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备文本——要树立四种意识

2013-08-15何玉章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莆田351100

黑龙江史志 2013年9期
关键词:园地导语全文

何玉章(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 莆田 351100)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特点:学拼音、认汉字与最基本的语言训练整合;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体现了价值观的引导和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的整合;选文典范,题材、体裁丰富多样;呈现方式灵活,课后练习留给师生宽广的空间。理解了这些特点,教师在备课中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就能使语文课堂提纲挈领,舒展活跃。

一、要有全篇意识。新课标教科书有些知识点在课文中无法体现出来,而这些知识点对理解课文又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编者就以课后思考与练习题、语文园地的形式提出来。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重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语文园地,全面、准确地理解全文大意、思想、情感等。典型的题型有:

1.直接引出对全文把握的思考。如: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六年级下册《匆匆》)。

2.以问答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的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六年级下册《6北京的春节》)

3.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强调很简短的重点,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如(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让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再读一遍。(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又如: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得意→()→()→()(五年级上册《13钓鱼的启示》)。

4.要求讨论全文表达特点。如:你发现本课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和同学交流交流。(六年级下册《15凡卡》)5.填写表格,理清思路。如: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五年级上册《11新型玻璃》)。

二、要有专题意识。实验教科书按专题编组,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所以所谓专题意识,就是学习每组教材之前,要充分领会每组要求。因为这些要求既是学习重点,也是练习设计的出发点。比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三组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三、要有文体意识。小学语文编排的时候,很注意体例的相对集中。这点编者在编写说明里说得很清楚。记叙文、古诗词、童话、寓言、小说、戏剧、文言文、应用文体分类齐全。这样编排,便于类型化教学,也使学生对文体的重难点更明白。以五年级下册“作家笔下的人”单元为例,单元要求明确提出要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课后练习题都从内容设题,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样的特点”。课文学习完了,学生也熟悉了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该种文体。到了习作时,就能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

四、要运用好导语和提示语。新教材自中年级开始在形式上增添了导语和提示语。导语包含人文性和工具性两个层面。第一层用来激发兴趣,点明专题,适合朗读,有的也可背诵;第二层用来提示学习重点、学习方法,明示读写训练点,适合让学生默读,以快速找到这样的“点”。如四年级下册第三组导语,图片以海豚与潜水艇的外形对比作为背景,很直观地揭示了本单元探索大自然的主题。来看第一层:“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告诉我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鱼儿在水中自由沉浮,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它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明了本单元的主题,也很适合朗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朗读去背诵。第二层“让我们来阅读本组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并围绕“大自然的启示”,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做到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在语文学习上有新的收获。”提示了本单元“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重点,也给我们提出了本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帮助学生迅速地找到了本单元读写训练的点。提示语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呈现方式插入在精读课文内部或结尾处,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从内容上看,提示语有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如“我知道为什么叫双龙洞了。”(四年级下册《3记金华的双龙洞》);有的引导学生抓住某些重点词语、句子或语言片断理解课文内容,如“联系上下文,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联系现实,我读懂了这句话”。(四年级下册《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的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生动情景,如“我仿佛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四年级下册21《乡下人家》)有的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文章的表现方法。

猜你喜欢

园地导语全文
导语
全文中文摘要
园地再现
阳光
全文中文摘要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青年再造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