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2012欧洲杯西班牙无锋战术①
2013-08-15王大利马大慧
王大利 马大慧
(宿迁学院基础部 江苏宿迁 223800)
西班牙的460无锋战术,似乎蕴藏着中国功夫里面的某种内涵,金庸武侠小说中,在绝顶武林高手较量时,有无招胜有招的描写,正如周星驰在《唐伯虎点秋香》里的那句话:“谁说没有枪头就捅不死人”谁说没有前锋的阵容,赢不了球呢,7月2日凌晨结束的欧洲杯决赛中,终于见识了它的现实版:无锋胜有锋。博斯克继续排出的460无锋阵型,4次洞穿意大利队的大门,这是欧洲杯创办以来,决赛中从未出现过的高比分。西班牙在基辅这个神奇之都创造了历史性的时刻,4年内3度问鼎,成为世界足坛历史上首支三冠王,打破欧洲杯52年来无人卫冕成功的纪录,同时也追平了德国的3次欧洲杯冠军纪录。让广大球迷喜悦的是中国队也为西班牙的夺冠做出了贡献,博斯克表示:无锋战术灵感源自与中国队的热身比赛。[1]对中国队的热身赛是博斯克战术思路改变的一大转折,那场比赛一开始球队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但在伊涅斯塔登场与席尔瓦取得联系后,进攻威力大大增加,这让博斯克感觉无锋战术比有锋战术威力更大。
1 华山论剑——葵花宝典登峰造极
如果把本届欧洲杯比作华山论剑,无锋战术实为“葵花宝典”。本届欧洲杯,西班牙队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老帅博斯克推陈出新地祭出了无锋战术。西班牙是因为缺少前锋才被迫如此吗,非也,虽然比利亚因伤未能随队出征,但他们还有托雷斯,还有略伦特,还有内格雷多。可这三位锋将不管如何努力,都进不了主帅博斯克的法眼。[2]很显然,博斯克使用的“460”阵容跟东方不败有许多共通之处,自残、迷惑、穿线织网。这样自残前锋的阵容,穿针引线般的传球,进一步增强了西班牙队的中场控制力,并且把这种控制力转化为强大的攻击力。当基辅奥林匹克球场的烟花散尽,本届欧洲杯的鏖战终于落下帷幕,从战术层面来说,这是一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赛——4231最为流行,但四强球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阵型和战术打法,最终,采用“葵花宝典”的西班牙460无锋阵型完胜。
博斯克并不是第一个使用无锋460的主教练,意大利著名的光头教练斯帕莱蒂当年就曾带领罗马队将这一阵型发扬光大,但彼时“红狼”毕竟有托蒂突前,前锋属性远高于博斯克手下的法布雷加斯。但在英超的多年磨练让法布雷加斯在身体对抗和头球争顶方面进步明显,加之他出众的脚下技术,能够让他充分起到串联作用。当然,支撑博斯克使用460战术的还有哈维和阿隆索两大中场,此二人的组合攻守均衡,调度力极强,正是他们在决赛中封死了皮尔洛,让意大利完全处于劣势。从数据上来看,西班牙6场比赛传球总数多达4392次,传球成功率高达80%,这些都是斗牛士军团无懈的表现。
缺少变化,喻为“一阳指”的4231往往自废武功。不论是小组赛被淘汰的荷兰,还是半决赛自废武功不敌意大利的德国,两支球队都陷入了4231的困局,因为他们多数时刻缺少变化,而主动的变化又是自废武功。橙衣军团前后脱节,加上球队内部本来就暗流汹涌,于是一支最平庸的荷兰队出现在大家面前,被淘汰完全是意料之内。小组赛阶段,勒夫的“一阳指”运用自如,平稳地获得3连胜,但到了淘汰赛阶段,德国队却连续变阵,对阵希腊大获成功,但对阵意大利却畏首畏尾。勒夫的排兵布阵让厄齐尔和克罗斯出现重合,严重影响了4231的运转。除此之外,法国、丹麦、波兰、捷克也都使用了4231,但最大的问题都出现在后腰位置上,如果没有一对攻守全能的后腰组合,很难支撑起4231。
精彩433,威力如同“降龙十八掌”。本届欧洲杯,使用433的球队是俄罗斯、希腊和葡萄牙,除了希腊延续他们的防守足球外,俄罗斯和葡萄牙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球队。首战捷克,俄罗斯人就打出了“降龙十八掌”的威力,用疾风暴雨般的进攻摧毁了捷克人,4:1的大胜并不令人意外。虽然俄罗斯最终惨死在希腊脚下,但3场小组赛他们一直牢牢占据主动权,出局多半源自细节问题没能做好。葡萄牙队虽然小组赛首场就输给勒夫的“一阳指”,但本托的“降龙十八掌”非常有竞争力,即便经常受伤,丢球不少,但他们的进攻比往届大赛更为凌厉,而且在场面宏大更具统治性。能够在半决赛死扛西班牙的“葵花宝典”120min,并且有绝杀机会,是对葡萄牙最好的褒奖。
442复辟,英意反串出“乾坤大挪移”精髓——攻守兼备,在防守中能给对手致命一击。霍奇森的三狮军团虽然依旧在发扬老祖宗传下来的442,但在防守方面却拷贝了意大利人的战术,整届比赛,英格兰人只有3:2击败瑞典的那一场体现出了英式足球的霸道和酣畅,其余时候皆以“龟阵”示人,场均控球率不足40%便是铁证。如果从战术角度来说,霍奇森是成功的,运用“乾坤大挪移”击败法国的“降龙十八掌”拿下了小组头名,并且在1/4决赛将意大利拖入点球大战,在成绩上得到了国人的认同。而普兰德利的意大利队反而将442这一阵型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喜欢提拔新人,于是大家看到了巴洛特利的精彩。此次华山论剑上,意大利队发挥一场比一场好,直到最后“乾坤大挪移”抵制不住“葵花宝典”带来的迷惑,在决战中的思路略显激进,如果能像小组战时那样循序渐进,视“葵花宝典”如老帅博斯克,反而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结果。[3]
