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武粤传的成因与意义
2013-08-15郭春阳王晓东
郭春阳 王晓东
(1.河南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1;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近代中国,时局动荡,内忧外患之下武术被更多赋予了保家卫国的情感因素。晚清末期试行的“新政”逐渐放宽了原本对于民间武术的高压强禁。蕞尔之邦的东邻日本连续在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远东战争中获胜,其尚武精神在战争中所起的巨大作用震惊国人。特别是中华民国新生后空前高涨的“强国强种”思想更是激发国人对武术的无尽热情。武术社团的不断成立构成了这一阶段武术乃至社会发展的一道独特风景线。[1]而武术社团涌现的背后正是当时中国各方人士希望以武术强身、救国的迫切愿望。在当时众多的武术团体中,“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影响之巨,唯有精武会一家。”[2]如今看来,精武体育会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尝试借鉴西方体育的发展模式,打破了传统武术积弊已久的门户之见,揉合了西方体育项目和科学训练方式来推动武术传播,为武术的现代化转型做出了荜路蓝缕的贡献。同时,另一段历史事实不能忽略,那就是精武会之所以得以发扬光大还得益于其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果断地选择向广东发展。这一被称作“精武粤传”的举动推进了精武体育会和北方武术影响力的南渐,促成了南北武术文化的深度交流,奠定了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基础,对近代中国武术的发展格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精武体育会成立和南粤传播
精武体育会原名“精武体操学校”,由近代武术名家霍元甲1910年创办于上海。不久霍元甲病逝,陈公哲、卢炜昌、姚蟾伯等人开始着手重组社团。1915年,精武会订立章程,确立以“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旨。”[3]1916年迁入新址,正式更名上海精武体育会。此后经数年经营,一跃成为全国名声最著的体育团体,并以上海为基点积极向全国拓展。1918年汉口精武体育会成立后,精武会发展重心南倾。1919年,受当时广东镇守使李福林之邀成立广东精武会。这是广东近代武术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北拳南传和南北拳术交流的盛事。[4]随后,1920年成立佛山精武会。其他如阳江、汕头、厦门、香港、澳门等地也相继成立精武分会。在此同时,精武体育会以强劲的势头积极向南洋诸国扩展。从此,精武主义的火种开始在岭南大地燃起,并终于形成燎原之势。
2 精武粤传的成因
2.1 武术社团发展的必然选择
武术社团当然必须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和经营。当时,处于变革环境下的武术团体组织“不可能再像昔日农村的武会、武棚等那样,具有强烈的地域和宗法特色了”。[5]它们已经开始自觉学习西方社团的组织模式并有所取舍地结合本土实际来推广和传播武术。精武体育会的早期运作便是效仿了基督教青年会在华发展的经验。其在传播模式上,先选择上海建立固定会所作为传播示范点,然后向其他各地进行推广。[6]
而精武会的传播路径最终选择南下为先,显然是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所作的决定。首先,精武会创立之时,尚离有“庚子拳乱”之称的义和团运动相去不过10年光景。以“精武体操会”定名正是“为避免社会误将其创会宗旨与叛乱、武力等由拳民及外侮构成之当世社会现象混淆”。[7]南下传拳即是有意识地与当时仍纠葛于“鬼道”之中的许多北方武术群体划清界限。其次,北方如北京、天津等地已经建立起名称各异、规模不等的武术团体,精武体育会若想以北方拳师为主体将北派武术推广到京津等北方地区,很难争取到应有的发展空间。[8]此外,北方的文化氛围更为保守,衍生其间的各武术拳种、流派必然抵制精武会“门派无界”的观念。[9]而此时历经辛亥革命洗礼之后的南方风气渐开、百废待兴,可以提供精武会所需的发展空间和文化氛围。事实证明,精武体育会南下发展是快速扩大其规模和影响的明智之举。
2.2 北派武术具有的文化势能
文化不是静态的,它动如流体“永远从高处流向低处,像水之就下”。[10]就武术文化来说,北方武术自古就保持着对南方武术的文化强势地位。在古代中国社会,相对于南方而言,北方地区更为频繁的军事争斗刺激了军事武艺的发展和演进。后来至明清时期,军事武艺式微,民间武艺兴起,北方武术在中国武术中所处位置依然更为显著。之后闻名天下的太极、形意、八极、八卦等拳术流派也无一例外不是创始于北方即是证明。更何况嵩洛之地还有号称“武林圣地”的少林寺。后人评述清末民初岭南武术时说:“虽然源远流长、门派众多,技艺各有其特点,但当时并无特别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全国性的知名武师。”[11]南北武术声望上的差距使以传授北方武术为主的精武会南下拓展成为可能。加之,岭南各地自身对于武术有内在的需求。因为移民社会形成的土地纠纷、村落矛盾、宗族仇恨使“武术成为解决民间纠纷的有力手段。”[12]近代广州、佛山等地武馆林立、习武成风显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如此习武风尚让他们不可能拒绝来自北方的更为强势的武术文化。因而,精武体育会借助文化势能以新颖的传播模式将与当地风格迥异的北派武术精华带至南方获得成功正是情理之中。
