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入门功法创编标准的研究
2013-08-15赖剑慧
赖剑慧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前言
太极拳是我国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其以正身、顺息、宁意的理念在多种现代病(如高血压、抑郁症等)的防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和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财产,在近几十年的普及推广中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然而,即使是最为简单的八式太极拳,仍使很多初学者“手忙脚乱”,时常出现动作僵硬、呼吸不畅等现象,具体表现在直项、耸肩、翻肘(飞肘)、僵腕、塌腰、直膝、憋气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习练者在初学阶段由于紧张造成的对各关节肌肉习惯性地僵硬用力,放松方法不当所致。但由于太极拳习练中松静圆活、虚实分明、上下相随等等纷繁复杂的要求,使初学者无法专注于肢体放松,往往顾此失彼,造成学习上的压力感,挫败感。因此,由太极拳衍生出来的入门功法也应运而生。每一位太极拳练习者,在学习太极拳之前都要进行功法的练习,以达到静心、控制肢体、热身的目的,从而使自身融入太极拳训练的氛围之中。但是这类功法并无规定与标准,不同的教授者有不同的功法,层出不穷。本研究致力于对太极拳入门功法创编标准的研究,希望能够给这类功法一个参考方向,防止功法给学习者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从而为太极爱好者们进一步学习太极拳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 太极拳入门功法的编创理念
1.1 “阴阳”文化是创编理念的理论基础
太极拳以《易经》文化为理论支撑,讲求阴阳辩证,遵循“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一种独具东方文化特质的传统体育项目。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的论述可视作对太极拳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太极拳的阴阳,在拳论中表现为:动静相生、刚柔相济、虚实分明、内外合一等;在技术中则体现为:动分静合、前虚后实、曲中求直、放中寓收、上下相随、欲左先右、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等等。这种处处有“阴阳、矛盾、平衡、对立、统一”存在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太极爱好者,而其中蕴含的健身价值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重视。也只有像太极拳这种以身体动作为载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支撑的古老运动,才可以在历史的洪流中历久弥坚,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获得共鸣,在时代变迁的今天依然流光溢彩。
刘力红在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解读时认为:阴阳的关系,不仅仅是矛盾对立,更多的是和谐统一,阳生阴长:阳代表阳气,阴代表有形物质。它是春天阳气生发的时候,阴这个有形的物质也不断生长繁茂的状态,阳与阴的配合出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阳杀阴藏;就如释放出去的能力总需回收,万物得不到阳气(能量)的供给而逐渐转为收藏,准备下一个轮回的到来。这便有了“重阳比阴,重阴必阳”,说明阴与阳始终在进行着相互转换的过程。因此说,阴与阳就像一对夫妻,夫唱妇随,和谐一体;又是一个圆环,周而复始,行而无端。《太极拳论》中有动与静、开与合、进与退、急与缓、蓄与发、顺与逆、刚与柔、虚与实、攻与守、内与外、松与紧,都是阴阳矛盾的体现。
1.2 “紧松转换,紧中悟松”是创编理念的技术支撑
“松与紧”是我们创编功法的重要技术基础。太极拳练习中往往提到要“松”不要“紧”,可见太极拳对松的重视程度。从阴与阳的关系可以看出,松与紧虽然在表面上看似对立,但实质却是统一;从阴与阳的转换关系又可以看出,如将松比作阴,紧比作阳,那么松与紧也是一个不断转换的过程。从阴阳“重阳比阴,重阴必阳”,的转换过程看,松至极,紧渐至,力乃发。在太极拳中主要表现为发劲前的蓄劲;接下来:紧至极,松渐至,体自松。在太极拳中又可表现为发劲后的放松。至此,不得不提到本研究对松与紧的理解,简而言之,“松是有弹性的松,紧是自主的紧。”
从技术角度看,太极拳技术以攻防技击为主时,其表现形式为“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称为太极十三式。其中,掤、捋、挤、按、採、挒、肘、靠为基本手法,在方位中属四正四斜方,即四正四隅;进与退为基本步法;顾与盼为基本眼法;中定为基本身法,以五行立说,为火、水、木、金、土。以健身养生为主时,为“松、正、动、连、合、心、静、意、形、气、缓、步、柔、圆、稳、整、”的技术特点。练习时讲求形松意充、心静意导、形正气顺、柔中寓刚、连绵不断、内外合一。拳论中也从攻防或健身的角度多次提到与放松相关的内容,可见“松”在太极拳中占据重要位置。
但据笔者观察,虽然各路拳论中都不同程度的提及太极拳需要“松”,却很少见到对“松”这个字的理解,至于放松的方法,也大都停留于“肘要松、肩要松”的要求层面。即使有,也是只字片语。这不免让我们对“松”开始雾里看花,对松的方法更是模糊不清。此外,太极拳强调肢体的协调一致,注重呼吸与意念的和谐统一,这种对身心技能水平要求极高的拳法对常年练习太极拳的“老生”而言都是不容易达到的,对于太极拳的初学者则更是有如空中楼阁,高不可攀!
