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2013-08-15
辽宁保障性安居项目迎来开工潮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辽宁屡创亮点,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2012年底,全省累计实现住房保障171万户,覆盖面超过全省城镇人口的15%,在建设、分配和管理上都创造了辽宁经验,辽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目前,全省保障安居工程已陆续复工和开工建设。
在连续两年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保障房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今年,辽宁仍将把保障房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省政府要求全面完成2013年国家下达的17.3万套任务,其中实物建房16.6万套必须开工,基本建成12万套,要在11月底前全部完成,还要完成去年结转的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抓好建成项目电力、通讯、上水、下水、煤气、暖气、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新建项目的配套设施要同步跟进。同时,不断完善“六公开一监督”,形成一整套申请、审核、轮候、分配操作办法,做到分前准备充分、分中规范透明、分后群众满意,并力争做到“三个实现”,即实现严格的准入退出、实现比较完善的物业管理、实现较高的维修养护水平。此外,辽宁还将加大棚改工作力度,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辽宁投230亿治理矿山生态
从今年开始,辽宁将用5年的时间、投入资金230.1亿元,对3459座矿山进行治理。将这些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的矿山,变成山清水秀的生态乐园,为“青山工程”添光增彩。
省政府要求,各市要建立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矿山企业参与的共同责任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任务。同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矿山企业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对历史欠账多的老矿山、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矿山、重要交通沿线环境破坏严重的矿山,要优先治理。对年度治理恢复计划验收不合格、拒不实施环境治理、治理后再度破坏、未按期足额缴纳保证金、未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及年度恢复治理计划的生产矿山,国土资源部门不予通过该矿的采矿权年检、不予受理采矿权延续变更申请,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辽宁投200亿建6309个水利项目
今年,辽宁水利投入将突破200亿元,实施建设项目6309个。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占到全年水利投入的半数以上,达到110亿元。全省将继续推进11个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和23座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并将更新改造3座大型泵站、184座小型泵站,让127.3万农村群众喝上“安全水”;改善灌溉排涝面积175万亩,年内要完成200万亩节水滴灌主体工程任务的90%以上,实现年节水1.13亿立方米。
全省将继续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汛前将完成核查9个易发山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15个中小河流治理建设和小Ⅱ型水库等防洪工程,完成45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封育河道60万亩;治理重点中小河流220公里、大江大河主要支流140公里、海堤25公里,全力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尽早把防汛责任落实到村,确保供水安全和度汛安全。
今年全省将加强水资源管理,全年用水总量要控制在149亿立方米以内,开采地下水控制在3亿立方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8%。同时,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和大伙房水库水源保护区,辽河、凌河、大浑太流域,以及沈大高速公路沿线3个重点区域内,全省将实施1000个以上村级污水处理和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改善农村水环境,5年内要实现村级污水达标排放。
辽宁造船完工量跃升全国第二
在全球市场依旧不景气形势下,辽宁造船业却出尽了“风头”。去年,辽宁造船完工量由上年的全国第四位跃升至第二位,实现弯道超越。在主要造船省份一片下滑声中,辽宁不仅实现正增长,而且实现两位数高增长,可谓一枝独秀。
去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均呈下降趋势,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下降21.4%、43.6%和28.7%。同期,辽宁造船完工量达到1311.63万载重吨,增长19.24%;新承接订单量增长近1.49倍,手持订单量下降5.92%。
近年来,受大环境影响,船东弃船退单现象时有发生,船价大幅下跌,一些中小民营船企显然不禁“折腾”。更为严峻的是,随着国际造船业新规则、新标准不断实施,造船门槛越来越高,这对中小船企冲击很大。而在辽宁的11家造船企业中,大船集团等排在前5位的船企技术实力强,资金实力雄厚,规模大,品牌亮,造船量能占全省的99%左右,是辽宁造船脱颖而出的主力。
辽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产品竞争力很强。像大船成功开发出了节能型防泥沙压载水舱超大型油轮,船东高度认可;渤船重工着力开发符合新规范、满足市场需要的节能环保船型,与三沙市签订了交通补给船合同,成功进入客滚船类高附加值船舶市场;大连中远船务研制的世界最大超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
