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裁判员发展之路的展望①——伦敦奥运争议判罚评析

2013-08-15高恒李志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4期
关键词:执裁临场判罚

高恒 李志明

(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裁判员发展之路的展望①
——伦敦奥运争议判罚评析

高恒 李志明

(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裁判员是比赛的执法者、管理者和服务者,是保证比赛公平、有序进行的关键。而伦敦奥运会众多争议性判罚的出现,值得我们广大裁判员进行反思。因此,在对伦敦奥运会争议判罚产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合格裁判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对于裁判员如何提高执裁水平进行了讨论。

裁判员 争议判罚 执裁能力

伦敦奥运已闭幕许久,虽说它给人们献上的一道道精神大餐令人难以忘怀,但奥运期间的安保、交通、裁判等问题同样令人难以忘怀。就伦敦奥运会的裁判工作而言,虽然总体比较好,但是争议性判罚的频频出现却给伦敦奥运蒙上了一层阴影。裁判员是保障比赛公正性的核心,如果裁判员的判决出现误判、漏判、错判、偏判,则会影响到比赛公平、有序、精彩、激烈地进行。另外,裁判员的这些行为既不符合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要求,也有违于体育职业道德的标准。尽管说裁判的失误也是比赛的一部分,偶尔的误判、漏判、错判、偏判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奥运会这样重大的国际赛事上,这种失误性的判罚不停上演,体操、游泳、自行车、击剑、乒乓球、羽毛球、柔道、拳击等项目都未能摆脱争议性判罚,各种漏判、反判层出不穷,这些早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是不可忽视的。而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高科技技术成果运用到体育运动的程度加强,促使了竞技比赛的竞赛水平和激烈程度不断提高,这就对裁判员做出公平、公正判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在对伦敦奥运会争议性判罚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合格裁判员应有的基本素质标准,裁判员如何提高自身制裁水平进行了研究分析。

1 伦敦奥运争议性判罚的原因分析

1.1 裁判员不够专业

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精通裁判规则与裁判方法、扎实的心理素质,是作为裁判人员必须具有的一些基本要求,而奥运会的裁判员更应该是各个运动领域、运动项目上久经历练的精英裁判,这样裁判队伍才能满足奥运会这样高水平体育赛事的需求。但是伦敦奥运会女子个人重剑半决赛的比赛,计时员却是一名16岁的志愿者,这样的裁判员就不免让人怀疑伦敦奥运会裁判队伍的专业性。

1.2 比赛规则存在灰色区域

比赛规则是在体育比赛中各方必须严格遵守的规章制度,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比赛公平、有序、激烈地进行的有力保证。但是比赛规则中也存在这一些灰色区域,给比赛带来不可避免的麻烦。例如在击剑项目中,国际击剑联合会的技术规定并没有关于时间控制员从业资格的任何规定,并且技术委员会或者裁判委员会没有更改判决的权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伦敦奥运会女子个人重剑半决赛比赛结果的尴尬。另外,羽毛球关于“球员必须在比赛中发挥全力,不违反体育精神去比赛”的规定,也使羽毛球比赛中打假球、让球、消极比赛、退赛等现象屡见不鲜。所以,伦敦奥运会的判罚之争有一部分不是人为所致而是比赛规则自身问题所引起的。

1.3 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

裁判员应该公平、公正地执行竞赛规则,客观地为每一名运动员的表现做出正确的评判,而不应该将个人感情掺杂到比赛当中,这样有违于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和裁判员职业道德的要求。击剑、自行车是欧洲人的传统强势项目,但近些年亚洲选手后来者居上,在各种赛事上频繁摘金夺银,撼动了欧洲人传统的霸主地位。所以,在这种传统霸主思想的蛊惑下,出现了英国自行车队假摔夺金牌、中国场地自行车女子竞速团体无故失金换银、韩国女子重剑选手一秒之差无缘奖牌等争议性判罚,使伦敦奥运会裁判员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1.4 东道主因素

英国自行车选手的假摔换来了一枚金牌,而8名羽毛球选手的消极比赛却得到了禁赛的处罚。同样是合理的利用比赛规则,同样是违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结果为什么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除了因比赛项目不同之外,使人立刻想到的是裁判员对东道主有特殊照顾的因素。

2 合格裁判员应具有的素质

裁判员在赛场上执裁能力的展示并不是朝夕之功,而是经过长期学习、积淀的结果。合格裁判员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职业道德、快速的反应能力、广阔的视野、良好的身体素质、丰富的裁判理论知识等,这里将它们划分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业务素质、过硬的心理素质三方面。

2.1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要热爱体育事业,具有敬业精神,时刻保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参加裁判工作。其次,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裁判员作为赛场的“执法者”,要能够做到以规则为准绳,秉公持正,做出客观、正确的判罚。

