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

2013-08-15臧佰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5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检修设备

臧佰君

(佳木斯市郊区水务局,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4)

1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1.1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的作用和地位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种循环工程,通过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对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我国发展的基础。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中,施工技术对工程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各项新技术新设备都广泛的应用到了工程中,精湛的施工技术不仅是工程发展的基础前提,同时对于工程的质量,工程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工程施工中,要使用先进的技术,为工程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1.2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管理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软件,对于整个工程进行统筹规划,起到指挥管理的作用,是整个工程的灵魂。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将整个工程运转起来,使工程可以惊人有序的进行,这是一项工程进行的必要条件。在硬件条件满足的基础上,再将管理工作做好,那么工程将会越来壮大。

2 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管理和技术相糅合

2.1 技术管理。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是在户外进行的,并且多数都是在边远的山区,工作环境艰苦,并且工作周期长,对工程的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各项技术比较复杂,相对来讲不安全因素较多,这些都是水电工程的特点。所以在对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将技术和管理有效的糅合,互相促进,互相发展。通过高端技术转为为实际的生产力,然后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将生产力转变为经济效益。

2.1.1 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相关项目负责人应建立厂站、车间、班组三级技术管理工作网,实行分级负责管理,责任到人。建立技术信息的收集、事故及故障分析、整理、反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经验交流、工作总结、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活动成果进行分析、归类并进行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检修及事故或故障等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损坏率,起到增收节支的作用。技术档案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确保其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应认真收集和整理归类有关文书数据、图表,机组的原始数据资料(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试运行记录、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运行、检修、试验、检验记录等)。特别注意收集散落在各工作面、车间、班组的数据,并将其分类汇编归档,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文档查阅制度。

2.1.2 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责任制》、《生产事故调查实施细则》、《生产管理办法》、《电厂及变电站通讯中断事故处理办法》、《反事故措施计划》、《工作票、操作票签发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等以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运行中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操作票,工作票,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和设备缺陷管理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改正不良的习惯操作行为。同时还应建立运行分析制度,即对运行中通过仪表指示、运行纪录、设备巡检和操作等反映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及时找出产生各种问题和现象的原因、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

2.1.3 加强维护检修管理,加强技术监督

在工程建设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努力,可以对工程中使用的各项技术加以改造,创造出更加适应工程的技术。在施工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开动脑筋,根据设备的使用性能,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尽量的延长对设备的检修周期,并通过长期的经验技术,缩短对设备的检修工期。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各项新技术新材料不断的应用在工程建设中,那么技术人员就要对新技术努力适应,在工程中发乎更大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对于新材料和新设备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善于利用现代化的先进仪器对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和检修,缩短维修周期,节省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工程中,还要加强技术监督力量,对于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要认真细致的实施,技术监督是工程中需要努力改善和强化的。

2.2 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生产和经济运行考核制度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经济考核由于其生产过程复杂、业主及管理方式的不同,目前还没有比较有效和公认合理的标准。国家电力曾推出过水能利用提高率指标,并纳入到达标创一流标准的评定,但因该法对水量和综合出力系数的计算存在较大误差或不确定性,其程序的计算结果难于取得管理方和相关部门的认可,结果没能切实推行。从维护水电厂正常生产秩序的要求出发,水电厂生产运行指标应能充分体现各项工作的成效,反映设备管理维护和水能利用的水平,至于具体工种、岗位的工作成效应作为发电厂对各部门和员工的考核指标,它们综合起来反映发电厂宏观的生产和经济运行管理水平。

2.3 抓安全促生产

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安全生产以人为本。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技术管理工作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制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人。(1)狠抓落实,使职工增强执行规程制度的自觉性,用安全规章制度约束人,用事故教训教育人,以奖优罚劣激励人。(2)平时加强职工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属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人的素质要求高。职工人员要身兼电气、机械和运行工作。检修人员也身兼电气、机械检修两职。(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小水电厂已广泛应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现有职工缺乏应有的知识,在工作中感到吃力。所以,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是小水电厂发展的必由之路。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都有重大的作用,所以为了保证工程建设可以顺利的实施,就要在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上不断的提升。在工程建设中,管理和技术是互相融合的,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将二者有利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水利水电工程事业提供基础保障。

[1]张强.论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6.

[2]熊文钊.张步峰为南水北调的法治路径[J].望新闻周刊,2010.

[3]梁莉.水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数据网络建设[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检修设备
水利水电工程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农村水利水电
检修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
茂名式大修
水利水电工程赶工索赔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