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诊”企业发展疾病
2013-08-15■季翔
■季 翔
(作者系马鞍山市副市长)
“急性病”虽然来势猛,但如果企业“挂急诊”,相关部门“早应诊”,“病情”就容易控制、且会有显著“疗效”。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如同疾病一般侵扰着企业健康发展,对此,政府、科研机构、协会、学会等部门、单位作为“医生”,需要帮助企业“治疗”这些“疾病”,具体六类企业分为“六诊”。
求诊。第一类企业在健康发展的同时,会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四处求诊企业战略定位、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等关系企业未来走向的问题,不断自我超越、自我创新。对于这类企业,就需要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部门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决策等宏观问题的研究制定中来,切实发挥好企业“保健医生”的作用,为企业量身定做专业的“强身健体保健方案”,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脑白金”。
急诊。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大潮中,会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情况,特别是来势猛、速度快、情势重的“急性病”。这些病往往毫无预兆,使得企业猝不及防。企业在遇到这种问题时就会主动挂急诊看急病,此时就需要时刻有当班医生及时做出应对。对于能“医治”的问题要立即组织科技、质监、人社、金融等部门从技术、政策、资源等方面帮助企业破解难题。对于不能及时“医治”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稳控“病情”,及时邀请各类专家、学者应诊治疗。实践证明,“急性病”虽然来势猛,但如果企业“挂急诊”,相关部门“早应诊”,“病情”就容易控制、且会有显著“疗效”。
门诊。第三类企业主动性强,有病没病始终会和一批专家保持来往,如古代名人拥有一帮门客一般,各有专长、各尽其才。对于企业而言,门诊往往是针对企业发展的各类问题分类进行处置。因此,一方面作为企业要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及大学、科研院所、学会、协会的联系沟通,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模式,如共建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合作实体。另一方面作为科技局、科协等政府相关部门要相应地做好应诊企业各类问题的调查摸底,还要分类指导,到不同科室分门诊医治,做到内科、外科、五官科、骨科一应俱全,实现分类接诊,疗效显著。
问诊。第四类企业自主性不够,即使自身出现了问题,仍认为问题只存于表面,毫不在乎,在主动保健预防和接受治疗中不主动、不积极、不配合。对于这类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不能视而不见,任其恶化,要主动沟通企业,询问其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政府和相关部门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帮助企业彻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巡诊。第五类企业是坐井观天、固步自封、骄傲自满。在一味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没有及早去发现、承认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没有想到如何去挖掘拓宽和壮大自己现有的优势。对此类企业,政府有关部门不能见死不救,隔岸观火,要整合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力量,通过主动巡诊的方式,健全专家、企业、服务机构三大网络,洞察治疗企业存在的问题。深入企业一线使各种病情隐患及早发现、及早消除。
会诊。第六类企业百病缠身且自身难以回天。无数案例反复验证,无论是疑难杂症、还是“慢性病”,一旦爆发将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可能给企业造成毁灭性影响,如癌症一般,发现已为时晚矣。处理这类复杂棘手问题,就需要政府的工业、科技等部门以及高校、科研、学会、协会等组合高手,联手找出病因,以“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发现病灶,根除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病因。特别是高校、科研院所要深入探究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疑难杂症的病根,研制出解决企业这些问题的“特效药”,帮助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更自信地奋勇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