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消防中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

2013-08-15梁芝松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年12期
关键词:场所探测器报警

梁芝松

(铜陵市消防支队 ,安徽 铜陵244000)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与选用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是用于尽早探测初期火灾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如疏散人员、报警求救、启动灭火系统、操作防火门、启动防排烟风机等。本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两个子系统组成,下面分别予以介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常是由三部分组成,即火灾探测装置(包括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传输路线以及报警控制器。

(1)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是组成各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件,是系统的“感觉器官”,主要用于自动监视火灾参数的变化。探测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各种电路、固定部件及外壳四个方面组成。常见的探测器有点型感温探测器、点型感烟探测器、线型感温探测器、线型感烟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等,探测器是报警系统的重要性检测元件,整个消防报警系统的高效运行直接受到探测器的灵敏度、可靠性及稳定性等技术指标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探测器:

①基于建筑物场所环境的实际特征选用探测器。探测器设置场所的环境千变万化,对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要求应选用不同的探测器。如对于温差变化较大的场所不可选用差温探测器,定温探测器不适用于零度以下的场所,而感温探测器不适用于不及发出火灾报警或产生阴燃而导致损失重大的场所。又如,离子感烟探测器不适用于以下场所:大于5m/s气流速度的场所、超过95%相对湿度的场所、有腐蚀性气体产生或有水雾与粉尘及烟雾滞留的场所、可能有酮类、醇类及醚类等有机质产生的产所等。另外火焰探测器还不适用于浓烟在火焰前扩散、无焰火灾、探测器被强光照射、探测器镜头被污染或遮挡及会受弧光与X射线等影响的情况等。

②基于火灾实际特征选用探测器。对于不可预估的火灾形成及其特点,可通过对模拟试验的分析来选用合理的探测器。而有大量烟及少量热产生的火灾初期阴燃阶段,此时的火焰辐射极小甚至完全可以忽略,则可选用感烟探测器。在火灾迅速扩大时,会产生少量热与烟但有强烈火焰辐射的阶段,如易燃液体火灾,应选用火焰探测器。而若是有大量烟、热及火焰辐射产生的阶段,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及火焰探测器,或是基于实际需要合理组合选用。

③另外还应参照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按照安设房间的高度,并结合探测器的灵敏度、使用场所要求等,合理选用适当的探测器。

(2)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另一重要组件,担负着为火灾探测装置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监视探测装置及系统自身的工作状态;接受、转换、处理火灾探测装置输出的报警信号;进行声光报警;指示报警的具体部位及时间;同时执行相应辅助控制等诸多任务。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分类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器、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直接联结区域内全部的探测器来实现对火灾信号的及时准确报警,区域报警控制器在选择时要注意,其容量应大于该区域的总探测器数量。

2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由于建筑物情况的不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范围也因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控制范围相当广泛。通常情况下,消火栓、防火阀、防火门、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风机、排烟阀、防火卷帘、空调设施及警铃、诱导灯等,都属于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都在系统控制范围内。

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是由火灾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组合而成的防火综合监控系统,根据建筑实际情况的不同,系统的组成、设备种类与设备量都有可能不同,但系统的实现方式才真正决定了系统的总体特征。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实现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而其具体实现也受到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环境条件及建筑结构形式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实现与确定,通常是通过包括探测器数量、手动报警按钮数量、防火防烟阀、防火门、防火卷帘、消火栓及行程开关等总体数量的系统中报警部位总点数来确定。可以说,建筑物使用功能及等级大小对系统实现有很大影响。在实际应用中,消防报警系统应用较为常见的形式为控制中心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及区域报警系统这三个基本形式。控制中心报警控制系统适用于建筑规模较大且设有专用的消防控制设备建筑,集中报警控制系统则适用于有较多报警区域且超过三台以上区域报警控制器的情况,也就是说,集中报警系统中至少应有一台集中控制器,以及两台及以上的区域控制器,并且应设专人及专用控制室安置集中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系统适用于有较高重要程度且保护控制对象规模较大,另外还有较多联动设备及人员集中等状况,可通过集中管理来实现报警。

4 消防联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集中联动与现场联动等形式实现的,在实际应用中,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多是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配合实现的,主要配合形式有区域—集中报警的分散控制系统、区域—集中报警的纵向联动控制系统、区域—集中报警的横向联动控制系统以及大区域报警的纵向联动控制系统:

(1)区域—集中报警的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较适用于有较大房间面积的场所,及中小型的高层建筑,在建筑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应用较多。为便于设备的就地控制操作,该系统将“控制盒”安装于联动设备现场,而消防中心可接收到设备动作的回授信号。另外,通过手动的联动设备操作,消防中心的值班人员就可完成控制操作。

(2)区域—集中报警的纵向联动控制系统。该系统较多用于标准层诸多的“火柴盒”式高层建筑,对于有较多标准层的建筑,在较为规则的报警区域划分基础上,可由一个消防控制中心以及每一层的消防值班人员,共同完成系统的运作,实现系统的运行控制操作。

(3)区域—集中报警的横向联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火灾报警功能,每一层都安设一个复合区域报警控制器,该系统功能可以接受如手动报警按钮、防火阀及水流指示器等设备的报警信号,并能实现如对排烟阀、防火门及卷帘门等的联动控制,同时还能将报警信号与联动设备的动作回授信号发送至集中报警器。高级宾馆建筑中多见此系统应用,通过一个消防控制中心及专门的消防人员值班来实现系统的实际运行。

(4)大区域报警的纵向联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档案馆或是图书馆等没有标准层的办公大楼应用较为广泛,由于没有在建筑物的每层都设置专人值班,因此该系统不适宜设置区域报警器,而是将大区域报警器安设于消防中心,并设专人值班来完成系统的具体运作。

另外还有如CO2自动灭火装置等集消防报警与联动控制为一体,且适用于档案库、发电机房及计算机房等场所的灭火装置系统,只是此类灭火系统从经济性方面考虑还需要不断改进。该系统虽然造价较高,但灭火能力强且效率较高,而且只有极小的金属腐蚀性,又不会污损灭火对象,另外还有长期存储不会变质且不会导电等优势,若是有条件或情况紧急的时候可以考虑。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为其合理实现与实际应用提供可靠保障,也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奠定良好基础。现代化建筑产业要想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就要注重建筑的消防设施设备,综合提高建筑质量,通过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际应用,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效控制火灾危害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

[1]梁文乾.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探讨[J].安防科技,2006(06).

[2]高占斌,李忠辉,郑子武,赵国文.自动化机舱实验室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研建[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

[3]李宏,王春林.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浅谈[J].科技资讯,2006(16).

猜你喜欢

场所探测器报警
听的场所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远离不良场所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恋爱场所的变化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
奔驰E260车安全气囊报警
有7颗彗星已经被探测器造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