2.2 扎实的业务素质

2.2.1 精通裁判规则与裁判法

“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离开了竞赛规则,裁判员就无法评判比赛,所以裁判员必须熟练掌握竞赛规则的内容,领会竞赛规则的实质,把握规则各条文之间的联系,将规则的相关解释与各种判罚的例证相结合,达到把整个规则彻底的融会贯通,这是作为裁判员的基础。此外,裁判法犹如一把尺子,比赛中如何运用这把尺子,也是裁判员必须要掌握的。

2.2.2 通晓该项目的技、战术知识

临场执裁应以规则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客观准确地评判运动员所使用的技、战术是否符合规则要求,这就要求裁判员必须学习该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知识。裁判员只有懂得该项目的技、战术,才能分析出该运动员所使用的战术重点及技术动作是否符合规则要求,这样才能把握好判罚的时机和重点,不会被假象和表象所蒙蔽。比如羽毛球比赛中,当比赛接近尾声时,运动员常使用发球战术力求取胜。这时发球裁判员就应紧盯发球员,防止其发平射球进行后场偷袭,因为平射球很容易出现发球过手、过腰的违例。

2.2.3 掌握比赛基本规律与特点

首先,比赛一般都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前一阶段一般是预赛或小组赛,中间阶段一般是复赛或争夺前16、前8的比赛,最后一阶段就是半决赛、决赛。在各阶段,运动员的整体实力不一样,比赛越往后比赛水平越高竞争越激烈,裁判难度越大,所以裁判员应把握各阶段的比赛规律,理性控制裁判尺度。

其次,对于同一场比赛也可以分为前、中、后三部分,但是在同一场比赛中裁判员的判罚尺度要做到“始终如一”,不然会招致判罚争执。比如一场羽毛球比赛,开始阶段某些运动员会试探性地发“擦边球”,这种球基本上是介于违例和不违例之间,这时如果裁判员不予判罚,而到比赛打至胶着状态时,该运动员再次发出类似球而被判罚,那么争议立刻就产生了;如果在开始阶段裁判员就判罚了这种“擦边球”,那么以后再次判罚时,出现判罚争议的机率就会非常的小,所以同场比赛判罚尺度只有一个。

2.3 过硬的心理素质

2.3.1 具有超强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裁判员所必备的意志品质,如果缺乏自信心则无法准确、快速地作出判决,并且对自己的判罚不坚定,稍有质疑便会改变判罚,这样很容易导致错判、误判,使自己的判罚被他人所左右,最终直接导致比赛的失控。尤其是年轻、缺乏经验的裁判员或者初次参加大赛的裁判员,最容易出现缺乏自信心的现象。

2.3.2 快速反应能力

很多体育项目都具有瞬间变化的特点,这就要求裁判员具有快速反应的能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发现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正确处理问题,否则将无法公平、正确地进行判罚。比如短跑项目的起跑,如果裁判员不能对抢跑做出快速的反应、定位,那么误判、错判、漏判将不可避免。

2.3.3 机智果断

优秀裁判员之所以优秀就在于能够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选择时机做到当机立断,用自己敏捷的思维将看起来模糊的事情瞬间公平定位。比如羽毛球的发球是一个系列过程,用时也就一秒钟,但是在这一秒钟内,裁判员就要对运动员发球的每个环节做出准确的判定,如有与规则不符之处必须立即作出判罚,否则将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如果裁判员机智不果断(漏判)或果断不机智(误判),都不能做到及时正确的裁决,因此,机智果断是裁判员均不可缺少的。

2.3.4 镇定自如

裁判员特别是临场裁判人员面对的都是满腹激情的观众、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瞬息变化的赛况和错综复杂的干扰、纠纷,如果裁判员不能沉着冷静地对各方面作出判断,就会顾此失彼致使各种纠纷复杂化,甚至会激化矛盾升级导致比赛的混乱。因此,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必须保持镇定,面对紧急事件,要做到不急不燥、举止有度、处置得当。

3 裁判员自我发展策略

伦敦奥运会多次争议性判罚的出现,已经使裁判员公平、公正、公开执裁遭到了质疑,因此,我们每一个裁判员必须进行反思,以提高执裁水平,重新换回公众的信任。

3.1 加强思想和职业道德修养

首先,在思想上时刻提醒自己热爱并忠诚于裁判工作,督促自己专心致志地从事裁判职业;将自己在裁判工作中的奉献作为乐趣,将自己公正准确的宣判作为自豪之本,从而真正的将裁判工作纳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

其次,秉承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不因任何人、任何事而违背体育公平竞赛的原则,真正做到不偏不倚地执行竞赛规则,保证每场比赛都能够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判罚。

3.2 注重自信心的提升及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

心理素质过硬的裁判员在复杂的比赛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注意力、坚强的意志以及不受外界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裁判员心理素质的核心就是自信心,自信心是场上执裁的精神支柱,是执法的力量源泉,有了自信心,才能在比赛中处乱不惊,应变自如。为此,裁判员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增强自信心。首先,可以采用“自我暗示法”,用语言、文字、动作等暗示自己有能力和有信心完成任务,以此来排除各种干扰稳定情绪。其次,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用意志力来控制临场前的兴奋、紧张等不良情绪。当出现突发情况时,用意志力来保持冷静的头脑。再次,还可以通过比赛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对赛场各种情况做出准确、正确的预判和宣判来提升自信心。最后,临场前与技术代表的交流、与其他裁判员的讨论、对新旧规则区别的探讨等,这些对提升自信心也都有着显著作用。

