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存包制度之我见
2013-08-15朱晖
朱 晖
(重庆图书馆 重庆 400037)
图书馆为了更加适应开放阅览的需求,到馆的读者需要进行存包,才能进入图书馆进行阅览、借阅图书。存包服务就应运而生,这样既是为了方便读者解决开架阅览不能带包进入的麻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图书流失。但是对于这一规章制度的实施,读者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存包矛盾也屡有发生。图书馆一直致力于如何更好地提升读者满意度,但由于重视核心资源服务而忽视了一些日常服务管理,这样也会造成因小失大的后果。现根据重庆图书馆存包的执行情况,对此进行深入解析,探讨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法。
重庆图书馆入馆须知对于存包制度规定如下:
为了规范图书馆管理,为读者营造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充分保证广大读者的利益,温馨提示如下事宜:
可折叠包袋、手提包(小于32开)可带入成人阅览区,其余包袋等物品请在存包处存放。如有不便,敬请谅解!谢谢合作!
一、对于这一存包管理制度,现将读者关于存包问题意见收集如下:
(一)读者自身不愿意存包,特别是初次到馆读者和老年读者对于自助存包不会使用,也不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
(二)部分读者希望带上自己的学习资料进入阅览区,这样既可以在阅览区查阅到需要的知识,又可以将带进去的资料进行复习。
(三)愿意存包的读者则希望改进存包方法,现行的存包方法有一些问题:存包需要输入密码,万一密码忘记怎么办;看书的时候把卡弄丢了怎么办;不能重复存包,导致多次换柜之后不知道包在什么地方。
(四)能否参照超市的方法,进去将包封口或者在出门的时候对物品进行检查核实。
二、重庆图书馆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存包问题进行了如下回复:
(一)相较于之前的使用锁或者人工存包的方式,实行自助存包不仅是为了读者财物的安全,也是为了提高存包效率,真正方便读者。存包柜使用并不复杂而且都有明确的操作提示,存包处也安排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对于老年读者工作人员则会帮其自动存包。
(二)读者带入的资料与图书馆已有的资料不易区分,难以进行管理。读者如果确实想带资料进入图书馆学习,图书馆也提供了可以带资料、电脑等物品进入的自修室。自修室安静的学习环境更利于安心阅览,读者也完全可以就近阅览室取阅资料。
(三)如果读者确实忘记了存包密码,工作人员会通过信息核对之后进行开柜;如果在看书的过程中弄丢了卡,也无须担心物品被取走,因为开柜还需要输入密码才能打开,只要读者及时进行挂失,工作人员就会帮其进行开柜。当然针对不能重复存包这一问题是存包柜在设计时设定的,这是为了保证读者财产的安全。
(四)针对采取超市的方法改进,笔者认为暂时还行不通。首先图书馆的部分开架阅览室的图书、报纸不象超市的商品都安装了难以取下的防盗扣,图书的磁条容易撕下;此外图书馆的监控有大量的盲区,不能象超市那样在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而且人来人往的顾客其实就是相互监督,但是图书馆的部分书架读者比较少。商品弄丢了可以再次补齐,但是如果是图书弄丢了,很多书籍都无法重新购买。另外,图书馆没有检查任何读者包的权利,这样既是违法行为,同时也增加了图书馆工作量,造成读者因为排队出入的困难。
三、建议和意见:
目前我馆存包制度争执的焦点主要是基于三个问题:一是存包柜使用不便;二是确实不想存包,想“畅通无阻”进入;三是对于存包柜安全问题的考虑。做为每一个图书馆人,我们不得不深思:图书馆现行存包制度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如果需要的话,是遵循前章还是需要进行改变呢?如何拿出一个综合性的妥协性的折衷方案,以飨读者呢?
(一)加大宣传,调节供求。
加大宣传力度,存包服务是图书馆为方便读者开架借阅而推出的便民服务措施,是全体读者共同享有的权利,也是全体读者需要共同执行的义务。进入图书馆在享受知识的同时,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方便图书馆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在一些开架阅览区门口设置存包柜,读者需要存包的就可以及时存包;针对一些闭架阅览的地方,可以减少存包柜,允许带入书本。因此不一定所有到馆的读者都需要进行存包,根据所去阅览室选择服务。
(二)依靠技术手段,消除管理盲区
在实践中,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在不断探索读者服务的特色化、个性化与人性化的解决办法。比如可以参照浙江图书馆将馆内藏书的磁条更换成磁卡,这样不便于取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是全国第一个使用世界最先进的3M防盗监测仪器的图书馆。图书馆可以改进防盗技术,强化门禁报警系统,这样既让不怕麻烦得读者可以带包进入,同时也杜绝了别有用心部分人的思想。
(三)服务与制度同求
除了图书馆,一些书店也在积极探寻读者的服务与管理,并通过制度将其规范与细化。“背包太沉,存吧”这是西西弗书社店规里的一条。图书馆可以借鉴西西弗的方法,在提供核心资源和优质服务之外,通过良好的读书氛围的营造来做好日常的服务管理,让读者明白:存包不是给他们带来麻烦,相反是为了让他们安心阅读。图书馆也希望遇到不和谐现象出现时绝对不能说什么‘偷书’、‘抓贼’之类的话,只能向读者温馨提示:‘老师(或同学),您是否忘记了办理借阅手续?’如果是,‘请您去办理借阅手续。’这样一来,他或者她曾经有过不良的念头就会彻底泯灭。这样就使我们的读者在图书馆的服务中感受到了人格的尊重与人性的关怀,让大家心无旁骛地阅读。技术与信任并举,服务与制度同求这正是图书馆一直追求的服务理念。
存包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存包这项制度的建立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读者可以在这里自由进出,快乐阅读。随着读者素质的不断提升,随着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只见相互信任深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提高,随着图书馆相关规章制度的逐步完善,图书馆的存包时代也即将到来。图书馆“存”与“不存”也不再是图书馆的服务问题了。
[1]牛辉.高校图书馆存包柜的设置与管理.管理纵横,2012(13).
[2]王爱品.浅论大学图书馆存包问题.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6).
[3]赵林.图书馆存包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营运.现代信息技术,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