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公共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法
2013-08-15卡哈尔热合甫
卡哈尔·热合甫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1 分组教学法的涵义
分组教学法,是指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其认知、情感、技能与行为的提高,它是通过分组合作,指导学生共同达到学习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方式。分组教学法要求教师成为每个小组的一员,时刻与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并且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即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社会性。
2 在体育教育中实施分组教学的必要性
(1)体育作为教育的核心成分,融合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是实现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课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如果在体育课中长期采用统一的班级授课制会产生很多的弊端,例如教学效率降低,无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等。(2)班级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大多数情况下,越大的班级其教学效果越差,在体育的教学中这种现象更明显。对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身体素质的学生们进行体育教学时,通常情况下,老师为了可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通过考试,从而忽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的提高,最终结果则是: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能动性差。(3)如果依旧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那么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在体育课中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却无法完成运动要求,产生倦怠心理。因此,根据学生的素质差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分组教学有着显著的效果和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4)在社会大环境以及当今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不高,相当一部分是在被动锻炼;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好的训练习惯。因此,探索新的教学层次格局是现阶段的必要任务。
3 分组教学法的实践性操作
3.1 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来确定分组标准
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相对较好的一组,安排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掌握此项运动的技术和技巧。懂得它的锻炼方法及价值,熟悉规则,学习裁判等。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相对较差的一组则降低锻炼标准的达标标准,区别对待,让学生从基本功上下功夫,了解这项运动的特点,掌握锻炼的方法,熟悉规则,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2 合理分组
分组时要注重结构的合理性,可根据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以及不同的运动项目来划分,灵活地组成小组并根据运动情况及时调整,打破原来的分组常规,使学生保持竞争意识,同时避免固定组员的局限性。总之,小组组员及分组形势是灵活多变的,要做到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兴趣及竞争意识。
3.3 组员和教师的任务
每组组长负责召集启动落实每次的训练活动,同时记录每次训练的成绩反馈工作及组员的思想状态调查。为避免组长隐瞒小组成员的懈怠情况,也为了锻炼每一位组员的组织协调能力,组长要每周轮换。教师要给予运动成绩差或者性格内向不善沟通的同学适当的指导,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督促来调动每一位组员的积极性。
3.4 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对于激励学生参与运动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效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要具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以小组评价和组内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以点概面地情况,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评价形成应结合学生的自评、组员之间互相评价、小组间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重参考,重视学生体能和综合运动水平的评价,务求科学全面地评价各小组及小组成员在各阶段所取得的进步,通过评价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互促。
4 分组教学法的优势
分组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的教学信息与学生的接受反馈信息所形成的只是单向或双向渠道。采用小组形式时,形成的是师生网状或者学生网状的联系结构,即师生或生生之间交流信息成网状形。这样,有利于教师随时把握学生的情况,提高教学效率。
4.2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集体。在分组教学的模式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充分地体现了班级的社会性,又使学生感受集体的荣誉感以及成就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3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辨能力
分组教学法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种能力的可迁移性,当学生需要完成一些难题时,亦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任务。
4.4 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
分组教学法有利于教师开展分层次教学,促进教与学之间的和谐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5 分组教学可以提高水平较差的学生的运动能力,较好的解决一体教学中两极分化的问题
分组教学加快了教学节奏,也加强了训练的密度及广度,可以逐渐缩小学生的体能及运动水平差距。分组教学法是把身体素质差异不大的学生分在一起,这样,课时运动量容易掌握,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掌握各项运动的技巧和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了体育课教学的目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4.6 分组教学提供了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小组成员不断交流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认识到体育训练是相互的、平等的。既改善了有些高水平学生不愿跟水平差的同学一起训练的心理,也帮助后进生转变了怕被笑话而不敢做动作和不去认真训练的懈怠心理。
4.7 有利于改善身体素质的差异
学生的身体素质差距很大,尤其是速度和力量素质,女生更为突出。这给教师安排运动量带来一定困难,适中的运动量对身体素质好和差的学生都收益不大。久之,使他们对体育课有了厌倦情绪、恐俱心理。身体素质差的同学怕达不到体育课所要求的标准,时间长了,会使他们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一旦认识上出现偏差,学习的效果会更差,更谈不上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分组教学法正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4.8 分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体育观的影响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形成的一种个性倾向,它是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兴趣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倾向,它是人们对所感兴趣的对象和现象的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它是推动认识的力量。体育兴趣的广泛性和指向性则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知识经验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影响学生体育观的形成和发展,在体育课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上,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采取肯定的态度,就会有满意感,轻松感,情绪很稳定,这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相反,情绪低落、惊慌、恐惧会直接影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因此,分组教学法对学生终
身体育观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4.9 分组教学法有利于培养选拔人才
身体素质好的一组,可以从提高成绩上下功夫,以便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发现人才,组成各院系代表队进行课余运动训练,使他们在各级运动会上为集体、为学校争取荣誉。同时这些体育骨干可以在各自的运动项目中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学校群众体育运动,提高学校的整体运动水平。
5 提高分组教学效果的措施
5.1 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应做周密的计划与安排
分组教学开展前,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分组教学的正常开展。首先要明确分组教学的目的。应达到什么样的训练效果,教师自己的心中要有设想,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学生明白了分组教学的目的,了解分组教学对自己的益处,就会更加积极的参与,还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使同水平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2 分组训练内容的安排应科学合理
教师要合理的设计,尽量选择符合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强度,例如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师资和经费的缺乏,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村学校体育开展得比较差,对于体育课不够重视,自由活动的时间比较多,加之现在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及升学率的影响,学生到了高三之后,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很少。这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体育教学,入学前根本没有接触过正规的体育项目,他们对运动技术的接受能力低,身体素质比较差。而有些学校对体育很重视,体育教学比较系统正规,这部分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如果学习的内容和中学差不多,就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体育产生误解,失去信心,产生消极态度。
5.3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自己的作用
分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精心地准备每次的教学活动,科学的设计训练内容。训练过程中,加强引导且注意把握时间,在训练结束后,给出客观评价。
5.4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善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现象
即使教育理念再新,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再先进,课堂教学的实质依然是“输入——接受式”教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运动理念和训练方法上及时做出相应的变化。
5.5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分组教学法,必须把对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因材施教上,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为体验运动乐趣,培养运动积极性,掌握体育基础。
6 结论
只有准确理解了分组教学的理念,科学的掌握分组教学策略,正确地使用评价机制,即可避免分组教学时走入误区,又能充分发挥分组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分组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不辨对象、不分层次、不分差别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是教学方法改革深化的一种尝试。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学校体育教育应与终身体育连接起来,教师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让学生体验到各种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所需要的基础,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在学校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应改变原体育教学的机械性模式,向着兴趣性和自主性的方向发展。分组教学法既符合了任务教学的基本原理,也改善了一向被忽视的学生资源的利用,充分挖掘了教学的主体,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教学效果的加强具有重大意义。
[1]田中生,西伯恩,符小田.中国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3.
[2]刘舒民,朴永焕,马 毅.体育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2006:4-5.
[3]关天海,李 平,赵光全.体育教学改革[M].北京:体育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11.
[4]刘晓云,李英威.对体育课兴趣培养的认识与思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0-11.
[5]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季 浏,殷恒婵,颜 军.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