赛场上瞬息变化,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所以裁判必须具有良好的应急心理品质,以便于沉着果断地处理突发情况。但这种应变能力并不是朝夕之功就能学会的,因此裁判员必须坚持不懈的进行学习、积累、总结,将临场的经验、教训转变成能够快速、机敏、准确处理临场问题的实际能力。

3.3 刻苦钻研,提升业务素质

首先,在很大程度上,裁判员的错判、漏判、反判是由于对竞赛规则理解不深,对裁判法运用不恰当所致。所以裁判员要积极主动地钻研竞赛规则,对比、查找新旧规则的不同之处,并深入研究新规则改动的背景及原因,彻底吃透规则的内容与精神,做到判之有据。

其次,裁判员判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运动员发挥出各自的技、战术水平,展现体育的魅力,而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所以,裁判员要在研究竞赛规则的基础上,结合临场实际情况合理地控制判罚尺度,保证比赛流畅的进行。

最后,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高科技手段不断的介入,使得竞技运动的技术、战术、竞赛规律、竞赛特点等都在发生着新变化,所以裁判员要坚持学习、研究自己运动项目的发展,及时掌握该项运动的新变化,为临场执裁打下坚实的项目基础。

3.4 提升临场执裁能力

裁判员是否具有良好的临场执裁能力是保证比赛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裁判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升自我临场执裁能力。

3.4.1 加强裁判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裁判员要多参加比赛,增加临场裁判的机会,通过临场实践不断地发现自己执裁过程的不足,进而不断去改进、完善,不断提高执裁水平。

3.4.2 加强裁判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裁判员要加强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以吸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可以通过“传、帮、带”的形式,首先将自己的执裁经验、技巧分享给其他人,大家相互讨论、学习共同提高;其次是能力强的帮助能力弱的,帮助其找出执裁过程的不足,一起研究解决办法,进而提升他们的执裁水平;再次是老裁判员带领年轻裁判员同场观摩比赛,当场讲解执裁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处理方法、执裁尺度等相关问题,直接、形象地告诉年轻裁判员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去做;最后,还可以通过自主观摩的形式,观看他人的执裁过程,研究他们的执裁特点、判罚尺度、应急处理的方法以及执裁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表情、手势等,从中吸取精华为己所用。通过这些形式的交流与学习,大家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提高整个裁判队伍的裁判水平。

3.4.3 注重裁判后的总结

总结是提高裁判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裁判员应养成赛后总结的习惯。首先,要学会如何总结。赛后执裁工作总结应从比赛自身、运动员、裁判员、观众等多方面,找出执裁的得与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要做到全面、深入的分析,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总结自己在执裁过程中的不足。其次,总结不仅仅是分析自我执裁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还要分析他人执裁的优点与不足,以吸取他人的长处提升自己。

4 结语

为了避免争议判罚的出现,保证裁判员能够公平、公正、公开的执裁,裁判员除了坚持学习、研究裁判知识之外,还必须及时掌握新技术、战术的发展和新规则的变化,注重自信心的提升和处理突发情况能力的培养,加强裁判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及时、全面、客观、准确地做出裁判后的总结,以此提高裁判员自我裁判水平,保证裁判员以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业务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来管理与服务比赛,以适应竞技体育不断发展的需求。

[1]任海明,郑秋芳,褚文亚.普通高校培养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实践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3(2):119-121.

[2]李京泽,李楠.高校学生足球裁判员培养问题的探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98-99.

[3]刘杨.伦敦奥运出现多次争议性判罚,裁判问题不可忽视[N].东莞时报,2012-08-01.

[4]朱凯.裁判门搅局伦敦奥运 争议判罚多得惊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08-07.

The Outlook of Development of Judges——An Analysis of Controversial Penalty in London Olympic Games

Gao Heng,Li Zhiming
(GuiZhou normal college ,Guiyang Guizhou,550018,China)

Judges are the law-executors, managers and servers of competitions, wh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fairness and order of games. Controversial penalty, however, in the London Olympic Games, are worthy of we judges reflection. Therefo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controversial penalty, as well as discussion of essential qualties of judges, the present study tries to probe a way of improving their judging ability.

judges;controversial penalty;judging ability

G841

A

2095-2813(2013)12(a)-0133-03

高恒(1984,10—),男,河南南阳,助教,硕士,小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李志明(1988,2—),男,河南开封,助教,硕士,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执裁临场判罚
浅谈高考数学临场策略
跆拳道裁判执裁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对我国篮球职业联赛裁判员执裁冲突的研究
篮球裁判员水平提高途径探析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
讨价还价
论警察临场处置力
什么叫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