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考加试体育的政策分析①

2013-08-15耿晓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3期
关键词:加试体质政策

耿晓平

(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内蒙古通辽 028000)

高考加试体育的政策是我国高校招生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全国统一高考政策宗旨相一致的全新突破式考试模式,其政策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自身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从而为终身体育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考加试体育的政策扩大了不同能力的学生在高考中成功的几率,也保证了各高校录取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1 高考加试体育的政策法规依据和具体实施

1.1 高考加试体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高考加试体育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依据。政策法规的出台,为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行政措施保障,使得学生享受到接受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训练的权利。

1990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执行办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宪法》第八条、《全面健身计划纲要》、《高等教育法》第三十四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二十条等规定都对学生享有体育锻炼的权利进行相关方面的确定。

除此之外,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了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还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条例。如2007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中央7号文件,明确提出了:“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积极推行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1]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学生体质发展的高度重视,是高考加试体育的重要法律法规依据。

1.2 高考加试体育政策的具体实施

2007年,山东省高考就开始对体育理论知识进行考察。基本能力测试的试卷内容涉及到高中课程中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全方位的理论知识,其中尤为强调的是对体育的理论知识考察。

2012年,山东省高考在全国率先提出加试体育,相关通知要求“严格测试各环节的管理,优化测试的形式和方法,做好首次面向高考考生的体育测试工作。”测试项目有男子1000m、女子800m、立定跳远和掷实心球,任选两项进行测试。测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分为A、B、C、D四档记入考生电子档案,供高校作为录取参考。根据相关政策,山东省2013年的高考体育加试政策与2012年相同。

2 高考加试体育的原因分析

2.1 学校体育工作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使得学生片面强调文化课的学习,忽视了体育锻炼;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体育课在高中校园形同虚设,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仍持下降趋势。我国肥胖超重儿童大约有1200万,肥胖率增长了近50%;近视率指标也从原先的20%上涨到了如今的31%。[1]学校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有着重要的责任,学校体育需要采取各方面措施来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这种背景下,高考加试体育是全方位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

2.2 高考加试体育是全方位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

体育课对我们每一个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所有必修科目里开设年限最长、课时最多的课程。从小学开始,到大学的一、二年级,体育都作为必修课被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体育课《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早已经规定体育课应该作为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的科目。所以把体育列入高考的范畴是有必要的。

2.3 高考加试体育政策与体育教育观密切相关

在普通高考中加试体育,应该说这是我国体育教育史上一项突破。其实施必将对我国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起到积极而深远的作用。高考加试体育是对体育教育价值的重新认识,是体育强国观念的体现,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观的体现更是全民体育观点的体现。

3 高考加试体育政策的弊端

3.1 高考加试准备过程中的应试现象不可避免

在普通高考中加试体育,其初衷是为了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为了保证升学率不受影响,学校仅仅安排普通高考中体育加试的内容来保证体育分数的稳定,这种应考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3.2 不同人群对高考加试体育的认识程度不一

学生是高考加试体育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但是在学生中也会有不同的声音。比如文化课成绩好的同学就对体育成绩不太关心;相反,文化成绩稍差的同学,则会对体育成绩倍加重视,来增加自身的高考胜算率。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家长还是只重视文化课成绩,忽视体育成绩。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缺乏对孩子进行体育训练的意识。因此,关于此项政策的真正落实,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加以完善。

3.3 高考加试体育成绩的真实性问题

中考加试体育政策开展以来,有学者发现“在中考加试体育中,有的学生为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存在着吃兴奋剂、喝‘兴奋剂’饮料和代考等作弊现象”。[2]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计算高考加试体育成绩时,可以将学生平时体育课的出勤情况、日常锻炼等成绩都算入总分中,对体育学科进行过程性管理及评价,将总结果公布于众,让各方面都进行监督。尽量减少个人因素的干扰,保证体育成绩的真实性。

3.4 高考加试体育政策的地区公平性问题

高考是面向每一位高中生的大型正规考试,每一位学生都应享受到平等的待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条件,尤其是在师资力量、场地器材、教育经费等方面,都与经济发达地区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保证公平性,应考虑到特殊地区的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或者尽快进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加大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使得全国体育的发展能跟上政策发展的要求,缩小差距,享受公平待遇。

4 完善高考加试体育政策的建议

4.1 加强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

高考中加试体育的初衷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自觉养成锻炼的好习惯。然而,要使学生真正热爱运动,崇尚体育,不能仅依靠学校的体育课时间,还需要家庭以及社会的支持。家长要转变陈旧的观念,引导孩子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社会相关体育部门也要策划各种知识讲座、手册宣传、体育单项比赛等活动,发挥各基层组织的优势与特色。

4.2 加大高考加试体育项目的灵活性,减少应试教育现象

从山东省出台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高考加试体育的内容单一,缺少灵活性,不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对体育的乐趣,将会直接影响到政策的全面推行。因此改革高考加试体育项目的内容,一方面可以杜绝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考什么就练什么的应试教育现象;另一方面可以杜绝因项目难度太大而使一些体弱、懒惰等投机取巧者去医院开假证明而取得高分的现象。

4.3 高考加试体育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地区差异,先从某一省市逐步开展试点,保证公平性

普通高考中加试体育,是高考改革中的一次新挑战。在高考加试体育政策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体育教学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3]。因此,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先由山东省开始,进行试点,当政策发展较为完善时,再慢慢进行推广。这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身体素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也最大限度保证了政策实施的公平。

4.4 完善监督措施,避免营私舞弊现象的产生

高考加试体育的政策一经提出,受到来自各方的肯定,前提条件是要对此加强监督。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抽查各地区政策的实施情况,根据数据分析政策产生的不良后果,及时加以制止与修订,确保政策的有效开展。对于社会来说,要加强群众监督与媒体监督,从而避免政策漏洞导致的实施效果偏差。对于学校、家长、学生来说,他们是利益的直接相关者,在政策实施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通过相关渠道及时进行反馈,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

5 结语

高考就是指挥棒。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高考加试体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然而这项政策的实施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积极配合,也需要相关教育部门的监督与完善。希望通过各部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教育的发展能够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1] 周玉兰.关于高考加试体育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2009:1-6.

[2] 雷文静.中考加试体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6.

[3] 王方春,李靖宇.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高考体育加试及相关问题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猜你喜欢

加试体质政策
政策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政策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助企政策
政策
以中考物理实验加试为契机,提高全体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中考体育训练对学生体质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