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唐绍仪出任民国首任内阁总理之原因

2013-08-15丛昊学

黑龙江史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共和袁世凯

丛昊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公元1912年1月1日夜十时,孙中山在南京前两江总督府所在地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绵延数千年之久的中华文明开启了新的篇章。然而,这美好蓝图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矛盾。这矛盾之核心便是这位临时大总统的手里没钱又没兵,只是个“精神领袖”。而当时“挟清压孙、唯我独尊”(1)有力量统一全国的人却在北京觊觎这大总统之位,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一来孙中山总统本来就是一心为国为民,再者统一中国之客观形势非袁不可,所以让位于袁,是早晚的事情。然而,手握重兵的清廷旧臣袁世凯并不能让革命派放心,加之民国所采取的美国式共和制使得总统权力过大。故而,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抑制未来的袁大总统以保革命胜利之果实,便成了当时临时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了。革命派所想到的办法是改总统制为内阁制(2),这样一来“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然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3)

急于当上大总统的袁世凯不得不接受临时政府这项明显是针对自己的举措。接下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由谁来担任首任的内阁总理?简单说来,这个人既要让袁世凯放心,又得让革命派信任。最后双方选择了唐绍仪,一位幼年留洋、思想先进,又做过晚清重臣的实干家。

在唐绍仪就任内阁总理之前的几十年中,他与袁世凯可以说是晚清乱世政治舞台上一个极佳的组合。一方面,袁世凯从发迹朝鲜、显名北洋,直到坐上总统宝座,这一路走来,唐绍仪一直以副手的角色兢兢业业地辅佐着袁氏大业。另一方面,唐绍仪从留美归国的一个低级幕僚做到权倾朝野的晚清一品重臣,也多得益于袁世凯的器重与提携。

1882年,投军于淮军吴长庆的袁世凯和刚刚归国一年的唐绍仪来到朝鲜。此时的袁世凯与唐绍仪都是意气风发一心报国的年纪(4),怎奈时局不济,日俄力量侵入朝鲜,清政府在朝鲜的地位今非昔比。但时势造英雄,袁世凯与唐绍仪在朝鲜一正一副、一文一武,终因平定甲申政变而声名鹊起。袁世凯从心里欣赏这位比他小三岁的青年才俊,“唐之学识才具,深为袁所器重”。(5)在后来袁世凯屡次推荐唐绍仪的奏折中,这一点更是显露无疑。袁世凯称唐绍仪“优智谋,明机宜,确有应变才”(6)1891年,袁世凯因嗣母病重回国,朝廷要袁世凯推荐一人代替他,袁世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唐绍仪,“唐绍仪忠直明敏,胆识兼优,熟悉韩情,请委令代理。”(7)唐绍仪从此在清廷中愈来愈受重视。

自朝鲜共患难后,袁世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想着把唐绍仪带在自己身边。1899年,袁世凯就任山东巡抚,不久后,他就向朝廷奏调唐绍仪去辅佐他,“惟东省交涉,动关全局,拟并恳恩俯念东省洋务、商务关系紧要,饬将候补知府唐绍仪发往山东,交臣差遣委用,俾资得力,实亦有裨时局。”(8)袁世凯进一步解释到,“臣查该员(唐绍仪)才识卓越,血气忠诚,谙练外交,能持大体,洵为洋务中解除之员,环顾时流,实罕其匹。”(9)袁对唐评价之高,就是在北洋诸将中也是绝无仅有。1901年,清廷任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袁再次向朝廷上奏要求同调唐绍仪,“臣奉命移督北洋,事务殷繁,需员佐理。前经臣奏调来东之道员唐绍仪,历在朝鲜、北洋供差多年,洞达洋情。到东后委办洋务、商务各局,均极得力。该道素为洋人所敬服,而于北洋情形尤为稔悉,相应吁恳天恩,辅准臣将该唐绍仪调随北上,以资差遣,而收臂助。”(10)袁对唐的赞美之心与依赖程度,可见一斑。

