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与科学保护研究

2013-08-15朱鹏锦谭奕为冯春梅庞新华

绿色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学报环境保护生物

朱鹏锦,谭奕为,冯春梅,庞新华,黄 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0)

1 引言

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并威胁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1],特别是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工业三废的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国家已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与社会稳定的关系问题,并且在探索如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稳定的措施,使生态环境与社会协调科学发展[3,4]。本文从我国生态环境所面临的现状分析出发,探讨生态学研究工作中应该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生态环境与社会稳定问题。

2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2.1 工业污染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5]。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超标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造成大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产生噪声、振动等,危害周围环境。如煤燃烧排出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等[6];化工生产废气中含有硫化氢、氮氧化物、氟化氢、甲醛、氨等;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铬、镉、镍、铜等)离子、酸碱、氰化物等[7];火力发电厂排出烟气和废热等[8]。此外,由于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合成物质进入环境;地下矿藏的大量开采,把原来埋在地下的物质带到地上,从而破坏了地球物质循环的平衡。重金属和各种难降解的有机物,在环境中循环、富集,对生物构成长期威胁[9]。

(1)酸雨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西南某地区,1982年的3个月内就降了4次酸雨,雨水的pH值为3.6~4.6,致使大面积的农作物受害[10]。

(2)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对河流的污染,也已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后果。我国的淮河、黄河兰州段[11,12]等河流,由于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引起的水污染已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毒害作用[13,14]。

(3)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排出的水中含有很多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大量排放到湖泊、河流和海洋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水华”或“赤潮”现象。在我国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沿海地区的“赤潮”[15],内地淡水湖如无锡的太湖、云南的滇池等发生的 “水华”,都直接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3,16]。

2.2 资源过度开发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7]。按照其生产的属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但不合理和不科学地利用或过度干扰其再生的环境,将会使其再生能力降低。不可再生资源是相对于人类活动不能再生的资源[18],如矿产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文明的发展,继续过分依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社会需求的增长,已不能维系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了[19]。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合理、非节约型和非持续型的开发利用,必然引起自然资源急剧衰竭、环境恶化,使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及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追求经济发展为中心,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与强度不断增强,较少顾及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20]。因此,在经过长时间大规模开发之后,暴露出诸多问题[21]。如: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浪费严重的问题;土地的过度开垦造成沙漠化、盐渍化的问题;森林资源的人为破坏或过度采伐,使得水土流失有增无减,生态环境遭破坏,部分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的问题;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储备减少和周围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等[8,22]。

2.3 生物多样性减少

我国物种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世界上物种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23]。据初步统计,中国的植物种数占世界总数的11%,其中约有240个特有种类,同时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拥有量占世界总量的10%。但是,我国的生物种类正在加速减少和消亡[24]。据调查估计[25],目前我国的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1个种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灭绝,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还有大量物种通过各种途径流失海外。我国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达4000~5000种,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为总数的1/4[26]。如我国70%以上野生稻的生存环境已遭到破坏。目前已查明我国外来入侵物种283个,每年对我国造成的总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左右[22]。生物多样性锐减[27],大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流向境外,给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的破坏涉及面广,危害程度大,侵袭性强,且难以治理。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每一步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综合监测的原则把环境保护与治理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

3 生态环境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指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包括各种自然物质、能量和外部空间等生物生存条件组合成的自然环境和经过人类活动改造过的人工环境共同构成,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的环境系统[28,29]。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基本条件[30]。

社会稳定是指一种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状态,即社会结构诸要素之间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相对稳定的网络体系。判断一个社会是否稳定,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标准,社会稳定也有着不同的类型。社会主义社会中是以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来判断一个社会的稳定[31]。社会的稳定发展以物质生存为手段,在物质存在的基础上,完善人的个性,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创设一种不断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性上升的高水平稳定[32]。而社会稳定以人和社会的存在为基础和前提,人和社会都必须以生态环境为其存在的物质来源。同时生态环境又为人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33]。

由此可见,生态环境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人们在研究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稳定等问题时[34],往往忽略了二者的关系,单纯就生态环境谈生态环境保护或单纯就社会稳定谈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35]。我们要解决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而造成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36],认真分析和研究生态环境与社会稳定的辩证关系,以消除由于环境压力而引发的威胁社会稳定的种种不良因素,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4 对策与建议

(1)以全面系统的方案[37],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不仅要从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去考虑,而且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体框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之中[38]。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经济的发展,更不能用生态环境的破坏来换取国家经济的增长,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考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39]。

