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式摔跤的专项训练特点及发展趋势
2013-08-15蔡中刘大军毛海燕
蔡中 刘大军 毛海燕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1)
自由式摔跤起源于欧洲民族摔跤,古代奥运会就有类似自由式摔跤的比赛,1904年第四届现代奥运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自由式摔跤运动主要特点是两个人以各种徒手方式搂抱拌摔挤压滚翻。比赛规则要求在比赛时快速主动、全面连贯、勇猛顽强。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技术动作没有规律的“快速”变化,以期战胜对手。获胜裁决凡能使对手双肩胛骨着地达一秒,即为绝对胜利,否则全局比赛以赢分多者为胜。1955年我国开始开展自由式摔跤运动,长期以来我国各地训练自由式摔跤,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了取得自由式摔跤运动的更好的发展,争金夺银,笔者就自由式摔跤的专项训练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广大自由式摔跤教练员在训练上提供可参考的依据、路子和方法,以期尽快提高自由式摔跤运动的水平。
1 自由式摔跤供能特征、专项供能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1)自由式摔跤属于无氧供能为主的混合型。据测定比赛后运动员血乳酸值一般在12~17mmol/L,脉博在120~220次/分。(2)发展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供能能力有效手段的主要的训练方法和手段。①大量的各种形式配合的、半对抗的、对抗的技术练习。半对抗技术练习负荷强度要求达到无氧阈强度,对抗练习负荷强度要求无氧阈以上强度。血乳酸分别为4~7mmol/L,7~12mmol/L;②各种形式的循环练习;③各种距离的跑;④教学比赛、练习性比赛、技术性比赛、模拟性比赛、检验性比赛等。这些比赛的强度要求脉搏达到180次/分以上,血乳酸在12mmol/L以上。
2 自由式摔跤训练特点
(1)从宏观上重视提高训练的整体训练效应,就是说训练不是从训练时间长短上下功夫,而是在有效“训练强度”内提高动作的质量和数量。(2)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进一步加大,尤其重视专项训练负荷和负荷强度的合理安排。(3)专项运动素质训练更被重视,静止力量训练减少,符合摔跤用力,变化方向的速度力量受重视。(4)重视训练大负荷量后的恢复和营养。(5)对技术动作训练要求越来越全面和精细。进攻对手身体面积范围越来越大,上下左右都能成为进攻部位,站立和跪撑不分。所谓精细,就是一个技术动作变化多,在使用时根据对手防守、反攻变化可以派出许多技术动作。(6)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基础,掌握技术,才能更好的运用战术,在比赛中取胜。(7)选材的科学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3 自由式摔跤机能特征及提高机能的途径
(1)自由式摔跤对运动员心肺功能要求极高。安静晨脉宜在40~50次/分。训练时最高能达220次/分。肺活量最高值在60~70ml/kg。(2)提高专项机能主要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各种形式半对抗、对抗技术练习,如抱腿、抱头颈、抱一臂、顶撞搂抱的技术。第二利用专项器材的体力结合技术的练习。如布人布袋模仿技术动作的各种摔翻滚的练习。第三各种距离的跑、各种形式的循环练习等。根据训练阶段、任务选择上述的练习,以提高运动员技术熟练程度和心肺功能。
4 自由式摔跤的战术特征及训练手段
自由式摔跤比赛是在规定的时间里,规定的场地上,用规则允许使用的技术动作想法战胜对手,最后由裁判员裁决双方的胜负。由于以上特点摔跤比赛是斗智斗勇斗技术拼体力。具体到战术的使用上可以三大类几个形式。(1)充分利用时间战术,其一猛打猛攻战术,在比赛时间内猛烈进攻,让对手没有还手的机会,可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绝对胜利。其二沉着迎战的战术,开始沉住气,找机会先赢分,在比赛规定的时间内战胜对手。其三以攻为守的战术,如果自己进攻技术较好防守反攻技术差,比赛时以攻为主,一攻到底。其他还有以散手摔为主的战术。顶撞搂抱摔战术、以守为攻的战术。(2)充分利用场地的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如果自己处于跪撑防守姿势时尽量在场地边沿上,对手进攻时找机会出界,可以站起来从新从场地中央开始比赛,就是输分也容易出界少输分,就是被压挤也容易出界不被压双肩着地。(3)对付裁判员的战术。当今裁判员能够根据自己的判定决定比赛的命运,运动员应适应裁判员对技术场地时间一切规定要求,使自己不被罚。如最近几年裁判员对反抱头颈一方处罚很严,而对被抱者处罚很轻,这样当自己反抱对手头颈时,有进攻能力者,尽量快速进攻赢分,不能进攻者不反抱对手头颈,或假进攻真防守迷惑裁判员。
