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朝弃守大宁的再分析——从气候变化和后勤角度

2013-08-15赵易星

黑龙江史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大宁明太祖洪武

赵易星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 100101)

一、引言

公元1403年,明朝撤守大宁后,造成了明王朝北部边疆的防御真空,给明朝北部边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历来为人所诟病。而大宁撤守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传统上多认为撤守大宁是明成祖朱棣为了“酬劳三卫”,将此事归结为政治事件,原因也归结为政治原因。随着历史研究的进步发展,气候、后勤等因素越来越多的被考虑进来,一些新观点也随之产生。邹逸麟的《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退役和气候寒暖变化》提出了“十五世纪初诸卫内迁的根本原因是北方地区气候转寒、环境恶化造成的”的观点。张士尊的《弃守大宁与明代北部边疆结构的失衡》认为后勤是大宁撤守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继续深入分析大宁撤守的气候、后勤等客观因素对撤守大宁这一事件造成的影响。

二、大宁的建立、地位变迁以及最后结果

大宁地处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明史·列传五》记载:“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是明王朝初期唯一的处于长城以北的军事据点[1],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明王朝最早在大宁驻军,是为讨伐故元太尉纳哈出这一军事行动做准备。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开始明朝征发民夫运输军粮到大宁,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于此修筑城池并派兵驻扎。[2]其后明朝多次大规模军事行动都把大宁当作一个重要的基地。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宋国公冯胜征讨纳哈出时便是先进驻大宁,待粮饷准备充足后率领大军进军金山大败纳哈出。[3]次年(公元1388年),永昌侯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征,也是从大宁出兵。[4]由此可知,大宁对于当时的明朝是进攻北元的重要据点,若想要打击残元势力,驻军大宁是必不可少的。

大宁的职能不光有打击残元的军事作用,更有安置故元降人的政治作用。而且是洪武后期安置故元降人的主要地方,其中大宁前卫、后卫、全宁卫就以归附人为主建成。[5]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故元降臣捏怯派遣使者向明朝请求赐予粮食,于是明廷从大宁调拨粮食赐予捏怯。[6]同年八月,捏怯被杀部下溃散,明廷也是将他们安置到大宁的全宁卫居住。[7]

洪武二十九(公元1396年)年,宁王上奏明廷,“骑兵巡塞,见有脱辐遗于道上”[8]所谓“脱辐”是指脱落的车轮上连结车辋与车毂的直条,宁王朱权以此推测北方的蒙古诸部正在进行活动。于是明廷挑选精锐抵达大宁和全宁两地备边。[9]次年(公元1397年),明太祖颁布诏令“备边十事”,意在加强北方边境的军事力量以应对北方草原的异常。其中特别强调了斥候的使用,以提高北部边境的预警能力。[10]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又下令命北疆明军不可轻易出战,而是要“彼此相护,首尾相救”,稳固防御。[11]而这种防御的结果是主动权开始向南下的蒙古部落倾斜,“不寇大宁,即袭开平,度其人马不下数万,岂可不为之虑?”[12]南下的蒙古部落可以自由在开平、大宁两个地方选择其一,而明朝则只能分别加强两地军备。在小冰期时代的客观环境下,等于又多了一笔负担。且大宁地势并不十分利于防守。若是在风调雨顺、国力允许的情况下,也许不算负担,甚至可以以此为据点达到“横扫北方,永靖沙漠”的目的,但若是作为防御据点则并不十分合适。因为气候恶化的关系,大宁的讨伐残元据点的职能无法发挥。但是鉴于其安置故元降人的职能,并且与辽东都司、山西行都司构成防御蒙古的整体性防御体系,明朝依然勉力维持。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清君侧”,“靖难之役”爆发。大宁首当其冲,朱棣曾言:“大宁军马不散,终为吾后忧”[13]于是便用计攻下大宁,大宁军民最后皆归附朱棣靖难,大宁遂空。[14]靖难结束之后,朱棣曾试图恢复大宁,于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命兵部复设大宁、营州、兴州三卫。[15]但很快就“徙行都司于保定”,从此明朝经营十余年的大宁诸卫撤守,并再也未曾恢复。

三、大宁以及明朝初年的气候条件:

