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体育场馆空间布局与社会(经济)效益问题研究——以宝鸡市为例

2013-08-15赵静

武术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宝鸡市宝鸡体育场馆

赵静

(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陕西 宝鸡 721013)

近年来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响,各体育场馆也被动或主动的改变自己的管理和运营方式以发挥其最优经济效益,受多方面的影响,各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但是客观的来看,不少体育场馆的所处的空间布局并不合理、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落后等因素,导致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如果能找到体育场馆空间布局与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的策略,不仅可缓解体育场馆资源短缺的现状促进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对以后城市体育场馆的规划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研究方法

1.1 实地调查法

通过对宝鸡市城区98个体育场馆进行走访调查,并在宝鸡市地图上详细进行标注各个体育场馆的详细空间地理位置,综合体育场馆周围环境对体育场馆的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估,最后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1.2 问卷调查法

在宝鸡市城区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321份,回收率达91.7%,其中有效问卷316份,有效率达98.4%,将问卷中所反映出来的信息等进行分析汇总。

1.3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近年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于各个国家及城市体育场馆的布局、数量、管理、运营状况等相关的信息与宝鸡市体育场馆客观现时状况进行详细对比,以从中找出一些比较好的对策和路径,改善高宝鸡市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以此作为论文的理论支撑。

1.4 访谈法

通过与各个体育场馆负责人的谈话,了解这些体育场馆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方面的现状,并对宝鸡市体育场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与宝鸡市有关城市规划部门和体育局的专家进行询问交流,从中可以获得一些对于城市体育场馆规划布局等方面的问题和阻碍,并找到一些可行性的最优途径来作为今后城市体育场馆规划的参考。

1.5 逻辑分析法

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进行推论、分析,从而进行本课题的相关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宝鸡市体育场馆的类型

通过对宝鸡市内98个体育场馆的调查发现,宝鸡市体育场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单一型,约占调查总数的49%,这类体育场馆的主要分布在各个大中小等学校比较多,基本上都是以排球场和篮球场地为尺模进行设计,四周有所加宽以放置各类体育器材等,且在场地附近的空地会有一些附属房间,对场地进行常规的管理、维护和保洁,此类的体育场馆一般是没有看台的,只能满足一个体育训练的场地基础需求,更不可能用作一些大型的比赛、文艺演出和对外开放,服务的人群也比较少;第二种就是综合型场馆,约占调查总数的32%,这类场馆相比单一型的场馆就可谓功能多样,包括比赛场地和辅助设施的多种功能的组合搭配及不同功能间在同一空间内的相互协调交替等,这类场馆的多功能化保证了场馆的综合效益,使场馆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进行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以及大众健身娱乐,同时又兼顾了多种比赛项目,而且可以对外开放,以更好的服务于本系统内的职工和取得额外的一些经济效益,自建的一些体育场馆;最后一种就是高标准型体育场馆约占调查总数的19%,这类场馆的各项指标等级都相应的符合国家或者国际标准,一般都是由国家或者当地政府与当地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合资兴建的体育场馆,此类场馆因其具备齐全的设施条件,可以广泛地服务于社会各阶层,也可承办一些高标准的大型体育赛事,但这类场馆的建造、维护、管理费用都比较高,在宝鸡市内符合这种类型的标准的体育场馆相对较少。

2.2 宝鸡市体育场馆的空间分布现状

2.2.1 以大型的体育场馆为中心辐射分布

在对宝鸡市体育场馆的分布调查中发现,宝鸡市体育场馆分布有以大型体育场馆为中心辐射分布的现象。比如以宝鸡体育场和宝鸡体育馆为中心,周边分布诸如宝鸡体育馆篮球馆、宝鸡体育馆射击馆、宝鸡体育馆乒乓球馆和宝鸡体育馆羽毛球馆等,大大小小的各类体育场馆,调查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这里的体育文化氛围比较浓厚,调查发现,在宝鸡体育场和宝鸡体育馆的周围,都布置了数量较多且种类丰富的大众健身器材,此类健身器材完全可以满足社会公众闲暇时间的休闲锻炼,从而在此区域内形成一个适宜的公众健身聚集区;二是围绕在宝鸡体育场附近的体育场馆大多属于市政建设的一部分,集中在一起也是为了便于使用和管理;三是这里交通便捷,宝鸡体育场位于宝光路从此到市区交通非常便利,而在它的南边就是西宝公路南线,且跨过宝商渭河大桥就是西宝高速公路。这些优越的条件都是这一区域内体育场馆集中的因素之一。