2.3 广州优越的地理位置
精武体育会重新组建后,三名主事陈公哲、卢炜昌、姚蟾伯站在时代的高度,不断开拓精武事业。[13]重视向海外华侨华人聚焦区发展是精武会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14]如想完成这样的发展规划,实现向广州为核心的岭南传薪授艺正是关键一步。因为,广州迟至明代末年就已经凸显其在南方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有载:“又广州望县,人多务贾与时逐,以香、糖、果、箱、铁器、藤、腊、番椒、苏木、蒲葵诸货。北走豫章、吴、浙,西北走长沙、汉口。其黠者南走澳门。”[15]而鸦片战争中国落败,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同作为五口通商口岸,岭南诸地的商贸、外交、军事战略地位更为彰显。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宣布“勘定内乱,恢复约法”。此后约十年间,黄埔军校创建,北伐战争发起,南北分裂态势下的广州在国内的政治地位可谓炙手可热。此时,同香港、澳门等地海陆相连,与南洋各地一衣带水的广州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武风昌盛,既是精武会辐射南部中国的理想示范点,又是精武向东南亚等海外开拓事业的绝佳跳板。
2.4 粤人形成的人力优势
精武体育会中广东人数量众多且贡献极大。“精武四杰”中陈公哲、卢炜昌、陈铁生三位皆为粤人,这些人为精武体育会发展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其中陈公哲和卢炜昌,本为商界名流,担任上海广肇会董,他们与在沪粤商联系紧密。恰逢当时粤人在上海商界叱咤风云。当时有言:“沪地百货闻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半皆粤人为之。”[16]又因精武会创始之初与同盟会渊源颇深,同盟会中广东人士不在少数,身为同乡的孙中山1916年还曾亲自出席精武体育会技击高级学员毕业典礼并作重要演讲。
商政两界的支持使精武会得以依商缘、乡缘等为纽带招徕会员,因而早期精武会员中粤籍人士几近六成。[17]粤人执掌精武体育会取得的巨大成功可能正是后来李福林诚意相邀精武会南下的起因。这从广东精武体育会筹划之初的报刊宣传中也可窥见一斑:“本会之起俶自申江,而吾粤陈君公哲实为首唱。故继而属和者亦首在粤人。”[18]无论是出于乡土情结还是社团发展需要,发挥这种人力优势使精武体育会得以岭南传拳都理所当然。
3 精武粤传的影响和意义
3.1 推动了北派武术的向南传播,促进了南北武术的交融
满清统治严禁民众习武,秘密传承下的武术门派林立、畛域分明,加之南北文化差异明显,近代以前南北武术交流规模有限。今人评论:“霍元甲南下上海创建精武会后,始有北方拳师逐渐南来,江南武术品种开始丰富”。[19]上海等地南北拳种交流尚且如此,更遑论万峰叠嶂、交通阻闭的岭南闽粤了。广州等地精武体育会的创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将北派武术带到岭南大地,掀起了一股北拳南传的风潮。精武会的教学内容以潭腿、工力拳、大战拳、捷拳、八卦刀、合战拳、五虎枪、群羊棍、单刀对枪、空手入白刃等十种北派拳械为基本功练习,教授各种传统套路98种。沈季修、叶凤歧、陈子正、李占凤、霍东阁、赵连和、杨琛伦等擅长北派武术的名师也将八卦、形意、鹰爪、螳螂、查拳等北派拳术倾心传至岭南。因而,武林上有“北派武术因精武而南传”一说。[20]更为可贵的是,精武体育会高于时代之处就在于其致力破除传统武术的门户派别之争,“形成各流派拳师相互观摩、互相砥砺,优者以勉、劣者以奋的从未有过的武术和谐发展新风尚”。[21]精武会将武术划分为长江、黄河、珠江三派技击术,不拘一格、兼收并蓄。南派五大名拳洪、刘、蔡、李、莫中的众多招式后来也被编入精武体育会的教学内容之中。[22]南北武术融于一炉,不但让精武体育会的拳术内容极大丰富,更让之前缺乏深度交流的南北武术文化终于以理性、平和的姿态互补长短,从某种意义上说,精武体育会在广东的成功为后来国术馆系统发起的“五虎下江南”起到了很好的表率和铺垫。
3.2 以全新的理念影响岭南武术和体育的发展
精武体育会有所取舍地效仿了西方体育团体组织,抛弃了传统武术中的陈疴旧弊,吸收了竞技体育的形式理念,使中国武术和西方竞技体育并驾齐驱地出现在自己的教学内容中,这样的创举在此前的岭南武术社团中不敢想象。广东各精武体育会中设有国操部、女子部、游艺部、童子团等部门和团体,除传授武术、国操外,排球、游戏、乒乓球等西式竞技项目也列入教学。此外,还教授音乐、舞蹈、绘画等科目。精武会还考虑到不同受众群体的实际情况,开设不同班级。如普通会员既学武术,又参加附设科目训练;游艺会员,不习武术,只参与娱乐游艺;夏季会员,利用暑期集中学习。这些创举使精武会吸引了工、农、学、商界的大量参与。仅广东精武会一家,到1925年春“接受武术训练的学生有3000多人,尚武之风前所未有。”[23]精武会组织的各种游艺竞技也颇具特色。广东精武会1921年在东山文明村创办精武水上游艺场,组织游戏、跳水等活动,一度占据广东体育届中心团体的位置。精武会还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广东省运会和香港等地的一些竞技比赛,均取得过不错的参赛成绩。精武体育会创编了大量的话剧、粤剧、滑稽戏、武舞用于教学,利用了图书、绘画、摄影、摄像等形式宣传和推广武术与体育。