袁世凯之所以如此器重唐绍仪,主要是因为唐绍仪身上有着当时急需却并不多见外交才华。袁来到山东,唐绍仪利用自己的才能出色地处理了“教案问题”,为袁世凯实行新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袁做了直隶总督,却受制于八国联军在天津的都统衙门,只能屈居保定。唐绍仪再次发挥其非凡的外交能力,最终与洋人谈判成功,使八国联军撤销了都统衙门,收复天津主权。唐绍仪没有辜负袁世凯的屡次保荐,从此在官场上平步青云。1906年,唐被委任为铁路公司总督办、税务会办大臣、邮传部左侍郎。1907年又被任命为奉天巡抚。后人有论:“唐绍仪旧从袁世凯驻朝鲜,甲午之变,生死力护之以归,故遇之加厚,既夺盛宣怀政畀之,邮传部开,又用为侍郎,一手把持部务。”(11)可见,袁对唐在官场上的提携作用之大。

正是有了这样深厚的情谊,当1911年南方的革命派要与袁世凯进行和谈的时候,袁自然又想到了这位极具谈判才能的老部下了。“合议为绝大事情,而袁氏也委唐以全权”。(12)

然而唐绍仪绝不仅仅是一个只懂外交的清廷洋务官僚,更非像袁世凯那样的政治投机者。唐绍仪幼年随父亲到上海学习洋务知识,12岁即留学美国,“……素受共和之思想”(13)。自从事外交事务以来,唐绍仪就以最大的努力维护中国领之土不受侵犯。这种自幼培养的共和思想与骨子里的爱国热情,在唐绍仪遇到革命党人之后,便有机会完全地展现出来。

革命党人自然也了解唐的教育背景,并钦佩于唐的外交作为,因此他们对唐为南使亦是信心满满。在唐抵达上海的前一天,革命党的《民立报》就发表题为《告唐绍仪》的文章。文中讲到:“吾深有待于唐绍仪之婉转陈述,俾袁氏迫令满虏以退让为能,则民国之建……是则系于今日之议和,愿唐绍仪勿昧昧也。”(14)从字里行间里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当时的革命党困难重重,一心想着借助袁世凯的力量逼清帝退位,以建立共和。另一方面,革命历经千辛万苦,革命党也不想让国家再遭生灵涂炭之苦。唐绍仪心里也清楚,孙中山等人为了中华之民主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自己此行关乎国家未来。更何况他与孙中山本来就是广东香山的老乡,这样就更加重了一层情谊。“彼此一见,以乡音倾盖,握手称中山,似故交。”(15)

此去南方谈判,唐绍仪本是领了袁世凯“应避免战争,恢复秩序为原则,旨在避免国家分裂。至于君主制度,万万不可变更。”(16)的旨意。然而,革命党纵是百般妥协,也不可能答应君主制度不变。比如,上海商界共和团等资产阶级团体就曾刊发布告:“设使虏廷倔强,和议决裂,君主立宪,我全国国民万死不认。”(17)在双方根本原则完全相悖的情况下,唐绍仪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

在谈判之初,唐绍仪还坚持着袁世凯给他的指导原则。然而,唐绍仪终是怀有一颗爱国救国之心的,加之革命党民主共和之理想与唐之夙愿不谋而合,所以在接下来的会谈中,唐绍仪一再表示南北应该合作实现共和。他说:“为大局图久安之策故最大之宗旨即为图孙袁之合作。”(18)又说,“今日国家大事,统一中国非项城莫办:而欲治理中国,非项城诚心与国民党合作不可。”唐绍仪还曾对袁世凯特使梁士诒说过类似的话:“欲治理中国,非项城诚心与同盟会合作不可。”(19)这几句话,一来不难看出唐绍仪作为一位政治家独到的眼光与深深的爱国情怀。二来也表明了在欧风美雨群雄逐鹿的近代中国,欲使国家强盛,非抛弃个人利益而精诚一致不可。只可惜,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教给掌握实权如袁世凯者,往往只是如何消灭实力紧跟其后的同胞,如此看来,近代中国之转型岂能不困难重重?