明朝因为处于“小冰期”,气候恶劣,自然条件相比其他处在温暖期的王朝来说要恶劣不少。[16]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时,明太祖曾感慨“四方水旱相仍”,[17]次年因为灾害严重而“减膳素食”。[18]据统计,明朝在洪武年间因为水旱灾害下诏减免、折输税赋就达二十多次。[19]在以农业为主的明朝,长时间的自然灾害必然会导致明朝的国力受损。在接连不断的灾害下,明朝有些地区的农民甚至已经放弃了耕作[20],故而明太祖下令“命户部遣人材分诣各县,督其耕种,仍令籍其丁男所种田地与所收榖菽之数来闻。”[21]终明朝一世,明王朝始终处于“小冰期”中,虽然有个别较好的时期,但总体上较为恶劣,严重影响了明朝的发展。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朝派冯胜讨伐纳哈出,冯胜率军出关后随即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数月后捷报传回,朱元璋认为“大事既定,惟在处置得宜,其本管将士省令,……择膏腴之地以便屯种,如北平、潮河川、大宁……从便耕牧,务令人心安乐,不致失所……”[23]可见在洪武二十年的时候,大宁的条件在当时的明朝边地中属于“膏腴之地”,相对来说是适宜农耕的。同年,大宁守将上奏大宁储粮“足供数年边用”[24],可见大宁在设卫初期,运转状态还是良好的。虽然运转良好,但是在同年八月设置大宁都指挥使司的时候,依然是“以将士有罪者往戍焉”[25],可见大宁本质上依然是个苦寒之地。大宁都指挥使司设置后,“调各卫兵二万一千七百八十余人守其城”,不久又“诏左副将军傅友德编集新附军,且令简练精锐,于大宁屯驻,以防北虏蔻抄”。[26]增兵后,大宁的驻军增加,其后勤压力也必然会随之增加。于是到了洪武二十二(公元1389年)年,便开始“军储不给”了。[27]

陷于资料有限的关系,大宁的气候随着小冰期的加重最后到底如何今天已经难以了解,但在《明实录》中的一段洪武二十八(公元1395年)年的史料侧面描述了当时明王朝边疆诸卫的屯田生产情况:东胜左卫百户吴信坐侵暴屯卒诛。上遣使谕守边将士曰:“昔汉将赵充国征讨西羗,所用刍粮未尝仰给朝廷,皆由其劝课抚绥有道,遂成大功,垂羙千载。近缘边列卫,因中原之民艰于供给,故立屯田之法,以代民力,柰何将校不能抚绥,又重困扰之。如东胜左卫百户吴信,不恤士卒,侵克其赏赐,贪淫无厌,是致受害者称讼。夫边卫士卒,居则望烽燧,出则御寇盗,天气早寒,田谷少获,比之内地士卒,劳苦加倍,而信又侵暴如此,使守边者皆如吴信,田土何得而治,粮食何得而充,疆场何以御侮哉?今遣人往谕尔等,其恪遵朕言,毋如吴信为也。”[28]这条史料透露出至少三个信息:一、明朝在洪武年间对于边将贪污腐败查处严格;二、从内地运输粮食等物资供给边疆十分困难;三、边疆农业生产环境不佳,农业生产相比内地投入高收获少。

从以上资料可以得出结论,因为气候的影响,明朝的国力严重受损,边疆的自然环境也因为气候的影响而恶劣起来。这种恶劣影响至少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明朝的国力受损,始终需要进行赈灾和减免税赋,国力不断被消耗;二、明朝边疆环境恶劣,屯田养兵相比其他大一统王朝较为困难。其结果就是维持明初的边防军备需要高昂代价。

四、大宁的后勤状况

关于明朝内地为了保证大宁的军事物资,多次进行了大规模的运输活动。《明太祖实录》中曾记载: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九月,“诏山东诸府民造战袄二十万袭,给大宁戍卒,以登、莱民贫,倍给其直,寻令登、莱诸府罢造,止于济南、济宁及直隶淮安、徐、邳宿州分造之,仍倍给其直”[29]。这条史料至少透露了两个信息:第一,大宁所需要的军事物资需要在后方制造并进行转运;第二,这种军事物资的制造和转运个别地方无法承担。翻阅史料可以知道,洪武时期的山东气候不佳,灾祸较多。[30]可以说这则史料证明了明朝的恶劣气候已经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边防军事。

明朝内地的生产在小冰期的负面影响下,既要保证内地的同时又要保证边卫疆的衣食住行,个别地方已经不堪承受。不光如此,大宁的交通条件也并不优良,将物资运输到大宁亦是不小的负担。

关于大宁的交通条件,《明太祖实录》曾有一条记载从侧面说明了大宁当时的交通状况。《明太祖实录》记载,兵部尚书沈溍曾上奏:“各处水陆递运之役,有司不量轻重,概给舟车,以致民力困弊,宜著定例。凡文武官赴任千五百里之外者给之,老疾军及军属、寡妇、故官之妻子还乡者给之,其犯法至死者不给,宥罪为军及军丁补役者,惟云南、辽东、大宁等处水陆则给之,余不许。”[31]明太祖同意了他的上奏,说明来往大宁需要交通工具的帮助,徒步到达是很困难的。也从客观上说明了大宁的交通不便。

除了供应战袄之外,大宁在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因为军粮不足上奏,最后户部决定通过开中的方式向大宁输送粮食。[32]又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进行了两次后勤补给活动,一次是运输粮食,另一次是运输棉布和棉花。[33]这些在张士尊的《弃守大宁与明代北部边疆结构的失衡》一文中都有详尽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言。