2 2012欧洲杯S-P-A-I-N冠军解密
2.1 Stable(稳固)六场比赛仅丢一球
6场比赛仅丢了1球,西班牙队的防守无疑是16支球队中最稳固的。由皮克、拉莫斯搭档中后卫,配上边后卫阿尔巴和阿韦罗亚所组成的后防线,在6场比赛中仅给了对手21次射门的机会。再加上卡西利亚斯的完美表现,西班牙的丢球如此之少,也就不奇怪了。在欧洲杯某赞助商的球员指数排行榜上,皇马后卫拉莫斯凭借在基辅奥林匹克球场的出色表现摘得头名。这位26岁的后卫在比赛开始前还排在哈维之后,但是在决赛中,他挡出了巴尔扎利的射门,15次成功抢断。而他与皮克的“皇马+巴萨”搭档,也被认为成功弥补了普约尔缺席的遗憾。正是这条后防线,在1/4决赛生吃法国,半决赛又成功防住了C罗,而面对决赛中难有还手之力的意大利,保持零失球就更加轻而易举了。
2.2 Pass(传球)控制球权掌握主动
本届欧洲杯西班牙平均每场比赛传球达到惊人的732次,且传球成功率超过80%。在控球时间上,除去最后一场与意大利的比赛只有51%的控球率,前5场控球率均达68%。比赛中他们通过不断地传球完全控制球权,掌握主动。本届欧洲杯半决赛结束后,曾经有一个段子用来讽刺葡萄牙队过分依赖C罗的事实:西班牙队1号传给2号,2号传给3号,3号传给4号……再看葡萄牙队,传给7号,传给7号,传给7号……这个段子也一不小心道出了西班牙队众人皆知的战术。无论是否猜中西班牙夺冠的结果,你都不难猜中决赛的过程:西班牙控球、控球、控球,传球、传球、传球……4年时间拿下3座重量级冠军奖杯,西班牙靠的一直是这一招。
2.3 Accord(一致)理念一致团结一心
西班牙阵中每个人都是球星,但没有所谓的超级巨星,也没有人耍大牌。相同的足球理念和团结一心的队内氛围,也使得球队总能发挥出正常甚至超常的水平。西班牙虽然曾有过预选赛之王、决赛圈软脚蟹的尴尬历史,但是在迎来哈维、伊涅斯塔等真正的黄金一代后,依靠出色的个人能力而打造的整体战术,令他们成为了不可战胜之师。在本届欧洲杯上,西班牙其实是有些慢热的,而且真正堪称完美的比赛其实只有一场决赛,但他们的发挥相对稳定,而且球队从未出现过内讧,即便是队中主力大都来自皇马和巴萨这对死敌,但到了国家队,充满了责任感,动力十足,大家都是一个集体。
2.4 Insist(坚持)坚持打法坚定信心
西班牙的动力十足,其实是一种坚持,而且他们坚持的并不仅仅是打法,还包括信念。本届欧洲杯期间,很多媒体与球迷均对西班牙队的打法提出批评,认为别看西班牙队控球率很高,但这却是另类保守的一种体现。从老帅阿拉贡内斯开始,无论外界的评价如何,球队一直坚持从西班牙球员的身体条件和技术特点出发,坚持控制球的打法。在博斯克接过教鞭之后,将这种打法发扬光大,他不在意别人是否觉得西班牙打法无聊,西班牙只会坚持自己,保持世界足球领先水平。西班牙足协主席比利亚尔也非常支持西班牙队坚持自己的打法。[4]
2.5 Non-forward(无锋)强大中场层层渗透
老帅博斯克在欧洲杯上坚定采用4-6-0阵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无锋战术”。所谓“无锋”,其实并非舍弃前锋,而是将进攻球员后撤至中场,取得控球优势,且是巨大的优势后伺机反切到对手防线身后。足坛战术演变,无不围绕攻防这对矛盾展开,紧逼与摆脱,盯人和联防,一直是研讨打法变化的核心,锋线人数越来越少,后卫越来越多。[5]在博斯克坚持使用巴萨和皇马班底的指导思想下,托雷斯也沦为边缘球员。这一切都表明了西班牙放弃与对手在禁区内争高点的决心。虽然表面无锋,但就像儒帅刘国江所说:“事实上说‘无锋’,球踢到极致的西班牙人无论谁攻入前场,都是有‘万夫不挡之勇’的锋中之锋!”
3 结语
按照如今西班牙队越来越成熟的无锋战术,以及源源不断的球星生产线,两年后的巴西世界杯,他们依然是难以击败的对手。没有球队找到足以击溃他们的战术打法,即便是穆里尼奥的防守战术也很难在国家队的舞台上屡试不爽。西班牙足球做到了,他们不但赢得了冠军,同样也在创造一种史无前例的足球。
[1]朱爱民.决赛博斯克或继续460中国让老帅坚定无锋战术[EB/OL].http://sports.cn.yahoo.com/ypen/20120630/1147364.html,2012-06-30.
[2]西班牙传控球打法引球迷嘘声[N].扬子晚报,2012-07-01.
[3]欧洲杯战术流:西班牙爱无锋阵英意复辟442出彩[N].南方都市报,2012-07-03.
[4]稳固坚持无锋战术取成功[N].半岛都市报,2012-07-03.
[5]林良锋.无锋战术剑走偏锋,切勿随意效仿[EB/OL].http://news.cjn.cn/cjsp/gjj/201207/t1956528.htm,201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