辽宁省十四余万宗集体土地有了『身份证』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部署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辽宁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1年6月,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启动后,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了全省确权登记领导小组,并出台了《辽宁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范围,包括属于乡、村、组农民集体所有的全部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明确了工作任务,即确定所有权主体,深入开展权属和地类调查,并于2012年底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目前,全省1210余万公顷、14余万宗农村集体土地全都有了权属明确、四至清晰的“身份证”。
辽宁对三地区实行环保限批
按照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辽宁省环保厅决定对污水处理厂运行不稳定的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阜新市清河门区、盘锦市盘山县实行环保限批,暂停这些地区所有新建项目的环保审批直至完成整改。
据了解,今年是辽宁省“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攻坚年”,为保证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辽宁将全面实施“三个严格”措施。严格责任追究。对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不组织运行的地区,坚决实施区域限批,并在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环保绩效考核上实行“一票否决”;对擅自停止运行或不正常运营的污水处理厂,进行高限处罚,扣缴污水处理费。严格考核评估。实行污水处理厂日巡查,各市、县(区)监管部门每日对辖区内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现场检查,核实水量等主要运行参数。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成本等进行综合评估,评价运营单位的运行绩效,不符合要求的,禁止在辽宁省从事污水处理厂运营。严格落实中水回用。严把环评审批关,强制火电等耗水行业具备使用中水条件的必须使用中水;新区开发必须实施分质供水,老区改造按规划实施分质供水。凡是具备使用中水条件的项目不用中水则不予审批。
关注
辽宁取消56个城区财政收入考核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日前公布了辽宁省委对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其中在涉及虚增财政收入问题上,辽宁明确提出今年取消考核56个城区财政收入指标,不再对城区和县(市)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增幅进行排名。
辽宁在取消考核及排名,调整财政收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强调抓实具体问题整改。如大连市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从7月底开始组织全市各区市县、先导区对财政收入情况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对重点地区进行审核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对相关当事人予以处理。
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和确定财政收入预算目标,也是整改的重要措施。辽宁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整改实施方案,对寅吃卯粮、空转收入等问题开展自查整改,坚决遏制财政收入征管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今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据实编制年度收入预算,并报同级人大审议。
辽宁在全国率先出台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标准
10月8日,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出台《食品经营者(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要求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经营食品的,远离有毒、有害场所和其他污染源至少25米。
辽宁省率先制定食品经营“标准”,意在转变监管方式,提升行政监管效能,发挥行业自律与接受社会监督并举,提高食品经营者诚信守法水平,从根本上治理食品经营者的诚信缺失、责任缺失等痼疾。
《标准》明确了什么是主体责任、有哪些主体责任、如何落实主体责任以及要达到的具体标准。按照高风险、较高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明确了食品经营者(企业)的经营、贮存场所标准、设施设备、条件环境等。要求具备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销售的食品从质量、食品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到包装的各项标注等30多项内容,不符合标准的禁止销售。首次对散包装食品销售作出标注品名、生产日期以及生产者地址等详细的要求。
数字
382人
辽宁省检察机关与法院、公安、边防、银行等部门密切配合,从2008年至今已成功抓获涉案在逃的职务犯罪嫌疑人382人。
3.2亿元
今年,辽宁省本级以上投入约3.2亿元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
1.3%
今年9月份,辽宁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
2万人
从今年起,辽宁省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中央和省财政投入资金3170万元,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左右。
92%
目前,辽宁省国道、省道优良路率分别达到92%和84%,比“十一五”末期分别提高7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国道路况质量走在全国前列。
505家
截至目前,辽宁省服装行业有规模以上企业505家,主要集中在大连、沈阳、营口、葫芦岛、鞍山和丹东6个城市。
28万人
刚刚结束的全省“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共为28万余群众进行义诊,减免患者费用达10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