大宁的后勤供应倘若只靠后方转运,显然成本过于高昂,所以明朝必然要尽最大的努力发展边地农业生产以缓解粮食压力。于是明太祖认为:“曩者,胡虏近塞,兵卫未立,所以设兵守关。今虏人远遁,塞外清宁,已置大宁都司及广宁诸卫,足以守边,其守关士卒上命撤之。而山海等处犹循故事,其七站军士虽名守关,实废屯田养马。自今一片石等关每处止存军士十余人,讥察逋逃,余悉令屯田。”[34]虽然作为古代军队,拥有足够战马也十分重要,但在粮食的压力下,最后明太祖还是选择尽力发展农业生产。

在各方努力下,大宁的粮储在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终于做到了充足。但是这种充足是明政府不惜暂缓其他地区的输送而全力供应大宁的结果,最后当大宁储粟六十二万石的时候“开平止二万五千八百石,甘肃亦不过一十五万两千石”,[35]于是明廷下令转而向东胜运输粮食。可见这种全力运输也只能满足个别卫所的需求。

五、大宁撤守决策的原因分析

大宁在创立之初,明廷就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早在大宁创立之初就“诏户部出内库钞一百八十五万七千五百锭,散给北平、山东、山西、河南及迤北府、州、县,令发民夫二十余万,运米一百二十三万余石。”[36]随后不断输送物资,甚至以“输粟北边”为减罪的条件[37],才得以维持大宁的运转。所以大宁在荒废数年后的恢复也必然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来支持,如果在风调雨顺的时期,维持大宁或许不难,但是对于处于小冰期中的明朝来说,便成了不小的负担。而因为大宁安置故元降人的政治作用已经消失,其重要性便又降低了。也许朱棣最后选择撤守大宁便是因为大宁的地位已经不似洪武年那么重要了。

或许明成祖也曾想恢复大宁,因为他曾说“今灭此残虏,惟守开平、兴和、宁夏、甘肃、大宁、辽东,则边境可以永远无事矣”,[38]也许是想等到消灭蒙古的威胁后再恢复大宁,随后的五征漠北也许便是为此而进行。从后勤学上来说,短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所需要的花费相比长期的军队驻守来说成本较低。从史料记载来看,明廷为了经营大宁初设时就输送了上百万石的军粮,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后又不断输送粮草军资。但是明成祖五征漠北每次平均所用粮饷也只在四十万石左右[39],相比之下要少得多。因为多重原因,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并未能达到“永靖沙漠”的预期目的,并且依然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随后的明仁宗宣宗的也远未达到“永靖沙漠”的目标,大宁的恢复更是无从谈起。

总体来说,大宁的撤守,根本原因是在气候恶化影响下明王朝难以解决大宁的后勤问题。而始终无法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的大宁亦无法发挥其军事作用,始终只能勉力维持,难以成为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前进基地。因为气候恶化的关系,大宁等地的农业生产不能满足驻军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民运、中盐等方式将粮食物资从内地运输的方法来解决。也因为气候恶化,明朝内地的农业亦受到影响。所以长时间的运输粮食物资到边境对于当时的内地民众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而鉴于撤守大宁发生在明朝初期,可以最大限度的排除人为的因素,最后可以确定大宁是因为无法解决后勤问题而最终放弃的,而其根本原因便是小冰期导致的气候恶化。

[1]彭勇.明代北边防御体制研究——以边操班军的演变为线索.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22.

[2][36]明太祖实录(卷179).

[3]明太祖实录(卷180).

[4]明太祖实录(卷189).

[5]奇文瑛.明代卫所归附人研究——以辽东和京畿地区卫所达官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43.

[6][7]明太祖实录(卷195).

[8][9]明太祖实录(卷244).

[10]明太祖实录(卷252).

[11][12]明太祖实录(卷257).

[13]奉天靖难记.

[14]朱鹭.建文书法拟.

[15]明太宗实录(卷18).

[16]王蕊,花琦.明代九边军屯衰落原因考察——从环境视角出发.

[17]明太祖实录(卷34).

[18]明太祖实录(卷40).

[19]明太祖实录.

[20]赵玉田.灾荒、生态环境与明代北方社会经济开发.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78.

[21][35]明太祖实录(卷256).

[22]鞠明库.灾害与明代政治.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43.

[23][24]明太祖实录(卷183).

[25]明太祖实录(卷184).

[26][29]明太祖实录(卷185).

[27]明太祖实录(卷198).

[28]明太祖实录(卷237).

[30]赵玉田.灾荒、生态环境与明代北方社会经济开发.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78。

[31]明太祖实录(卷197).

[32]明太祖实录(卷198).

[33]明太祖实录(卷200).

[34]明太祖实录(卷208).

[37]皇明典故纪闻(卷5).

[38]金幼孜.北征录.

[39]明太宗实录(卷97).

猜你喜欢

大宁明太祖洪武
书法
书法作品
这你都不知道
我们班的赵大宁
这就是我的家
书法作品
春满人间
大宁的太阳花
明太祖“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理念与实践
七岁驿童对明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