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现代公共图书馆基本理念
2013-08-15张宁
张 宁
(肇东市图书馆 黑龙江 肇东 151100)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然而,这其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不同地域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图书馆服务体系不完善,功能定位不清晰等。纵向而言,建国后各地方的公共图书馆事业都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都有了井喷式的飞跃,与之俱来的是图书馆馆舍条件、馆藏数量、服务人次、服务内容等方面的显著变化。信息科技的发展也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改变了图书馆数千年来的传统馆藏和服务形式,给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有效保证。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地域差距、城乡差距巨大而且这种差距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发展不平衡是目前阶段我国各方面、各领域都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蔓延并使之逐步缩小,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城乡同步,达到和谐的社会文献信息流状态,是摆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现代公共图书馆平等服务理念
平等与人类文明同步产生和发展,其自产生之日就成为人类政治追求中最为重要的权利,也是人类政治体制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动因。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指出:“如果我们探讨,应该成为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目的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我们便会发现它可以归结为两大主要的目标:即自由与平等。”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权利保障机构更应该在其服务和管理中将这种平等的理念贯彻始终,维护用户尊严、尊重每一位寻求图书馆服务公民的权利,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服务。
(一)公共图书馆提供无差别服务
图书馆提供平等服务的核心要求是平等对待所有的利用者,给所有利用者以普遍均等的利用图书馆的机会权利。平等意味着无歧视。图书馆服务中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歧视性对待任何一个利用者的现象。《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图书馆“必须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利用其正常的服务和资料的人,如语言上处于少数的人、残疾人或住院病人及在押犯人等提供特殊的服务和资料。公共图书馆原则上应当免费提供服务”。
(二)公共图书馆关爱特殊群体
落后地区以及因社会经济、教育、个体能力等原因无法掌握网络信息资源的人带来了信息获取、选择时的不平衡。他们在新的全球“信息革命”中正面临着“知识贫困”和“信息贫困”,数字鸿沟的产生使他们不仅仅在信息生产、获取方面成为信息贫者,同时在社会生活、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方面愈发的边缘化,对那些没有机会和能力接触先进信息技术的人群而言,图书馆是他们弥补这一差距的主要选择。公共图书馆理应保障这些信息弱势群体平等利用信息的权利。
二、现代公共图书馆知识自由理念
图书馆应该起到发展及维护知识自由的作用,促进捍卫基本的民主价值和世界人权;图书馆有责任保证和推动知识传播和智能活动,为此,图书馆采集和收藏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料;图书馆将确保只基于业务角度考虑馆藏的采选和服务方针,而不受政治、道德和宗教因素的影响;图书馆将在获取、加工和传播信息方面拥有自由权,并抵制任何专制行为。
(一)用户拥有自主选择信息的权利
在图书馆服务中,所谓用户自主选择,是指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价值判断不受他人干涉和限制地自主选择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状态。自主选择利用图书馆资源,是用户应该享有的权利;而图书馆维护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利,则是图书馆应享有的权利。图书馆尊重用户的信息自主选择利用权利,意味着图书馆员在信息服务环节不能充当引导用户选择的角色。
(二)图书馆保守用户秘密
图书馆用户的隐私性信息指的是用户的个人信息及用户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具体来说,包括图书馆用户登记(注册)记录、图书借阅记录、馆际互借记录、参考咨询问题记录、计算机数据库查找记录、网络使用记录等,这些记录和信息均属于用户隐私。传统上,图书馆用户信息的隐私主要涉及到用户在图书馆中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所产生的信息,其中主要是借阅记录和其他与用户有关的个人信息。但随着Internet在图书馆的广泛使用,隐私的范畴超出了图书馆的界限,还包括在图书馆利用馆外资源和服务所产生的信息,如访问过的网站、浏览过的网页、访问的时间等等;和在馆外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所产生的信息,如用户的IP地址、主机名、进人图书馆网站前所访问的那个网站地址等等。图书馆保守用户的隐私性信息,要求图书馆将所有与用户有关的图书馆记录作为机密,防止第三方获取并控制其利用。
三、现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公平理念
公平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构建和维持的基础,是政体得以成立和发展的根本。信息公平是在信息社会中人类公平追求的体现。其研究视域也远远超出图书馆学的研究范畴。不同于平等服务理念和知识自由理念,信息公平理念是公共图书馆针对全社会领域的一种理念,它融入在整个信息行业之中。图书馆作为信息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有着调节社会信息流向的重要功能,因此,在全民信息化的浪潮中,图书馆作为公共信息机构对维护信息公平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
(一)免费服务是消除社会信息鸿沟的义务
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基本服务必须免费,这是公共图书馆业界的基本规则。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的表述:“公共图书馆应该是免费服务。”宣言将保障民众有良好的教育和信息对民众无限开放这两项任务当作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公立图书馆是公共物品,而且是具有高度正外部性的物品,政府有责任以公共税收普遍提供公立图书馆服务,公民已以交税方式“预付”了获得公立图书馆服务的费用,因此,公立图书馆在提供基本服务过程中不应再收取费用。
(二)普遍服务是消除公共图书馆使用的成本
在许多关于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调查报告中,空间距离障碍是造成用户“无法获得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一些人有经常利用图书馆的愿望,但却因与图书馆距离远而无法实现,这就是距离障碍所造成的服务缺位。消除这种距离障碍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大图书馆的设立密度或扩展图书馆服务的空间覆盖范围,使有经常利用图书馆的愿望的人群都能够不受距离障碍的限制。
因此,从图书情报事业建设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公平理念的履行,有助于提升图书馆行业的社会价值、拓宽行业发展空间;在读者服务中重视公平公正原则,则是图书馆员应有的职业操守,信息公平更是图书馆员应有的职业追求,为社会大众提供普遍均等惠及人人的免费图书馆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实现自身行业价值的必然选择。
[1]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
[2]蒋永福,李京.信息公平与公共图书馆制度[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2).
[3]肖希明,水亮.和谐社会中的信息公平制度[J].图书馆论坛,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