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特征、成因及对策

2013-08-15王娟娟毕研强

绿色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边缘群体大学

王娟娟,毕研强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430200)

1 引言

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文化水平却未赶上物质生活的脚步,稍显滞后。于是,心理健康、幸福度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关于校园暴力、大学生自杀的不和谐现象时有见诸媒体,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更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历尽艰辛考入高等学府,本应是素质高人一等、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群体,为何会频频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平时安静随和的年轻人,为何又会变为手持利器的“恶魔猎手”?他们是如何认知生命?生命对于他们的意义又在哪里?这些都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思考。统观媒体上关于此类事件的报道,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共性:家庭贫困、性格孤僻、不爱说话、宅男宅女、感情受挫、家庭剧变等。如果把具有以上特征的人归为一类,那就是所谓的高校学生中的“边缘群体”。

2 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特征

关于“边缘化”(Marginality)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E·Park)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帕克认为,由于通婚或移民,那些处于两种文化边缘上的人常经受着一种心理上的失落感;他们在种族或文化团体中的成员关系模糊不清,因为他们既不能被这个种族或文化团体接受,也得不到另一个种族或文化团体的欢迎。这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是相对于中心而言的。

提起“边缘化”,不得不说的一个词语就是“人际关系”。它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生活的基础。对任何人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已日益成熟,生活中学习的压力已不再和初高中阶段一样,课余的生活已经占有一部分比例,随之而来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是人际关系发生质变的关键时期。在众多的大学生中,人际交往存在着问题。正是由于人际交往的障碍,才促使了“边缘群体”的产生。

从高中进入大学,大学生们有了充足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视野更加开阔,交友圈更加广泛。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去旅游、去参加文艺表演、去爬山、去烧烤、去露营、去图书馆学习……充满激情与活力、乐观向上、思维活跃,这些都是大学里主流群体的一些表现。而那些所谓的“边缘群体”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与这些“主流群体”产生了隔阂,无法融入其中,被掩埋在角落之中,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

很多边缘群体的学生有如下特征:

(1)或是冷眼观望,或是静静等待,仿佛这校园的一切与他们都无关,他们成为大学生群体中被人遗忘的角落;

(2)没有担任学生干部,入党机会渺茫,没有获奖或评优评先的机会,没有表现的机会,没有话语权,孤独地躲在校园的一角;

(3)除了去教室上课,他们没有机会或者根本不愿意主动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4)他们埋怨社会的不公以及学校制度的不合理,不能深刻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心理敏感脆弱,人际关系紧张,因此这个群体更需要被积极地关注。

3 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的形成原因

高校“边缘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有其共性。我国高校近年来不断扩招,在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的同时,也为高校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很多大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往往是所在中学的佼佼者,受到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各种荣誉、献花、掌声获得了无数,他们抱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来到大学,满心欢喜地希望自己可以在大学里继续成为焦点,尤其是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更是希望能在大学里通过各种方式改变家庭的窘境。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很多学生来到大学,发现大学里跟自己同样优秀的人有好多,他们不再是佼佼者,在学校他们几乎没有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由高处摔了下来,情感上的落差让他们郁闷无比,饱受挫折。很多家庭贫困的学生更是因为教育水平的差异而与周围的学生没有共同语言。人微言轻的他们在大学里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不受关注,慢慢远离了主流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变得怪异,最终成为“边缘群体”。

尽管在高校“边缘群体”中,既有家庭富裕的学生,也有家庭贫困的学生,但家庭贫困的学生是其中的主体。在上大学之前,这种家庭贫困给学生带来的生活条件上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由于比一般学生付出了更多精力来学习,他们的学习成绩大多名列前茅,学习成绩所带来的优越感完全取代了生活方式上的细微差异。但当他们步入了大学,原本细微的差异渐渐变得明显,由于以前的学习生活与社会脱节,很多学生的视野较为狭窄,尤其是在电脑的使用上与富裕家庭学生有较大差异;衣着、饮食、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使他们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存在诸多障碍;人际交往、组织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不及他人。强烈的反差对比,让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失落之中,焦虑、困惑、嫉妒、自卑等负面心理接踵而来,自我封闭心理逐渐形成。

