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拜群众为师

2013-08-15安华雷萍

共产党员(辽宁) 2013年1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基层群众

文/安华 雷萍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传家宝永远不能丢。离开了群众,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拜群众为师,向群众问计”。拜群众为师,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尤其是沟通交流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信工具实现人际交流,既方便又快捷。但任何事情都具两面性,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比如,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把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深入基层、服务群众,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的好传统、好作风丢了,习惯于用所谓的“现代方式”电话、网络与群众沟通,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一些党员干部长期在机关,缺少对普通群众生活的切身体验,又不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工作拍脑袋、想当然,习惯于凭感觉、靠经验做事,丢弃了向基层学习的好机会。一些党员干部,作风虚浮,服务意识淡薄,不关心群众的所思所盼,不体味群众的酸甜苦辣,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发号施令,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到了脑后。一些党员干部,信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工作的动机和目的不纯洁,唯上不顾下,习惯于以领导高不高兴为出发点,群众满不满意则不管。归根结底,产生这些不良现象的根源都在于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没有坚持群众路线。

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拜群众为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从历史看,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植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创造中汲取营养、获得动力。基层的干部最聪明、基层的语言最生动、基层的经验最鲜活、基层的办法最管用。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好的经验做法都是由人民群众发明创造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传家宝永远不能丢。离开了群众,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

拜群众为师,必须摆正位置,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要有拜的诚心。克服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优越心理,降低身段、俯下身子,真心实意甘当群众的学生,将口头上的拜变成内心里的真拜。要有拜的虚心。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千万不能认为自己文化比别人高,世面见的比别人多。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向群众多请教,先问问群众怎么看、怎么干,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有拜的恒心。向群众学习求教,这是一项长期的必修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做到持之以恒。要在与群众长期朝夕相处、摸爬滚打中培养感情、取得真经,增长才干、增长智慧。拜群众为师,关键要下基层,其次要解决作风问题。要与群众“零距离、无缝隙”,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了解实情、研究实招、检验实效。要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把群众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要与群众“心贴心、心连心”,以心换心,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只有拜群众为师,群众才会向你传授真经。拜群众为师,根本在强服务,再次要解决方法问题。要把为群众服务作为实现自己理想,彰显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把心沉下去,把自己真正融入基层、融入群众,真诚为群众服好务。同时把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和鲜活经验总结好、推广好,在思考分析、归纳提炼的基础上,加强宣传,用基层创造的实践指导基层、服务基层。

实践证明,基层是工作实践的大课堂、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淬炼人生的大熔炉,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拜群众为师,建立起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才能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基层群众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党员干部新书架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