罪,甚至没有任何犯罪的主观意念,但是外界因素,如金钱、性欲对象的突然出现,使犯罪人迅速产生了强烈的犯罪动机,并迅速爆发出犯罪行为。这种犯罪具有瞬间性、契机性和偶然性的特点。
2 犯罪动机的形成
从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上说,动机产生于人对某方面的需要。从犯罪心理学的意义上说,犯罪动机之产生,是由于人的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自身又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从而采取犯罪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欲求。
2.1 需要不能满足
大学生的犯罪动机之产生,是由于他们的某些需要在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而激发的。这时大学生心理上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独立意向有了很大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需要,他们希望获得尊重、友谊,希望能同别人一样有一部手机或电脑。但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年龄的、偏见的、社会习惯的等等,他们这些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当大学生感到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其中自制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就很容易形成犯罪。
2.2 缺乏调节能力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个人意识增强,自我约束力差。他们希望别人能友好地对待他们,爱他们,尊重他们,希望能独立地认识世界,希望有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这些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当一个大学生感到自己得不到满足,感到自己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享受不到爱的温暖时,他们就会因为挫折感的产生而激发行为的动力,其中就包含着犯罪的可能。
2.3 采用犯罪手段
显然,需要得不到满足并不会导致犯罪。只有当需要受阻时,很多大学生缺乏调节能力,才有可能形成犯罪动机,走向犯罪。但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性。当大学生在需要受阻且缺乏调节能力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变得消沉,或采取非理性的但却不违法的消极行为来摆脱困境。只有当某些大学生谋求以反社会的犯罪的手段和方式来满足需要时,才会形成犯罪动机。所以,犯罪动机的形成是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在需要不能满足时,谋求以反社会的违法犯罪手段和方式来满足自己需要的结果。
3 大学生犯罪的预防策略
3.1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期间,不仅让大学生能够学到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还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为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首先,学校应及时掌握学生入学后、在校期间和毕业前夕的思想动态。并采取多种形式,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抑制其违法犯罪。其次,学校可组织印制一些常见的法律、法规常识的小册子分发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最后,要建立学校与家长和社会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制度,将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表现情况进行考察,防患于未然。
3.2 加大心理教育的力度,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需要的第二、三层次,即亲情、友谊、交往求爱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并逐步向第四、五层次迈进,即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和贡献的需要。青春期是学生心理逐渐成熟、性格形成的阶段,这个阶段尤为重要。这个时期心理教育应着重抓好如下两点:第一 ,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倾诉、表达。在这方面的教育中,教师应身体力行,给学生做榜样,先与学生交朋友,启发他们交友,教给他们交友的方法。第二,教育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从正面引导,逐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
3.3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外部环境对大学生起到了规范和促进作用。精力旺盛的大学生乐于结交朋友,同伴之间的行为模仿和情绪感染很容易使他们染上不良习气,古今中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念可说深入人心。孟母三迁的故事也给我们最好的启示:人类的行为深受所处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应当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廉政建设,端正社会风气,这也必将有助于从根本上遏制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不良社会因素,使社会环境得到净化,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3.4 司法机关的积极协助
司法机关对大学生犯罪应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法律效果为基础,以政治效果为原则,以社会效果为目的,采取人性化的帮教手段,挽救这些失足青年,使他们能够重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对罪行并不严重且有悔改之意的,应采取微罪不诉或建议法院单处罚金的方法,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定期联系,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
3.5 强化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教育
“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成功在社会”,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必须重视家庭的中心作用。犯罪与家庭教育不当密切相关。家庭教育应该以科学、健康的方法教育子女,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要教育子女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要激励他们不断前进,更要尊重他们的兴趣、人格和独立性,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在法制教育中,家长要带头学法、懂法,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同时,要教育孩子努力学习法律,不断增强法律观念,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3.6 扩大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教育体制的逐步深人,每年大量的大学生涌入社会,增加了就业压力。为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以减轻社会压力,政府宣传部门和各类媒体要大力宣传优秀大学生艰苦创业的成功事例,鼓励广大毕业生走自食其力,勤劳致富之路,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综上所述,大学生自我抑制力一般都比较薄弱,犯罪动机比较单纯,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心理学认为,在外界信息输入后,在人作出反应之前,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是社会预防犯罪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治安以及国家的未来。做好预防大学生犯罪工作,从根本上杜绝犯罪现象的发生,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畅通无阻。
[1]罗大华,何为民.犯罪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23.
[2]王牧.新犯罪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7.
[3][苏]库德里亚夫采夫.违法行为的原因[M].韦政强,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2.
[4]宋晓明,等.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5]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6]郭翔.中国大陆青少年犯罪状况及对策[J].青少年犯罪研究,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