新颖独特的形式和精心构思的内容让武术深入推广到了社会各阶,同时对广东的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女子体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3 为中国武术的海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广东精武会的创立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因“报纸宣传,远届海外”,在南洋华侨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当时,“南洋侨商,曾函粤会,详询内容,向慕甚殷。”又逢此时广东精武会员黄强亚在吉隆坡就业时,以教练精武潭腿治愈当地华侨腿疾,令精武会名声更震,一时间异域华人呼吁组建分会之声高涨。[24]见时机成熟,1920年陈公哲、罗啸敖、黎惠生、陈士超、叶书田以“精武五使”名义由广州先后出发,经香港、西贡,前往南洋各国。随后不过三月,雪兰莪成立精武分会。之后数年,越南西贡、新加坡、吉隆坡、槟榔屿、爪哇(今印尼)之达威(今雅加达)、三宝垄、泗水等埠相继建立精武会。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和文化的高度认同让广东精武体育会各组织与海外各分会联系密切。可以说,没有精武粤传铺下的坚实基础,精武的海外发展和中华武术的域外传播很难达到后来的规模和影响。
4 结语
精武粤传是精武体育会组织者站在时代高度筹划的重要发展策略。精武体育会出于体育社团自身发展的需要,利用北派武术具有的文化势能和精武体育会中粤人的人力优势,选择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日增的岭南作为南下宣扬武术的示范点和跳板,成功地将北派武术精华传播到了南粤大地,大规模地促进了中国南北武术文化的深度交流和融合,以全新的武术理念、传播方式、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将民族传统体育和西方竞技运动推广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推动了岭南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精武粤传的成功使精武海外传播成为可能,中国武术在近代成功走出国外、影响海外。这些开拓性的创举改变了近代中国武术的发展格局,即便近百年后再度回首也能给我们以启迪和警醒。
[1]易剑东.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J].体育文史,1998(2):29.
[2]黄 瑾.“精武会”的推介艺术及其对体育社团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6):32.
[3]中国精武体育会章程.精武本纪[C].释永信.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一卷),2007:298.
[4]郭 裔,马廉祯.从广东精武会的创办管窥民国广东武术运动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8):86.
[5]谭 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25.
[6]马廉祯.略论中国近代本土体育社团对外来社团在华发展的借鉴[J].搏击·武术科学,2010(3):68-70.
[7]香港精武会.精武史略[J].精武,2008(9):46.
[8]韩 起.“精武会”的两大谜团[J].精武,2007(4):50.
[9]张银行,李吉远.使命与扬武:精武体育会与武术近现代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2):45.
[10]周有光.文化的流动规律[J].群言,1992(12):27.
[11]龚鹏程.武艺丛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293.
[12]李吉远,牛爱军.南拳文化探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46.
[13]余水清.中国武术史概要[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3.
[14]马廉祯.民国时期东南亚精武会的盛与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5):25.
[15]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四·食语·谷[M].北京:中华书局,1985:408.
[16]刘正刚,乔素玲.20世纪初旅沪粤人办学探析[J].广东史志,2000(1):9-10.
[17]王占奇.早期精武体育会武术传播寻绎[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54.
[18]广东精武体育会叙言.[N].七十二行商报,1919-3-31.
[19]阎伯群.追寻湮没的武林历史[J].搏击,2012(11):61.
[20]潘慕英,廖银洁.与王家卫一起八八佛山武术秘史[N].广州日报,2012-11-23(FSA8).
[21]张银行,李吉远.使命与扬武:精武体育会与武术近现代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2):45.
[22]张雪莲.佛山精武体育会[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73.
[23]广东省体委文史办.近代广东武术馆社[J].广东体育史料,1990(1):99.
[24]陈公哲.精武五十年[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