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黑龙江省旧志资源整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2013-08-15房波
房 波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一、旧志资源及整理状况分析
目前根据1985年中国社科院北京天文台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与1996年金恩辉、胡述恩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两部书统计得知,自1662至1949年,黑龙江省的各类旧志资源达88种。在这些旧志资源中,种类繁多,既有省志的志稿,也有府县志,更有乡土志,以及清代流人撰写的方志文献,不一而足。诸如《黑龙江志稿》、《黑龙江外记》、《黑龙江舆图总册》、《呼兰府志》、《双城县志》、《黑龙江乡土志》、《宁古塔志》、《黑河道尹政务志略》、《奇克特志略》等,是研究黑龙江历史的重要文献。
但是相对于种类而言,每种志书的存世数量却较为稀少,通过调查目前方志书籍分散收藏于国内各大图书馆,没有任何一个图书馆将全部志书收藏齐全,作为黑龙江地方文献收藏机构的黑龙江省图书馆目前收藏旧志有51种,尚缺37部未曾收集齐全。而且同一种志书品相亦不尽相同,部分志书仅存残卷。这些志书保存状况亦较为堪忧,经过百余年的翻阅誊抄,部分志书已见破损,尤其是很多书中的大幅面插图,历经无数次折叠磨损尤其严重,甚至影响到了其史料价值,抢救工作亟待进行。鉴于此,部分机构和学者均提倡加强旧志整理工作,但限于各种因素,在2005年之前,黑龙江省旧志整理数量为39部,其中台湾成文出版社在1972年前完成的《中国地方志丛书》收录16部,近年南京凤凰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府县志书集成》收录33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黑龙江的史志学者亦开展了大量的旧志整理点校工作,其中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黑龙江大学古籍所客座研究员李兴盛主编的《黑水丛书》里点校了包括《黑龙江志稿》在内的20余种旧志。通过上述情况分析,黑龙江省需要开展一次有计划而且完备的抢救挖掘整理旧志工作。
从研究黑龙江省历史的视角出发,尤其是研究近现代历史,方志是很好的地情文献,从传承文化,探索黑土文化源流的角度出发,有计划地对黑龙江历代旧志进行搜集、整理,辑录成册翻印出版,有利于丰富当地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有利于发挥黑龙江省方志馆作为收藏整理地方文献的职能,挖掘地方志资源的“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推进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增强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黑龙江省文化、旅游等各项事业起到促进作用。
二、开展旧志整理应遵循的原则
作为一项意义深远而又宏达的文化工作,若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好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组织保障原则。旧志整理工作是一项中长期的文化工程,为了能够系统而有效地开展工作,首先应加强领导。从建立重点文化工程的认识高度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成立由黑龙江省编纂委员会领导挂帅的旧志整理领导小组,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进而建立专业的学术队伍,建立健全旧志整理工作组织,制定工作机制,合理分工,统筹规划旧志整理出版工作,确保旧志整理工作有序开展、落实得力。
2、分步实施原则。旧志整理工作专业性强,包括了搜集、考证、校勘、影印、点校、注释、今译、资料汇编、创建索引、书目等等项目,所有工作应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开展工作,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搜集、考证、影印方面,必须要投入充分的人力与财力,扎实做好质量控制,切实做到搜集齐备,品质最优。在旧志来源方面必然要面对版本与品质的比对,考证版本、检查漫漶、影像配补描修是基础工作,应努力做到择最优者辑录,为翻印和后续的点校、注释等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3、质量第一原则。首先要做到符合学术规范,旧志整理归属于古籍整理的学术范畴,同时又具备自身的学术属性。在具体工作中,要掌握好古籍整理中涉及到的目录、版本、标点、校勘等一系列的学问,做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任务,严格按照学术规范操作,做到经得起推敲。尤其黑龙江省的旧志前后跨越近三百年,历经了语言与印刷科技的发展变化,在各个时期均带有特定的历史烙印,在旧志整理中必然要面临校勘学、目录学、语言学等诸多学术学科,所以需要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应拟定《黑龙江省旧志整理工作细则》与《黑龙江省旧志整理凡例》对征集、影印、点校、出版及其他操作实务制定相应的规范。
4、人才培养原则。旧志整理工作是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从未开展过的一项工作,在从社会各方面吸纳专业人才参与旧志整理工程的时候,也应重视省内地方志工作系统内的人才队伍建设。旧志整理与指导编纂地方志同样是需要专业知识的一项工作,方志工作者自身就具有承担方志学科建设的职责,人才梯队的培养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学术实践来达成。显然,通过开展旧志整理工作必然能促进方志工作者的学术进步,为培养高素质的文史工作者提供了极佳的工作平台,由此,应出台若干政策鼓励有志于开展学术研究的方志工作者投入到古籍整理工作中。
三、当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论语·子路》云:欲速则不达。荀子《劝学篇》亦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筹备开展旧志整理这项工作中,还是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确保旧志整理的质量,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1、进行广泛调查。做好调查工作,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等工具书,在国内各大图书馆排查清楚各种志书的藏书状况,建立志书版本、数量、品相、印刷方式的资料数据库。这些工作首先在国家方志馆、故宫博物馆、北大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中开展,因为这些图书馆所藏黑龙江省方志种类较多,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可以一次性完成多部志书的调查情况,然后再从其他省市与高校图书馆中进行调查。
2、开展普查征集。基于黑龙江省内各级方志馆开展旧志资源普查,利用互联网、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资源,向社会公开征集旧志和其他地方文献。首先鼓励社会各界向方志馆捐赠志书,如果出现孤本而无法收藏入馆的情况,在征求志书所有者的同意后要采取扫描影印等方式制作副本。
3、制定整理目录。在完成上述两项工作后,即可准备制定整理目录。首先要审定《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与《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所列88中志书与后期所征集到的其他方志文献,组织专家学者考订上述志书的整理价值,最后审定需要整理的种类与版本,制定整理目录。
4、做好财力准备。旧志整理与其他方志作品一样,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由于许多志书近乎于孤本,在征集翻印方面所需费用较大,往往一部志书的复印费就需要上万元。整理过程中的校勘、制版、修改、出版费用还有很多,所以,一定要做好财力准备工作,确保工作起步顺利、进程流畅、收尾迅速。
5、筹建工作队伍。上述工作的开展,依赖于建立一只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黑龙江省旧志整理所需人才应既有扎实的古汉语基础,又熟悉黑龙江历史,从而保证旧志整理工作的学术水准,建议从各级地方志机构与科研院所中筹建专业整理队伍。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也离不开精通数字化技术的人才,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准确而快速摸清旧志藏书情况,构建数据库,并确保文献的影印、修补等工作高效进行,并能够参与后期的数字化出版与印刷等工作。
6、重视知识产权。旧志的整理、点校和出版工作是一项宏大的文化工程,要夯实知识产权保护基础。所谓旧志整理工作,是从业人员运用各项专业知识与大量智力活动的创造性工作,尤其是志书的点校与注释工作极具难度。从业人员一定要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既珍视自己的劳动,同时也尊重以往社会各界在旧志收藏与整理方面的权益。在资料使用方面,要与资料提供方签订授权协议,明确告知旧志辑录、点校、出版等工作的目的与用途,确保不损害其他人的知识产权,以避免发生法律纠纷。
以上思考仅仅是旧志整理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在把握好政治观、历史观方面以及如何制定旧志整理工作的运行机制方面尚未展开探讨,在志书辑录装帧出版,点校,仿印线装书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认真深入思考的地方,待随着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探讨。以上观点还很粗疏,恳请方志工作者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