钱锡明老师曾对“太极的松”做过较为详细的理论阐述,也提出了观念放松、意念放松、行气放松、忘却、发声和生活感悟等放松方法,并配有“放松回春功”供太极拳爱好者练习,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但一些方法过于抽象,初学者难以体会。社会上也鲜见一些针对形体放松的方法,比较多见的如陈式太极拳的站桩法,特点突出的如弹抖放松法。站桩法虽可有效使初学者形体放松,但由于其运动形式过于单调,且需要较长时间的磨练方可达到放松目的,对初学者而言容易产生厌倦、放弃的想法。弹抖放松法主要是通过抖动躯干和四肢来达到放松目的,技术包括抖法、晃法、颠法、颤法等等,而这些方法往往因为动作过于夸张,缺乏美感而不太被大众所接受。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初学者来说,内部注意焦点的指导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表现要好于外部注意焦点”。入门功法注重练习时对单个关节及相应肌肉的关注,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某一关节处,通过“紧——松”的意念引导和肌肉紧松转换,达到精确知道所活动关节的位置及肌肉运动形式和正确指挥关节、肌肉进行紧松互换练习的目的。
所以,从编创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功法的角度看,“松与紧”应该作为编创理念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既能体现太极拳的“阴阳”理论,又包含了健康的元素。
我们刚出生时,身体极柔软(至柔),但却也有一股小小的“沉劲”,即极坚刚(至刚)。这便是一种先天本性!但随着年岁的增长,由于劳动、学习的需要,如提重物等,无形中提高了绝对力量,但也使先天本性之至柔至刚的劲力渐行渐远。又如,婴孩不开心或对某个人不满时,通常都会手舞足蹈不断击打、拉扯或捏掐对方,而这看似毫无杀伤力的攻击,往往会让被攻击者遍体鳞伤。撇开成人不忍心还手的因素,由身上的伤痕可以推论,这种先天本性的威力不容忽视!而这种威力,正是我们武术中常说的“劲力”,这种劲力,恰恰又是在松的前提下发挥巨大作用的。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学习练习过程,就是让人找回先天本性的过程。
在太极拳的教学中通常会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过于紧张,另一种则是过于放松。人们在接触新的或不可掌握的事物时,通常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如肢体紧张、心理紧张等。无论是由肢体紧张导致的心理紧张,还是由心理紧张造成的肢体紧张,都是阻碍其正确认识该事物的主要原因。正如在初学太极拳之时,人们由于对动作的不熟悉而不自主地产生“紧张”,从而导致对动作的认识不清,要点掌握不得法。
另外,学员往往容易把松做成软、软榻、软绵绵的势,从外在看来就像生病一样,绵软无力,说明其对松的理解并不充分。前面说过,在太极拳中,松是“充满张力、有弹性”的,是让关节、肌肉乃至内脏器官处于一种向外抻拔或延伸的状态,是一种积极的状态,太极拳术语常称之为“掤劲”,这种“掤劲”使身体各关节、肌肉充满张力和活力,还能使人精神倍增。而软则不同,软代表着绵软、松懈甚至是无回弹之力,因此在太极拳的练习中并不提倡。
太极拳习练中出现“紧”并不可怕,只要区分好练习当中“自主的紧”和“被动的紧”,只要习练者正确认识“自主的紧”的内涵和状态,择善而用,就会取得较好的练习效果!出现“软”也不可怕,只要分清“松”和“软”的状态,便可有效避免。
