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快乐走进中学历史课堂

2013-08-15柏思洪

黑龙江史志 2013年9期
关键词:历史课乡土师生关系

柏思洪

(贵州省晴隆县第二中学 贵州 晴隆 561400)

如果能给学生带来兴趣、快乐的东西,就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就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在教学中如能充分挖掘“快乐”因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营造“快乐课堂”呢?

一、巧设导入,引导学生快乐地进入教学

由歌曲引入新课。一般播放由教师预先准备好和课题相关的歌曲,导入新课。如在讲“五四爱国运动”前,放一段《中国共青团团歌》,听了这首高亢激昂的歌曲后,渲染了学习气氛,调动学生情感,学生们精神振奋,积极而快乐地投入教学活动中。

运用乡土材料引入新课。由于乡土材料具有“最原始的、最基本的”的特点,使得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近了,从而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时,向学生介绍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县城南郊的“二十四道拐”,同时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史迪威公路”晴隆“24道拐”被称为“抗日生命线”。在抗战最艰苦卓绝的时刻保证了中国抗日军民基本的战略物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贡献,是中国人民和世界正义力量誓死抗击法西斯的明证和丰碑。各国人民与海外华侨援助中国抗战的物资在印度装车,经缅甸运至云南昆明,再经“二十四道拐”运至贵阳、重庆,最后送到正在浴血奋战的抗日军民手中,其历史贡献不言而喻。通过这个乡土材料导入新课,效果很好。但要注意的是,乡土法的应用要起到一个补充教材、说明教材的作用,切忌脱离教材。

二、适时应用历史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受“历史课是副科”、中考开卷考试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都不感兴趣,对老师的要求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不学、厌学,使很多历史教师常常发出“现在的学生真难教”的感叹。其实,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学,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一定能使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在历史课中成为一个好学乐学的好学生。比如,我在上到“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这一知识点时,看到有些学生在发呆、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这时我就给学生讲了齐桓公不计前仇,重用管仲的故事。瞬间,同学们就肃静了下来,流露出一种渴望的眼光,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故事了。在讲完故事后,再让学生就讨论的题目发表意见,然后教师归纳补充“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原因”,学生就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了。

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可适时应用历史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是一种乐趣,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教学中讲解故事,要注意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并且不能花时太多,同时要切合课文。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从视觉上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要让一堂课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这就必然离不开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要借助多媒体手段来组织课堂,包装课堂。如我在讲解放战争中的“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时,利用幻灯片设计一张画面:画一张简易地图,用加粗的黑体字标出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再用红色的带线箭头、红色字体标出“三军”进军的方向及圈出建立的根据地,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讲解: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随后,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挺进豫陕鄂,建立豫陕鄂革命根据地;不久,陈毅、粟裕率华东解放军主力挺进豫皖苏,建立豫皖苏革命根据地。“三军配合两翼牵制”,三军形成品字阵势,像三把尖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从视觉上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历史的乐趣,这样复杂的历史知识就显得比较直观,学生就很容易的理解了。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快乐地参与历史教学

快乐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师生要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教师对学生不热爱,甚至见到学生就烦,学生对教师毫无感情,双方在思想上首先就不愉快,还谈什么快乐教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自然地面带微笑面对学生,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适当的语言表达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专心听去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细心地给予解答。而且在课堂教学之外,要与学生多交流,多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拉近距离,建立彼此信任的朋友关系。这样,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助于快乐课堂教学的构建。

总之,要让快乐走进中学历史课堂,营造“快乐课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除了以上这些方法外,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年级特点来巧妙设计,只有这样,历史课堂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历史课乡土师生关系
亲近乡土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乡土中国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芬芳乡土行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读《乡土中国》后感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