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乐智慧》中的人性观

2013-08-15努尔比亚艾力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哈斯坏人好人

努尔比亚·艾力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一、《福乐智慧》的写作背景

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个经历剧烈动荡与深刻变革时代都呼唤着巨著的诞生,要想了解《福乐智慧》,必须深入了解《福乐智慧》产生的时代背景。

《福乐智慧》这本书写于11世纪中叶,喀喇汗王朝进入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福乐智慧》以其集中概括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深刻内容,深阐博引的丰富哲理,优美典雅的诗艺和融本民族传统与多种外来文化于一炉的开放格调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当时的文化是相当开放的,既有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又有波斯,阿拉伯文化的遗迹。《福乐智慧》正是在这种文化开放的时代,广泛地吸取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有益营养,才被创造出的举世瞩目的宏伟著作。

从960年到《福乐智慧》问世的1069年左右,喀喇汗王朝虽然处于其历史发展和繁荣的盛期,却充满着持续的内部争权夺利与外部周边王朝,汗国的征战杀伐。除了对外战争,喀喇汗王朝内部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并愈演愈烈,喀喇汗王朝时期,社会已经逐步进入了阶级社会,阶级矛盾与斗争十分激烈。除了阶级对抗外在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种种严重的矛盾与冲突。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一书正是适应这一客观形势的需要,为进一步巩固封建王权的统治而阐述的治国之道。

在《福乐智慧》中优素甫·哈斯·哈吉甫为了吸引读者注意自己所描述和坚持的观点,把自己的观点通过四个象征性的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现出来,他们是国王日出,大臣月圆,大臣之子贤明及其宗亲觉醒。这四个人物分别代表四个范畴,并通过四个范畴来表达自己对社会、法度、伦理、道德、哲学、政治等看法。

二、《福乐智慧》中的人性观

《福乐智慧》汉译文中的“善”、“善德”、“善行”、“善良”等词汇在维吾尔文的原文中用的是一个词即“edɡü”意思是相同的。

在古代维吾尔人的哲理观中,人生是短暂的,幸福才是变幻不定的,只有善才是永恒的。比如《福乐智慧》中所说的“人世匆匆,善却永存,善德会留下不灭的足迹”﹙5924﹚。“高位和王权都会对你反目,只有善行不会将你背弃”﹙5089﹚。“谁若行为善良,他虽死犹生,谁若作恶多端,他虽活着却犹如死去”﹙5923﹚。“善”在《福乐智慧》的论理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中多角度方面探讨了行善思想。比如作者把这种属于国王的品质称做善行国王说:善行就是这样的行为:它的利益先给予人民。它向全体人民行善,不要求感恩而让荣誉于他人。不为自身谋利而利于人,不将利益取走而给予他人。很明显,在这里所说的善行就是一心为公,为人民谋取利益和好处。

在人们的伦理观念中美德即是善德。具有美德的人才具有善德。美德源于智慧,源于知识,善德亦源于智慧,源于知识。“一切善行均来自智慧”﹙1841﹚,“一切善事全得益于知识”﹙208﹚。智慧与知识是美与善存在的前提条件。《福乐智慧》中作者详尽地论述了知识、智慧对个人修养、品德行善等各方面的重要性。诗人还认为知识、智慧决定着个人的地位、命运和前途。有了知识和智慧的人就可以得到尊重,获取地位与荣誉,加以增加人的价值。比如: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才算是人,除此之外全与牲畜相等。﹙3165﹚。

这里强调的是知识与智慧对人的行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认为这才是人之为人的依据。又说:“所谓人性,即是善德,善德好比衣食,缺了不行。”﹙1636﹚“忠诚乃是人性的根本。”﹙1945﹚这里强调的是善德和忠诚认为它们“即是”人性或是人性的根本。还说人因有人情而被称之为人,人的标志是富有人情。“人情乃是真正之人的标志”﹙5787﹚。所谓人情,指的就是“人的情义”﹙5788﹚。人情是人之成为人、成为真正的人的标志。

综合这两方面就可见:知识与善德是造就人性的根本。这种观点,可称之为知识与善德是完人的人性观。而在《福乐智慧》中作者主要探讨了造就知识与善德两方面的品格。此外,还有诸如意识、语言、心灵等等。这就使人成为真正的人,而与牲畜即动物区分开了。国王说:好人分为两类,一类径直与善道相通;其中一类是天生的歹徒,此籽人至死也难改其秉性;他们一生下来即是好人,专走正道,行为端正;一类是靠仿效成了将坏人,也能改邪归正;一类靠仿效成为好人,与坏人为伍,也会沽染劣行;天生的好人善行不绝,世人从他获得好处无穷;世上的坏人也分为两类,莫将这两类在一起混同;天生的坏人不可救药,他会给世人带来灾难苦痛;﹙872-879﹚由此看来,人有好人与坏人之分。而无论是好人与坏人,都有先天与后天的两种。好人有天生的好人与后天仿效而成的好人。坏人也有天生的坏人与后天仿效而成的坏人。

其实,如果人是由知识与善德造就的,那就是由社会文化环境哺育而来的,是后天的。

从作者当时的思想状态出发,人的美德,首先是来自君主。“德行、智慧、知识皆来自君主,是他为你开辟了善德之路”﹙5770﹚此外才是周围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教育和学习等方面的影响。

肯定有先天的人性,这在当时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就全书论述的基本倾向而言,诗人还是在强调,人的秉性,是由知识、善德等社会文化因素造就的。所以他才说:“两种人方可称之为人,一是教育者,一是受教育之人。”﹙3217﹚诗人甚至还说,除此之外,全都是畜牲。这种观点,和诗人之极端强调知识的价值,是合拍的。

由于先天与后天的各因素不同,特别是由于先天因素所决定,人性不但有好坏之分,而且在实际上有不同等级的表现。比如说:真一的我主创造了人类,有贵有贱,有贤有愚。有的聪明,有的愚妄。﹙1922-1923﹚这里具体的把人分为贵、贱、贤、愚、贫、富几种不同的类型。

总的来说,由于秉性的不同,诗人还把人区分为不同等级,却是无疑的。不仅如此,由于秉性的不同,他们各自的地位也是确定的,不可易移的。秉性和地位,作用,都不容改变。

身世卑贱之人人品不纯,

大臣职务不能让他担当。

门第高贵之人秉性和善,

对人民怀一片赤诚心田。

身世高贵之人洛守信义,

品行不纯之人会带来灾殊。

品行不纯之人恩将仇报,

用蜜糖和骨髓养他,也属枉然。﹙2194-2198﹚

总起来说,诗人在《福乐智慧》中所论述的,主要是一种文化人性观,认为人的秉性,主要是由知识,德性,文化因素造就的。其中兼有先天人性论的思想。

[1]优素福·哈斯·哈吉甫著.郝关中,张宏超,刘兵译.福乐智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2]努尔曼·马贤,伊卜拉欣·马效智.伊斯兰伦理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3]福乐智慧研究论文选[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4]阿布都秀库尔·默罕默德伊明.福乐智慧宝库[M].1999.

[5]伟大的学术里程碑“福乐智慧”[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哈斯坏人好人
好人就在身边
DK SPACES AND CARLESON MEASURES*
哈斯高贸易(深圳)有限公司
哈斯高贸易(深圳)有限公司
西游新记
坏人长什么样
不像坏人
好人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
警察教你识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