(2)协调各部门联合执法,确实及时有效地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40],涉及到许多学科、许多部门,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的生态环境的管理采取的是按资源要素分工的部门模式,管理的体制机构设置及其职责的分工是分散的,管理职能分散在许多部门,缺乏强有力的统一的监督和管理机制[41]。在可持续发展中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部门格局条块分割,这些问题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有妨碍的。例如,搞经济的考虑经济发展,搞水的考虑水的问题,搞林业的为林业考虑,并且只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部门单位的工作好坏,造成严重生态环境现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进行多学科系统研究、掌握基本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42]。同时应该加强部门间的交流和研究成果的共享,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各个政府主管部门也应该加强沟通,对设置的研究课题应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环境保护,要加强公众参与,必须建立起基层宣传教育的专业队伍,培训青年学生志愿者宣传队以提高国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43]。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工作。

(4)加强立法,用政策法规去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中国的立法和执法正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44],不过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重资源的利用,轻生态环境保护[45];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生态补偿政策和法规不完善,政策法规实施不利,缺乏制度和监督机制[46]。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地方领导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

[1]余家驹.生态保护迫在眉睫[J].世界科学,2007(3):35.

[2]牟成文.试论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人与自然之关系[J].理论月刊,2005(1):34~36.

[3]胡锦涛.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钮学仕,孙晓红.谈生态学与环境保护[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4(6).

[5]陈碧霞.水污染和水生生物毒性的探讨[J].福建水产,1990(4):66~69.

[6]周 进.面向未来的生态学——介绍第46届日本生态学大会[J].生态学报,2000(2):356.

[7]周 荣.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理论探索,2005(1):22~24.

[8]王 泽.亟需关注的环境保护[J].农业装备技术,2002(5):6.

[9]卢秀容.对产生环境污染人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5):41~43.

[10]王传武.论人与自然资源的和谐[J].济宁学院学报,2007(6):25~27.

[11]陈希媛,刁立芳.黄河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386~389.

[12]申保忠,田家怡.黄河三角洲水质污染对淡水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滨州学院学报,2005(6):43~46.

[13]肖美兰韦A.水生生态调控及水污染治理中微生物的应用[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999(4):352~359.

[14]李小明,陈昭宜.环境生物技术与水污染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5):79~83.

[15]覃新导,刘永花.海南岛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07(6):50~53,63.

[16]蓝盛芳,陈飞鹏.21世纪生态学的几个热点问题[J].生态科学,1997(2):110~111.

[17]张德义.为拯救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努力[J].石油化工动态,1997(5):66~68.

[18]闫金莲.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73~74.

[19]罗 芬.生态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

[20]白 雪.生态危机与政府行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5):23~24.

[21]倪洪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国情国力,2000(5):13~15.

[22]沈德富,邱晓华.环境污染对生态危害经济损失风险评估模式的综述[J].干旱环境监测,1998(3):161~165,192.

[23]洪志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J].西安社会科学,2009(3):22~24.

[24]李 洁,张 勇.探讨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J].广西轻工业,2008(6):94~95.

[25]职新浩,胡昌平.生物多样性保护[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2):130~132.

[26]常宏志.浅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8(6):69~72.

[27]袁建民.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一个越来越沉重的话题[J].前进论坛,2004(7):23~24.

[28]余谋昌.生态学中的价值概念[J].生态学杂志,1987(2):31~34,43.

[29]张永青.生态学中的几个哲学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8(3):27~28,34.

[30]钟晓班.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工作[J].管理科学文摘,1999(2):41~42.

[31]陈伟烈.生态学和它的发展[J].生物学通报,1995(5).

[32]骆启桂.生态学的发展及其战略意义[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6).

[33]周 鸿.人类文明的生态学透视[J].思想战线,1996(5):82~89.

[34]周道玮,盛连喜,孙 刚,等.生态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4~79.

[35]闫淑君,洪 伟,吴承祯.生物入侵的评价与预警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3):71~74.

[36]蒋志学.人口因素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辽宁为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2):50~53.

[37]陈 哲.浅谈生态学与环境整体设计[J].华中建筑,1997(2).

[38]黄丽明.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生态伦理教育[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77~78.

[39]李文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215~220.

[40]张英英.论科学发展观的生物学基础[J].生命科学仪器,2008(12):3~5.

[41]吴诗宝,马广智,唐 玫,等.中国穿山甲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02(2):174~180.

[42]姜必亮,王伯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透视[J].生态科学,2000(1):65~69.

[43]仝国强.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2):62~64.

[44]姜必亮.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透视[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1999(3):96~101.

[45]陈 坚.科学发展观下的自然保护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3):1~2.

[46]泰 岳.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J].今日国土,2007(5):23~25.

猜你喜欢

学报环境保护生物
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