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公共租赁住房绿色低碳建设

2013-08-15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年12期
关键词:住宅建设产业化住宅

陈 战

(上海市闸北公共租赁住房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上海 200070)

引言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也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房地产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增加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型普通商品房是调整房地产业产业结构的关键,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绿色低碳住宅是转变房地产业发展方式的重点。现阶段,发展绿色低碳住宅面临着科技、成本、建材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推进住宅产业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1 绿色低碳住宅简介、效用及发展瓶颈

绿色低碳住宅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全寿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CO2排放量,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一定程度能源自给的良性循环的新型住宅模式。低碳经济的向前推进、房地产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国民美好家园的建成落实等都离不开绿色低碳住宅的开发建设;在绿色低碳住宅的开发进程中,不断遇到人们对绿色低碳住宅不够重视、受众低、住宅产业化程度低等各种阻碍。

2 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对于发展绿色低碳住宅的意义

2.1 公共租赁住房简介、保障对象、特征及其对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意义

公共租赁住房属于保障性住房,是指投资者(政府或企业等)持有房源,并将这些房屋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租给特定人群。它是指由政府提供土地、税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并由政府、企业、社会或个人提供,限定面积、供应对象,实行准市场租金、分类补贴、租补分离的办法,面向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居民出租的政策性住房。它的保障对象主要是城镇户籍人口中的中低收入家庭,如新就业的职工、刚毕业的大学生、部分特殊群体等。公共租赁住房具有政府干预、限制对象、非营利、价格低廉、严格的推出机制等特征。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新建、改建、收购、在市场上长期租赁住房等途径获得公共租赁住房的房源。公共租赁住房在设计时,首要考虑因素便是功能性,以紧凑型、小户型为主,并且户型标准、统一装修规格不多,非常适合标准化规模化操作。而标准化、规模化恰恰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实现住宅产业化离不开4个方面: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配送专业化和施工装配化。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由政府主导、质量易于把控、标准已经形成,刚好满足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需求。

2.2 以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为基础,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绿色低碳住宅

2.2.1 如何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主要政策措施有: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第一时间纳入到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去,保证住房建设过程中的土地供应;凭借直接投资、注入资本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法,增加住房建设的资金投入;在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尽可能地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公共租赁住房长期贷款;建设实施“谁投资,谁所有”的政策,投资者的权益可以依法进行转让。

2.2.2 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为基础,试行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具有环保节能、操作规范、质量得以保证、减少资源浪费、延长建筑寿命等优点。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规模大、标准化水平高、住户基本没有个性化需求的特点大大满足了住宅产业化的操作要求,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难得的契机。因此,必须尽快创造条件,不断实践,为住宅产业化的向前推进积累必要的经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和施工要满足住宅产业化的要求;给予住宅产业化建设以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以住宅产业化为标准构建建筑主体,实行土建装修一体化建设。住宅产业化很需要一个合适的实施载体,公共租赁住房的开发方是政府或者使用单位,可以说,公共租赁住房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载体。所以,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政府有责任加强住宅产业化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2.2.3 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为基础,推进绿色低碳住宅建设

实行住宅产业化有利于缩短建设时间,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绿色低碳住宅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以住宅产业化为标准建设的绿色低碳公共租赁住房,可以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等各个方面全面提高住宅品质和使用性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向产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尽可能地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成“绿色低碳住宅”,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加绿色低碳住宅在建筑物中的比例,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领域作为住宅产业化试验田,建设绿色低碳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可以为绿色低碳住宅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提供经验支持,使相关规范制定得更加完善实用,提高住宅产业化的技术水平。

3 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为基础,推行绿色低碳住宅的具体措施

3.1 政府需要加强方向引导,提供政策扶持

政府各级领导应该以部门职责为依据,建立起完善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体制,尽可能地加大扶持力度、做好政策衔接工作,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与低碳绿色住宅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相关的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到低碳绿色住宅建设中去。

3.2 实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整合

在进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时候,首先必须明确住宅产业化和绿色低碳住宅建设的长远目标,明晰绿色低碳住宅生产模式的各项要求,以循序渐进为发展准则,推动公共租赁住房中绿色低碳住宅的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必须合理规划住宅用地,尽可能地不占耕地,充分利用荒地、劣地、坡地等,科学规划居住区域。尽可能地将绿色低碳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布置在交通方便的地区。一方面要确保住宅的功能和居住舒适度,另一方面最好是以小套型住房为主,尽可能地提高住宅的建设密度。此外,还要通过优化设计等方式改进建筑结构,加大使用范围,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作用,科学把控住宅形体,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降低建筑成本。

3.3 实行技术创新,加快住宅产业化的推广速度

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手段,改变住宅发展的消耗浪费资源的传统模式,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住宅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尽可能地运用工业化建造住宅用品,采用工厂预制的形式,降低建设成本,节约资源,减少建筑垃圾。加快住宅产业化的推广速度,尤其要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领域推行绿色低碳建筑,宣传绿色低碳理念,改进能源利用和可再生技术,努力建设成示范项目、精品工程。

3.4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低碳环保意识

要拓展宣传的广度,也要加强宣传的深度,广度、深度双管齐下,增强人们对绿色低碳住宅建设认识和了解,促进住宅生产模式的转变和居民消费方式的改变。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论坛等多种方式宣传政府的相关政策,提高全民低碳环保意识,加快绿色低碳住宅的建设进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绿色低碳住宅建设的不断推进,住宅产业化是发展绿色低碳住宅的关键,以保障性住房建设为载体施行住宅产业化会有较大的优势,其中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更是实行住宅产业化的有效平台,是推进绿色低碳住宅建设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1]推行低碳绿色建筑是抢占全球经济制高点优选路径[N].经济参考报,2010-03-26.

[2]赵沛楠.住宅产业化路径求索[J].中国投资,2010(11):56-58.

[3]文林峰.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现实意义和前景分析[J].城乡建设,2009(10):63-65.

猜你喜欢

住宅建设产业化住宅
Jaffa住宅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建设中的应用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后续期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