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顶级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分析①

2013-08-15朱中尧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8期
关键词:费德勒纳达尔接发球

朱中尧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常州 213004)

近年来我国网球事业飞快发展,尤其是中国女网在继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得双打冠军之后,捧得2006年大满贯赛事澳网和法网公开赛的女双冠军,李娜和郑洁还多次进入大满贯单打赛事的四强,创造一项项骄人战绩。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顶尖网球运动员与国际优秀网球运动员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男子网球运动员,虽然在网球技术上能够取得一定进步,但每每到重大国际性比赛,甚至是亚洲区比赛他们却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与网球项目在中国起步比较晚,运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过于僵化和陈旧有关系,除此之外,训练思路更应当转变。每种运动项目都有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的特点,从而构成整个体育领域精彩纷呈的画面,一项目区别于其它项目最显著的标志即可称之为专项特征,训练活动都应围绕专项特征而展开。[1]

1 研究目的

丰富网球运动训练理论,为更有效地提高网球运动训练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系统学习运动训练学、项群训练理论、一元训练理论以及关于网球训练与教学方面的相关著作10余本的基础上,查阅了中国学术期刊网关于网球训练的学术论文30多篇,搜集了201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相关统计数据并进行了分析研究。

2.2 比较法

费德勒和纳达尔是当今网坛最优秀的选手,但二者的网球技战术打法有诸多不同,个性特征也不相同,对二者澳网比赛的晋级的过程的表现比较分析。

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法分析网球运动的专项特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提炼网球训练注意要点,进而归纳网球训练思路。

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观摩2位运动员在201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的表现,用SPSS12.0统计软件程序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各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并从较多复杂数据中剔除无效内容。

3 结果与分析

3.1 网球运动员技术能力的统计分析

在网球技术环节中,发球是唯一一个由自己掌握而不受对方控制的击球方法,是当今优秀职业网球选手克敌制胜的强有力的武器,通过发球得分比其他的得分手段更加省力和有效,它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个人的技术特点。对ACE球的统计数据显示p值小于0.05,反映出费德勒和纳达尔在这项数据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此外,在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双误次数这三项指标中(P>0.05),费德勒相比纳达尔略微占优。总的来说,在发球这一环节费德勒是占得先机的。费德勒网前技术无可挑剔,就是来自于其强大的一发,他的发球可以根据对手站位、比赛时机的变化而变化速度、落点和旋转。相比较而言纳达尔的发球主要是靠落点和旋转的变化,他的发球更加稳定,一发成功率高达74%,比费德勒的65%高出9个百分点,在关键时候保发的能力也更加稳定可靠。通过比较二者共有的技术特征,在网球训练中应当着重强调发球的重要性,一切技战术打法都应围绕发球而展开,在这一环节上做细做好是赢得比赛的前提。

3.2 网球运动员战术能力的统计分析

如果说发球是网球最重要的技术环节,那么接发球在网球训练体系中就应该上升到战术的高度,选择回球路线、是否旋转、力量大小等都需要思考清楚,战术就是为了应付对方的进攻,合理运用的一系列技术在比赛中的展现。要想能够赢得比赛,不能只依靠对手出现非受破性失误,还应在比赛中取得主动权,积极掌握比赛节奏获得制胜分。因此,接发球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根据对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战术,有的对手擅长发球,在比赛中要做好打相持球的准备,努力将球回到对方弱侧位置,争取和对方多打回合球,在防守中进行反击。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费德勒和纳达尔接发球得分率、破发成功率、非受迫性失误、上网成功率指标(P>0.05),说明在接发球这一战术环节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二者基本上都发挥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但费德勒的制胜分更多,主要是因为两人打法的不同,费德勒更倾向于在比赛中控制节奏,找寻时机掌握主动;纳达尔更多的是在不停的跑动中用稳定有力的上旋击球压制对方反手空挡,从而掌控比赛。接发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运动员网球天赋的一种体现。当今网坛竞争越来越激烈,大部分选手的发球技术已经非常接近,相对来说,接发球技术的提高还有很大空间,网球训练必须重视接发球战术的演练。

3.3 网球运动员体能的统计分析

在网球运动中,不同位置的击球主要靠腿部步伐的移动来调整,统计的双方击球最长回合达28次,反映出当今网坛流行底线型打法,费德勒和纳达尔都是依靠稳定的底线技术击垮对手,最终会师决赛。击球回合次数之多、移动范围之广、平均用时之长就决定了网球比赛首先比拼的就是看谁的体能更胜一筹,“现在的ATP比赛,特别是顶级选手之间较量,体力消耗非常大,没有很好的耐力作基础,想取胜是不可能的”;相反,有了充沛的体能还可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网球训练必须加强专项体能的储备。观摩2009年ATP上海大师赛纳达尔的训练场景,以纳达尔的专项体能训练为例,在加安排速跑、折返跑、后退跑的训练内容中,教练始终要求运动员持拍练习。

4 结论

(1)ATP排名靠前的网球运动员技术差距并不大,这可能与绝大多数的网球运动员采用底线型站位和双手反拍击球有关,这样的技战术打法缺少发球上网型细腻多变的特点,在战术安排上相比后者也过于保守。

(2)顶级网球运动员的教练安排的所有训练内容和手段都是紧紧围绕网球专项而设,不论是正手攻球还是网前小球的训练,训练场景都尽量与实战比赛一致。

(3)当今网坛竞争已经从打法单一化向着技术要求越来越全面、体能要求越来越苛刻、战能要求越来越精细的方向迈进。

(4)由于赛程的密集,网球运动成绩可能越来越取决于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充沛的体能储备。

[1]张洪潭.运动训练新知简述[J].体育与科学,2001,22(3).

[2]金路.悬崖边上的较量——澳网决赛破发点全记录[J].网球,2009(3).

[3]闫子龙.网球训练中应重视体能训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20(2).

[4]张洪潭.运动训练基本理论导论[J].体育与科学,2002,23(5).

[5]茅鹏.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6).

[6]茅鹏,严政,程志理.一元训练理论[J].体育与科学,2003(7).

[7]张洪潭.相对论思想在运动训练理念中的萌发[J].体育与科学,2006,27(4).

[8]独华军,郭开强,苗鹏,等.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竞技能力特征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1).

[9]司马迁.史记[M].1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0]朱青生.中国汉画研究第一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鲁迅藏汉画像[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12]闪修山.南阳汉画像石[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9.

[13]张国庆.中国古代兵器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14]张宝强,马竹英.汉代百戏中的体育活动初探[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6:15-17.

[15]郭学智,崔新平.浅析汉代的百戏[J].天中学刊,2006,6:101-103.

[16]刘强德.管窥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6,7:91-93.

猜你喜欢

费德勒纳达尔接发球
费德勒要在法网复出
费德勒成瑞士在世印上硬币“第一人”
青年球员的乒乓球接发球抢攻战术选择的研究
浅析排球接发球阵型思维演变
费德勒:成就不老传奇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第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前3名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
联邦快递
纳达尔的“辣”体验
纳达尔的非典型红土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