2.2.2 大型机关企事业业内部自建体育场馆

调查中发现,宝鸡市内各大型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或其家属区都建有相当数量和功能的体育场馆,本次调查共有此类场馆31个,占调查总数的34%,其中单一型8个占24%、综合型18个占55%、高标准型7个占21%,从有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宝鸡市内各大型机关企事业单位所属的体育场馆占据了调查总数的34%,且大多属于室内场馆,完全可以满足民众闲暇时候的体育锻炼,但这些体育场馆的位置大多处于本单位或者就近于本企业单位的地方,其目的也基本上是为了服务于本系统内部职工的体育健身,并未过多的考虑到本系统以外的社会人群,所以很多的体育场馆所处地理位置的空间布局并未按照经济地理学“中心地理理论”的一般规律,未充分考虑到市场原则、交通原则以及行政原则,更没有专职的场馆维护、管理、运动指导人员,且此类场馆虽大多实行对外开放,加之对系统外界民众收费偏高,导致此类场馆长期处于一种自负盈亏的状态,场馆的真正效能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体育场馆资源的极大浪费。

2.2.3 比较靠近休闲旅游区

调查还发现,在公园和旅游景点的休闲区域附近,都分布着一些功能各异的体育场馆,如在靠近周礼文化主题公园附近就有宝鸡体育场和各类体育场馆;在上马营戏水乐园附近就有一些游泳池、台球厅、乒羽馆和一些大大小小的跆拳道馆和健身俱乐部等;在渭河公园、炎帝园、金台森林公园和宝鸡植物园的靠近也都分布着形形色色的体育场馆和健身俱乐部,分布于近休闲旅游区的场馆主要是以休闲放松型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游泳馆、跆拳道、健身俱乐部以及台球俱乐部等,此类场馆大多属于单一型运动场馆,而且其规模设施等也比较欠缺,主要以私人承包制自身经济效益优先,场馆内也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齐全的设施。

2.2.4 教育资源是社会体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各类体育场地50080个,分布在校园的有54965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7.7%;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在本次调查的98个体育场馆中,学校教育系统中就有42个占调查场馆数的43%,由于宝鸡市的高等院校仅有一所,因此,大部分的体育场馆基本分布于各类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内,主要也是满足在校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以及学校举办各类活动的承载体,主要意图还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以服务社会为辅,即使有些学校对外开放,也主要以无偿开放、场馆出租、办培训班等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与有偿开放相结合的等形式向社会开放,加之校方也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顾及到为学校营造一种相对安全、稳定、舒适的教学环境,尽量排除社会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学校教育系统的体育场馆资源虽然数量很多,但是开放程度却十分有限,社会效益尚不广泛,而对其能够很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就形成了相当多的困难和障碍,是应该积极探索出一条能够实现共赢的途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2.5 人口聚集区的市内繁华地带

调查发现,在市区比较繁华的地带分布着比较密集的体育健身场馆,就经二路自西向东分布着诸如宝鸡青少年宫、健身会所、职工俱乐部等14家各类体育场馆,约占调查总数的14%,这类体育场馆主以服务社会工薪阶层为主,其各项设施比较齐全、环境舒适、交通十分便捷、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模式比较正规,并配备有专职的体育锻炼知道人员,使用人群大多处于社会中上阶层,实行会员制运营方式收费也偏高,不适合一般民众使用,因此其服务面也相对不是那么的广泛。