在入门功法的编创中,借用了阴与阳的互相转换关系,把松与紧从对立转向统一,将松比作阴,紧比作阳,松与紧也是一个不断转换的过程。因此,从阴阳的转换过程来看,松至极,紧渐至,力乃发。在太极拳中主要表现为发劲前的蓄劲;接下来:紧至极,松渐至,体自松。在太极拳中又可表现为发劲后的放松。应该说,松是相对紧而言的,也是互相转换的。所以,充分认识“松和紧”的含义、关系及运动规律,体悟其中的内涵,对我们具体体悟和操作“松劲”这一太极拳要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练习入门功法时,应该时刻关注动作中的紧和松。初学时,可以将动作幅度放大,如练习“松肩”动作时,将肩带充分上提,提至最高处(最紧),之后肩带下落,直至肌肉毫不用力,认真体会这种紧、松的感觉,区别两者的不同,尤其是肌肉关节的变化。熟练动作后,在最紧处随着呼吸带领肩带缓缓下落,体会“由紧至松”的转换过程。
1.3 将动作元素适当改编或异化
太极拳入门功法,应该从不同角度寻找可以使肢体放松的方法。从教学的角度看,大部分太极拳教员一致认为在教学的初级阶段应重视太极拳基本功的传授,因此单式动作是基础。在编创功法时,动作的选择也是以单式基本动作为主,并对动作进行了大胆的异化尝试,表面上看与太极拳区别较大,实质全是太极拳之中的技术。如:松肘。该式原型来自搂膝拗步和野马分鬃两式。两臂上托屈肘是搂膝的“收脚托掌、开步屈肘”环节;两臂前撑是野马分鬃定式时后手的姿势,只不过这是个“错误姿势”,目的是以该动作的撑紧状态来体会接下来下落过程的松,以该动作的飞肘状态,对比下落时的垂肘感。又如:松腰,该式原型处处可见,揽雀尾、云手……只因“命意源头在腰际”,不必多言。当腰旋到左(右)侧端时,关节、肌肉的旋紧是为了后面的松活转动,一紧一松的对比强化本体感觉,体现“从紧悟松”的理念。
太极拳入门功法的编创在遵循太极拳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对动作进行适当“异化”,目的是使太极拳入门功法更为简便易学;在“自主的紧”的前提下学习放松,目的是产生对比,认识肢体的松紧;体现一些太极拳元素,目的是更好地与太极拳结合,为进一步学习太极拳打好基础。另外,丰富太极拳锻炼素材,降低太极拳入门门槛是太极拳衍生功法的编创初衷,以期为太极拳的普及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身心健康发挥作用。
2 太极拳入门功法的编创原则
2.1 体现要素原则
太极拳入门功法的编创是在太极拳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初学者形体放松问题,旨在解决初学者学习难的问题,目的是为进一步学习太极拳做好准备。因此,功法的编创必须体现太极拳要素,从各太极拳的技术中提取动作元素,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而通过入门功法的练习,初学者可以举一反三,将功法中的放松要领运用到太极拳套路的练习中去。
2.2 针对性原则
太极拳入门功法编创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太极拳初学者学习过程中的肢体紧张问题。因此,编创中必须根据“放松形体”这个需要展开,同时拓宽思路,力求使每一个动作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解决太极拳练习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2.3 易学易记原则
有学者对太极拳的要素进行总结,大致有松、静、圆、活、连、整等。本研究根据以上要素,对太极拳技术动作进行提炼,找出关键要素展开编创;同时,考虑到大多数初学者年龄、接受能力和兴趣等各方面因素,所编创功法又必须具备简单、易记、有趣等特点,因此,我们编创的第三个原则是:即要保存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体现太极拳关键要素,又要使初学者易学易记,保持兴趣和信心。
3 太极拳入门功法的习练特点
3.1 紧松结合,易于体会
“紧——松”是一对反义词,也是两种相反的感觉。在本研究中,正面对待太极拳中对“紧”的忌讳,在一个单式动作中包含紧与松两种状态。通过“自主的紧”转至肢体放松,对比紧——松时肌肉的不同状态,体会紧——松转换之间肌肉的变化,从紧至松,紧中悟松。同时,在传统养生理论中,有“一紧一松便是治病”之说,通过肢体紧松结合的练习,相信也会给学练人群的健康带来帮助。
3.2 元素异化,易于学习