很多大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也希望正面、积极地表现自己,但基于种种原因却没有得以实现,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与挫败,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时,很多人会将这种心理需求转化为负面的、消极的情绪。很多家庭贫困的学生从小接受社会的经济资助,产生了依赖性,而到了大学,由于贫困学生相对增多,造成了部分学生得不到社会资助的现象,学生的的情绪会产生较大波动。自身家庭状况造成的差异、情感和精神文化的缺失、相对孤僻的性格、社会福利体系的不完善、新闻媒体对贫困学生的不正当炒作等种种因素,在无形之中将这一群体特殊化、孤立化和边缘化,给学生本身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由于自身和外界的种种原因,使得高校中的“边缘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学校、学院、班级、学生组织等集体,对他们缺乏应有的归属感,缺乏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对集体的不认同以及逐渐远离,使他们渐渐对自己生命的意义产生怀疑,不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一切都显得无所适从,原本积极乐观的心态逐渐被瓦解,开始产生悲观、消极情绪,一遇到挫折就会采取过激的行为,自杀与杀人是两种主要的极端表现形式。

很多处于“边缘群体”中的学生情绪往往十分不稳定,容易失控;很多学生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极差,性格孤僻,与人交往极少;对自身存在的意义模糊不清;经常悲观、失落,并容易影响周围的同学。

我们发现,造成当代大学生自杀、忽视生命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处于“边缘群体”中的学生没有感受到生命积极存在的意义,未能形成正确且积极全面的生命价值认知体系,对未来缺乏合理的规划。

4 引导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回归中心群体的对策

大学是一个培育人才、造福社会的地方,每一名大学生都有成为国家栋梁的机会,因此应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高校学生中“边缘群体”作为一个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学校及家庭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照顾。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更应该首当其冲地担负起这种责任,针对高校学生中的“边缘群体”具有的特征及成因,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力争将高校学生中的“边缘群体”引导到中心群体中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指数,这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帮助所有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高校“边缘群体”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贫富差异,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让贫富差距对学生的影响减小到最低。倡导所有学生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消费,可以使高校学生的消费水平拉近,让“边缘群体”学生感受不到物质生活的过大差异,从而使他们与正常群体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2)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环境和文化。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高校环境和文化不仅塑造大学生的学习氛围,而且还关乎大学生的人格修养。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多元文化观和价值观也随之而来,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年轻大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其中高校“边缘群体”更易受到影响。对此情况,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警惕,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处于“边缘”的学生,引导他们走向中心群体。

(3)打造多平台,去除“边缘化”。高校必须创造更多让学生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让所有大学生“边缘群体”都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活动中,通过举办一系列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让更多的普通学生参与进来,与此同时,要设置或扩大单项评优、评奖项目,使大部分学生有机会获得肯定和表扬,肯定这些学生的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意志和自觉行动,从“边缘化”逐渐“去边缘化”,从而降低大学生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发生。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各种外来文化和不健康文化开始涌入大学校园,这些不良文化会侵蚀大学生的思想,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受其诱导,做出过激行为。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电子游戏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恶劣,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

(5)开展系列生命教育。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因此,让边缘群体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生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每个个体特别是大学生“边缘群体”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最终能够实现自我。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否认,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而完善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以及适当的心理干预机制也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面对时代的变迁和新旧观念的相互撞击,不论是学习生活和工作,还是理想、信念、人生观等,他们都出现了不少的心理问题,对未来感到困惑和迷茫。

因此,在心理辅导上,教师应该遵循情感、心理的发展规律,注意对他们顺情入理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克服消极情感,引导他们建立健康、高尚的情感理念。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地让“边缘群体”学生在高校大环境里得到和谐发展。

5 结语

大学生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引导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走向正常化势在必行。如何将“边缘群体”学生“去边缘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黄 剑.“边缘人”角色的建构——身体缺陷者社会歧视的文化社会学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2).

[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M].程 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法〕马塞尔·莫斯.社会学与人类学[M].余碧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边缘群体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