唐绍仪在议和中始终坚持南北停战、赞赏共和的态度,使得他与革命党的关系逐渐拉近。“少川既左袒革命军,名为清廷代表实则事事为革命军设计。”(20)1912年3月,唐绍仪加入同盟会,“唐自孙中山先生介绍加入同盟会后,对同盟会非常忠实,与余晤谈之下,知其也向孙中山先生提议,用政治手段来对付袁世凯。”(21)可见此时的唐绍仪已经完全作为一个心忧祖国的政治家来处理问题,而不再属于任何一派了。

唐绍仪与袁世凯早年特殊的关系,以及后来在南北议和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共和倾向,使他成为了内阁总理的不二人选。“今组织内阁,南北交为唐为总理。”(22)1912年3月9日,袁世凯在致孙文电中说“现国务总长(理)拟派唐绍仪。国基初定,万国俱瞻必须华洋信服,阅历中外者,始足膺斯艰巨,唐君此其选也。”(23)于是,1912年3月12日,唐绍仪正式被任命为民国内阁总理。

然而,不难看出,唐绍仪能担任内阁总理,实在是两派难分高下互相妥协的结果。一方面,唐绍仪在南北议和中的表现早就让袁世凯愤怒至极,两人过去的情谊渐渐变成了政治上不可调和的仇恨。就这一点,我们不得不钦佩唐绍仪的风骨。“少川与袁数十年友谊,竟因维护约法而一旦中断。此种政治家纯洁高尚之风度,在欧美各国庶几有之,我国则鲜见鲜闻也。”(24)而另一方面,唐绍仪毕竟不是革命党人,革命党一开始就认为:“必须提出同盟会员为总理,再由总理提出阁员名单请参议院投票。”(25)之所以后来要费尽周折让唐绍仪加入同盟会,说到底,毕竟是对唐绍仪并不放心。在此种环境下,唐绍仪的政治命运最终定是以悲剧收场。当千年的帝制洪流突然要来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变成一条平静的民主小溪时,这些改变洪流方向的人物,又怎可能“寿终正寝”呢?

注释:

(1)唐德刚.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2)详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11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胡汉民自传.近代史资料,1981,(2)。

(4)袁世凯生于1859年,此时23 岁。唐绍仪生于1862年,此时20 岁。

(5)北洋军阀国务总理列传.第10 页。

(6)顾廷龙.李鸿章全集电稿(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7)沈祖宪,吴闿生.容庵弟子记.铅印本,1913。

(8)(9)廖一中,罗真容.袁世凯奏议(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17。

(10)廖一中,罗真容.袁世凯奏议(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385。

(11)胡思敏.国闻备乘(卷三).荣孟源,章伯锋.近代稗海(第10 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2)戴天仇,等.政党与民初政治.荣孟源,章伯锋.近代稗海(第6 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3)观渡庐.共和关键录(第一编).台湾:文海出版社,第12 页。

(14)民立报.1911年11月16日。

(15)赵尊岳.惜阴堂辛亥革命记.近代史资料(总第53 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79。

(16)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亥革命回忆录(六).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357。

(17)民立报.1911年12月29日。

(18)岑学吕.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台湾:文星书局,1962:122。

(19)岑学吕.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台湾:文星书局,1962:162。

(20)(21)柏文蔚.五十年经历.近代史资料,1979,(3)。

(22)大公报.1912年3月12日。

(23)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2:198。

(24)冯自由.唐少川之生平.革命逸史.中华书局,1981:302。

(25)刘厚生.张謇传记.上海书店,1985:196。

猜你喜欢

共和袁世凯
共和都市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等候袁世凯
等候袁世凯
袁世凯五姨太一语成谶
走进“共和”
共和思想的内在价值的文献综述
袁世凯的用人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