2.2.6 解放军武警系统内部自建体育场馆

在本次调查中部队和武警系统内部体育场馆仅占总样本量的0.3%,不过这部分的体育场馆由于其特殊性,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仅供内部官兵武警运动训练和休闲娱乐使用。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就宝鸡市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来看,基本上其所处位置与其周围地区的经济效益是呈正相关的,在发达人口稠密的区域内都会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体育健身场馆,而在大型的体育场馆周围又会有种类繁多的饮食、住宿、休闲娱乐场所、商场等,这也从另一方面代表了体育场馆的存在给其所在区域内的民众带来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的人是喜欢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要是条件允许的话是非常情愿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期盼生活的周边有多一些的开放性的体育场馆,约有63%的人反映体在寻找适宜的育场馆并不是很方便,再加之条件稍微好些的体育场馆收费都比较高,不可能经常去,平时大多就是自己活跟家人在小区内或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跑跑步、跳跳广场舞、练练大众健身器材等,也没有专人对指导,平时的运动也都是一种盲目的按照自己意愿的随意性或者效仿别人的锻炼,至于运动量是不适宜运动方式正确与否等无从知晓,然而对于有条件去体育场馆运动的人而言,约有78%的人表示体育场馆场地严重紧缺,去晚了就没有空余的场地或者只有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场地了,对于上述问卷中存在的问题而言,直接反映出了宝鸡市总体体育场馆严重存在不足且不合理,可供民众随时使用的开放性场馆紧缺,且场馆存在收费较高的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体育运动的需求。

3.2 对策

3.2.1 运用中心地理论作为体育场馆空间布局的一般原则

公共体育场馆应尽可能距离居民聚居区近些,在大限度的方便民众的体育运动,因此,在人口密集的区域,体育中心地的建设应考虑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平等地得到使用的机会,城市体育场馆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并且不同性质的投资应采取不同的原则组合[1]。

3.2.2 教育资源实行对外开放实现会员制

就学校体育场馆的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例子,在德国70%的学生都以会员的身份到学校的健身俱乐部进行锻炼与娱乐[2],由此思路进行延伸,我们可以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将学校体育场馆半商业化以会员制统一进行运营,并配备专门的场馆管理人员负责,校内师生与校外民众进行区别对待,保证社会各阶层都能够广泛的参与进来,真正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大众服务,实现全民健身的号召。

3.2.3 建立健全人性化的场馆规章制度

在保证场馆比较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的前提下,场馆的规章制度不能刻板,不能按部就班,应该按照具体时期具体区域特点制定适宜的管理制度,从而更好的方便民众使用和实现自身的各方面效益最大化。

3.2.4 打造特色体育场馆

可以将一些单一性体育场馆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可以改造成一些具有我国传统特色的运动项目场馆,比如说武术、太极拳、气功、空竹、中国象棋、围棋等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这类体育运动项目往往对场地的空间大小和硬件条件等要求不像是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场地那么的严格,木地板和一些软垫子即可,因此可以在城区内人口聚集区多布置一些单一型的体育场馆,一方面可以缓解城市体育场馆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还可以大力弘扬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增进民众的爱国意识,这样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又可很好地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实现体育场馆的最大社会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3.2.5 积极承办体育赛事促进社会体育氛围

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友谊比赛,在促进各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习外,还可以更好地发挥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6 对体育场馆的等级分类

可以依照体育场馆结构功能的多样性等,对体育场馆进行等级的分类,可大体分为高级、中级和基础级三大类某将其在城区内进行参插分布,高级体育场馆可实现满足各类大中低型体育赛事和社会的需求,具有服务面广功能强大,但有占地面积较大各项设施费用开支较大的特点;中级体育场馆可以满足一般的体育赛事,且完全可以满足社会大众一般的体育赛事和休闲健身,其功能条件就差于高级的体育场馆,相应的服务面窄些,但场馆面积开支就高级场馆而言就低一些;最后一种就是基础级场馆,这类场馆虽然各项条件设施都差些服务面也小,但还是可以满足社会大众基本的体育健身需要,具有占地面积小、开支较小的特点。因此,综合这几类场馆的优缺点,将其分布在市区各部,这样就能更好的实现各类体育场馆功能效益的优化配置,更好的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马志和.“中心地理论”与城市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446-447.

[2]王玉立.中学体育场馆开放利用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学刊,2003(1):99-100.

猜你喜欢

宝鸡市宝鸡体育场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宝鸡市人民医院简介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宝鸡对霾源“拔芯断气”
走进宝鸡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董小龙赴宝鸡市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