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生物分解纳米粒子可有效消除炎症
2013-09-22常丽君
共产党员(辽宁) 2013年7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来自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BWH)、哥伦比亚大学医疗中心等的研究者,共同开发出一种不到100纳米的微小纳米粒子,能装载并释放一种促消炎的肽类药。通过小鼠实验证明,这些纳米粒子具有强力促分解效果,能选择性地进驻受伤组织部位,以可控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出治疗药物。
发炎是身体抵抗外来生物入侵和组织创伤的自然防御机制。在急性炎症中,病原体或炎症媒介会被清除出去,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但在慢性炎症中,这种消解反应被削弱而导致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目前普遍认为,消炎功能受损是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神经退化、癌症等疾病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些纳米粒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是专门设计瞄准炎症组织的细胞外微环境的,能缓慢释放强效消炎药分散在炎症组织中,药物与被激活的白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白细胞安静下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利用机体固有的预防发炎机制,与其他抗炎措施不同,不会被身体防御机制削弱并能促进组织修复。这种自组装的靶向纳米粒子由首尾相连的3条链组成的聚合物构成。由于这些纳米粒子能有选择地粘住受伤的脉管系统,并在需要的地方释放所携带的抗炎药,所以能有目标地高效消炎。这些靶向聚合纳米粒子能阻止嗜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渗透到伤病部位,即使只有很少量,也能阻止它们分泌下一步的信号分子,从而避免了高度炎症和进一步的并发症。纳米粒子能选择性地与受伤血管结合,将对一些常见疾病产生深远影响。目前,BWH正在研究促分解纳米药物在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