5 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心理特征,大赛前易出现心理障碍及克服方法和手段
5.1 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心理特征及训练方法
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要有稳定灵活的神经类型,善战敢胜的坚毅勇猛心理品质。所谓稳定就是遇赛不慌不乱,按自己既定的战术已有的技术参加比赛,在比赛时,以自己为主,调动对手攻击对手要害部位取胜。所谓“灵活”就是善于适应比赛场上的变化,应变能力强。所谓“善战敢胜”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坚持到最后。
人们的神经类型,个性心理特征,通过训练很难改变,但通过合理的训练将其优点充分发挥出来是可能的。训练方法:其一是喂培法,学习技术和初练时,要喂要培给其良性刺激,建立起正确的技术概念和反射动作。其二是常胜法,对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开始训练,让其和水平接近或稍低的队员练习、比赛,使这个队员胜多负少,培养获胜信心。其三是克服困难法,当练到一定水平时就找更强的对手比赛训练,让其知道还有更困难的障碍要克服,鼓励其好好再练。
5.2 大赛前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及克服方法和手段
大赛前最易出现的心理障碍有两类,一是赛前过度紧张,另一类是厌战情绪。赛前适度紧张是良好的心理表现,这种紧张可以调动运动员身心全部力量投入比赛,以争取优异成绩。但过度就由好事变成坏事。克服的方法:(1)注意力转移法,就是把运动员过度注意比赛胜负的思想,转移到和比赛无关其他方面去,如参加轻松愉快的游戏、看电影,讲故事,几个人出去散步等。(2)气功放松法,利用气功调身、调息、调心达到放松解除运动员紧张过度目的。
厌战情绪,对运动员赛前厌战情绪要调查研究具体分析,是责任心不强,是准备不充分,是怕对手过强输了面子,还是对人对事有意见有情绪等,不想比赛。作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去解决。
大赛出现上述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对比赛胜负考虑过多,想赢,怕输,思想负担过重而造成的,对以上心理障碍还可以用技术训练方法解决,在平时或赛前技术训练时,让运动员不计较胜负的结果,只想在进攻中多赢分,输分不输双肩着地,这样在训练时就让运动员从比赛负担中解脱出来,在比赛只想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不想比赛胜负结果,让运动员养成习惯,可以部分解除运动员的过度紧张的心理。
6 自由式摔跤的发展趋势
(1)比赛时间逐渐缩短,比赛强度逐步加大。比赛时间从40min、20min、10min到今天的5min。比赛时运动员的心率平均170次/分以上。(2)比赛规则规定一场比赛必须获4个技术分以上才能获胜或谁先赢八个技术分就算获胜,迫使运动员必须积极进行比赛。(3)比赛时间短获绝对胜利的次数减少,抱双腿和单腿的数量增加,发展这些技术的领域加宽。(4)运动员比赛接触的短暂性,使技术动作较直爽的特点,使用复杂技术的数量减少,迫使运动员更多地使用站立技术,采用进攻战术的运动员更有希望获得胜利。
7 结语
(1)从宏观上重视提高训练的整体效应。就是说训练不是从训练时间长短上下功夫,而是在有效“训练强度”内提高动作的质量和数量。(2)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进一步加大,尤其重视专项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合理安排。(3)专项运动素质训练更被重视,静止力量训练减少,符合摔跤用力,变化方向的速度力量受重视。(4)重视训练大负荷量后的恢复和营养。(5)对技术动作训练要求越来越全面和精细。进攻对手身体面积范围越来越大,上下左右都能成为进攻部位,站立和跪撑不分。所谓精细,就是一个技术动作变化多,在使用时根据对手防守、反攻变化可以派生出许多技术动作。(6)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理论基础,理解技术,掌握技术,才能更好的运用战术,在比赛中获胜。(7)选材的科学性越来越受重视。
[1]乔延栋.自由式摔跤连接技术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8(5).
[2]孙健.竞赛规则的改变对自由式摔跤技战术产生分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3).
[3]段涛.自由式摔跤训练应对新规则变化的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6(2).
[4]李明,张小平.新规则对自由式摔跤技术及素质训练的影响.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