将太极拳中繁难动作提取元素,根据需要进行改编或异化,使之更为简单易学,同时又保留太极拳的习练特点,为进一步学习太极拳打好基础。
3.3 逐节放松,易于记忆
入门功法每一式动作都是针对单关节进行重点放松的套路,动作简单,针对性强。有研究指出,对于初学者而言,内部注意焦点的训练效果由于外部注意焦点,即将注意焦点集中在身体某一部位时,学练效果较好。因此,对单关节的着重注意和引导,可以有效放松肢体。另外,功法根据运动解剖学知识,按身体从上至下的顺序,逐节进行动作编创,便于记忆,以帮助太极拳初学者快速入门。
4 结论
(1)太极拳入门功法的编创理念来源于拳理和技法特征,然而太极拳入门功法就是要在理解“阴阳”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编创,即“阴阳”文化理论是编创太极拳入门功法的核心理论基础。初学者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往往最难克服的便是“松-紧”之间的转换,因此在入门功法的编创过程中,要让练习者体悟“松紧转换,紧中悟松”的技术门径,这也是太极拳入门功法编创的技术支撑。与此同时,为了使初学者能够更为容易的接受太极拳入门功法的动作习练,就需要将动作元素适当的改编或异化,动作虽有变化,但拳理藏于其中,使其更容易学习。
(2)太极拳入门功法的编创应该遵守体现要素、有针对性、易学易记的原则,从而使得新的太极拳入门功法,能够更快、更好的让习练者接受,对进一步学习太极拳奠定坚实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编创出的太极拳入门功法应该具备以下特点:紧松结合,易于体会;元素异化,易于学习;逐节放松,易于记忆。尽可能让习练者充分的体悟太极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梯度变化。
[1]谭嘉辉等.注意焦点对运动技能学习影响的元分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4):84.
[2]华 雪等.24式柔力球太极套路创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6):52.
[3]郭志禹等.中国太极拳健康文化系统的研究[J].科技文摘,2006(10):67.
[4]姜娟等.太极拳健身理论系统的建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3):116.
[5]杨慧馨.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6).
[6]史红强.老年人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2(4):80.
[7]马一枫等.太极拳教学步骤与教法探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62,64.
[8]吴 莹.太极拳心理教学[J].科教文化,2011(15).
[9]洪钧生,李恩久.洪钧生陈式太极拳全书[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10]钱惕明.太极拳内功心法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11]张一丰.太极[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12]杨 雷,金文泉.轻松学太极(一)人人都能练太极[J].药物与人,2006(12).
[13]林顺南.太极拳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体育教学,2004(04).
[14]李 秀.太极拳与瑜伽之比较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15]杨 树.太极拳教学方法ABC[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