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2013-08-15彭芙蓉范贤兴
彭芙蓉 范贤兴
(1.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2.毕节市小坝中学 贵州毕节 551700)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应当了解运动损伤的特点和原因,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知识,并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从而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对体质增强的作用,不断改进体育教学及训练方法提高运动的水平和成绩。
1 运动损伤的预防意义
根据运动损伤的运动项目特征调查,急性损伤者居多,慢性损伤者很少,在80例调查者中急性损伤75例,占94%,慢性损伤5例,占6%,总发病率接近100%,说明体育动动中的运动损伤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这主要与学生缺乏运动损伤预防常识和医护监督不到位有关;根据运动损伤的部位与特征调查显示,踝关节和膝关节损伤位居前列,分别达28%和23%。在大众化的项目中主要是以关节损伤即软组织损伤为主,如篮球和足球等剧烈运动项目,由于强对抗性造成的身体接触频繁以致身体承受的负荷增大,因此发生软组织挫伤的机率较高,而挫伤中又以踝关节损伤发生率居高,其次是膝关节损伤。在其它的项目中由于运动较为平缓,对抗性小,身体也不可能承受过大的外力和负荷,所以受伤的机率较小。
医学资料表明,大多数运动损伤都发生在学生踝关节、腰部、膝关节、肘骨节等这些承接强度高的关键部位,这主要与训练项目的技术要求、人体部位承受力、柔韧性等因素不足有关,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势必会导致伤情恶化或是病情加剧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消除运动损伤的最根本办法是在专业教师的帮助下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坚持机体适应能力的基础原则,从积极方面入手进行适当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2 运动损伤的分类
(1)按损伤的时间可分为旧伤和新伤。
(2)按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①急性损伤。瞬间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而造成的称为急性损伤,其发病快,病时短,症状急发,如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等。②慢性损伤。因局部长期负担过重,由反复微细损伤积累而成的称慢性损伤,其发病慢,症状慢发,病时长。此外,还可因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过早运动而转变为慢性损伤,如肩肘损伤、髌骨软骨软化症等。
(3)按损伤的组织结构分类,可分为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脑震荡。
(4)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①开放性损伤是指皮肤或粘膜因受到外力而导致破裂,暴露于外部环境中,并且有血液或组织液从伤口渗出,容易引起感染。常见的有擦伤、撕裂伤、开放性骨折等。②闭合性损伤是指由一次或几次较大的暴力所致,并未造成皮肤或粘膜破裂,伤口隐藏于内里。常见的有挫伤、扭伤、肌肉拉伤及肌腱肌炎等。
3 导致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体育运动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根据目前对国内外运动损伤材料的综合研究分析,可将造成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总结如下。
(1)对运动损伤缺乏足够的认识。体育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往往对运动损伤缺乏足够的认识,预防意识薄弱,尤其是学生,年轻、好胜、运动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根本没有预防的概念,运动盲目而冒失,因而特别容易引起运动损伤。
(2)准备活动不到位。①缺乏系统而充分的准备活动,没能将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充分的调动起来,造成身体的不和协,肌肉温度达不到,力量和伸展性都不够,因而容易受伤。②准备活动与运动内容未能较好地相互结合,或专项准备活动不够充分,运动中负担较重的部位机能没有改善,也容易受伤。③准备活动过量,使身体进入正式运动前已经疲劳,身体各项机能还未达到良好状态已开始有所下降,这样也容易受伤。
(3)技术动作不规范。①技术动作的缺陷与身体结构机能特点和运动的力学原理相悖离,因而容易受伤。②普通身体素质训练、专项技术训练、战略战术训练以及心理素质训练的水平较低,因而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4)运动量过大且运动量安排比较集中,致使局部负担加重,是运动训练尤其是专项训练中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5)运动场地路况差,器械安置异常或出现松脱现象,学生活动拥挤发生身体相互冲撞所致。
(6)外部环境、温度以及服装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
(7)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不佳。①生理状态:睡眠或休息质量较差、带伤、患病或伤病初愈以及身体疲劳时,生理机能相对较低,肌力量较弱,动作协调性下降,引起损伤。此外,随着生理机能的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肌体的反应迟钝,也是造成损伤的原因。②心理状态: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在训练和比赛中缺乏警惕性和积极性,思想无法集中,达不到兴奋点,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必然容易受伤;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也容易导致受伤。
4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1)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加强思想教育。积极开展预防运动损伤观念的宣传,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学生、运动员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2)合理安排运动、赛事。为减少因长期局部负荷过大所致的运动系统劳损,体育教师、教练员应严格遵守运动训练原则,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和各项运动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3)做好准备活动。体育运动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一定要不断增强学生运动的自我保护意识,把做好准备活动重要性与必要性灌输给学生,根据不同项目活动特点相应采用适宜准备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体各部分机能中枢兴奋性,以保证运动时工作效率不断提高避免运动损伤发生。
(4)注重易伤部位的训练。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机能是预防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在发展肌肉力量的同时,要注意发展肌肉的伸展性,这可防止肌肉拉伤。为了预防关节扭伤,就要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以加强关节的稳定性。
(5)增强运动中的保护意识。在运动中应增强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运动中适当的保护与帮助可增强运动员信心,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此外学生也应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从高处落地时缓冲做法及重心不稳摔倒时的保护要领等。
5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措施
(1)擦伤:伤口较轻的,可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冲洗干净,用75%酒精进行局部消毒,然后涂上2%的紫药水,干燥之后即可痊愈。如伤口内有砂石等异物,应先将异物挑出,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涂上紫药水,但面部不宜使用紫药水。
(2)挫伤:可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皮下出血、皮肤青紫等症状。四肢、胸部挫伤应注意有无骨折,如单纯性挫伤,应立即包扎或冷敷,外敷跌打损伤药。疼痛较重者可服止疼药。
(3)关节扭伤:伴有疼痛、红肿等症状,皮下出血者可渐见青紫区,处理办法同挫伤。如疑有韧带撕裂或者并发骨折损伤者,可在加压包扎后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脱臼:由于过猛的外力作用导致韧带或关节拉伤或撕裂,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位置。伴有关节外部变形、剧烈疼痛等症状,处理时可先做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然后请医生矫治。
(5)骨折:可分为开发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两种。体育运动中多发为闭合性骨折,其中以前臂发生骨折为多,其症状是伤处有剧烈疼痛感,并丧失正常活动功能,一般还有明显的畸型、肿胀和压痛,处理时要注意病人保暖,止疼、止血、防止休克,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1]宗延伟,申海军,白伟.学生体育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2]田军.关于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3]庞兰霞.浅析运动损伤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资讯,2010(4).
[4]王涛.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
[5]张德勇,远水漪.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J].田径,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