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的体育产业投资数据及趋势分析①
2013-08-15朱吉亮
朱吉亮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西安 730001)
目前,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重要赛事的成功举办,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体育投资项目,其投资额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体育产业投资的盲目性也逐渐凸显,一些地方为了快速拉动GDP上升,脱离实际需求,与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实际需要相背离,已经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一些体育投资项目,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冲突,影响了项目投资的价值。如何与传统文化建设结合,全面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发展,是体育产业投资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1 我国体育产业投资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现状分析
1.1 体育产业投资可以推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大幅度改善
体育产业到底是什么,体育产业的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在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已经形成了很多特色,比如随着全运会的召开,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体育投资带动了很多大型基建项目的上马。但随后发现,这些大型比赛设施在比赛以后存在着很多弊端,不但利用程度不高,而且其与当地文化的契合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这些大型设施建成以后,往往存在很多的浪费,而且缺少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与亮点。比如一些体育设施场馆,全国各地的场馆大同小异,花费巨资建设的场馆项目难以有地方的特色,与当地的文化品味格格不入,这种现象不仅仅是浪费,更多的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破坏。而且在比赛以后,很多场馆的运营处于半停滞状态,因为是属于政府所有,大多数场馆处于封闭闲置,政府自身既没有能力没有动力进行市场化运营,也不进行社会化招标运营。这种闲置的背后,造成国有资源的严重损耗和浪费。这种产业的发展,如果不能合理规划和认识,可能形成一定的浪费,也破坏当地的传统文化与审美,与文化的脱节,往往意味着投资的失误。
1.2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与文化产业的有序对接
目前,在国内很多民营企业在体育产业方面运营状况良好,其资产的有效利用率和资产效益十分可观。在与当地文化的契合方面,民营企业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眼光和优势。根据有关数字,2012年,我国每年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超过了3万家,体育产业相关投资额超过人民币3000亿元,整体效益也日益凸显。整体看,体育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资本的聚集。但同时也需要看到,个别大型体育赛事出现了巨额亏损现象,一个城市一次比赛亏损上百亿的现象也不稀奇。这种现象本身值得研究,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如此浪费和亏损,体育产业能否与文化产业进行合理对接,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2 体育产业投资与文化产业的相关性分析
2.1 体育产业投资的文化属性
体育产业的投资到底与文化产业有哪些相关性,这需要从体育产业的本质去分析。比如体育产业到底有哪些看点,为什么NBA在中国市场那么火爆,为什么那么多青少年对国外足球和篮球如此痴迷,这种体育现象的背后到底有哪些巨大的吸引力,很多人认为,其本质在于文化的魅力。其火爆的比赛市场背后,是很多青少年对其文化的认同与喜爱。体育产业投资的文化属性是体育产业投资的重要基础属性,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根据文化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把握。当然,文化产业的很多特点也与体育经济密切相关,形成了其自身的文化特征。
2.2 深度解读体育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不看到文化的层次,不进行深度解读,单独看比赛本身是不会很大的成效的。一些比赛设施的建设,与当地的文化需求和定位不清晰,与当地群众的需求衔接度不够。比如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传统文化的发掘方面,一些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过于模仿外地,没有及时深入本地文化进行深入发掘。体育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因此,如何学习和借鉴这种成功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经验,重视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清晰的认识。
3 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3.1 放开市场才能真正激活体育产业经济
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体育产业本身是一种文化消费经济。比如看比赛,其本身是一种精神需求,和电影电视及节目表演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体育经济是一种大范围的文化经济,是文化需求的经济。体育经济的发展需要根据人的文化需求,根据人的文化口味,设计符合人的文化消费需求和特点的相关体育产业,才能真正引导体育消费需求的合理增长,才能拉动体育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内外成功的体育经济成功案例,只有真正放开市场的发展,才能真正激活体育经济的投资,才能给更多的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提升体育经济的活力。真正放开体育市场,可以更好地释放体育市场自身的活力,改善体育经济的全面发展。市场的活力,需要全面完善,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在效率和效益方面,市场自身是追逐利润的,可以通过相关产业的配套去支撑产业的合理发展。
3.2 通过文化传承与体育产业结合形成综合竞争力
文化的魅力往往是全方位的,比如在奥运会前夕组织的奥运火炬传递,往往显示出巨大的文化感召力和文化发散力。体育文化在很多地方被成功地演绎,显示出体育文化的力量。奥运火炬在各地的传递都非常好、规格高、组织好,借助文化的力量,出现了很多名人争相参与奥运火炬传递的现象,体育竞赛与文化的结合达到了一个热闹空前的局面,北京奥运成为当时世界的热门话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力量与体育比赛的互相融合与推动,形成了体育产业经济的火爆。甚至在一些地方,体育门票的收入成为一大经济热点。这说明体育文化的作用在体育比赛的组织与运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文化的传承,往往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和软实力,因此重视体育文化的传播,其实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传播。
3.3 通过体育休闲公园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体育文化亲和力
很多体育项目投资已经吸引了很多民企积极参与。体育休闲产业的崛起,也是文化崛起的一个侧面。这种带动成为很多文化投资热的一个良好注脚。比如在广东顺德,广域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体育设施项目,是因为顺德全民健身比较热,而提供给全面健身的设施又比较单一、简陋,这个项目正好解决了此问题,为顺德全民健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项目的发展往往具有很多值得推广的价值。在当地有关部门难以深入管理和投资支出的情况下,大范围吸引民营企业参与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不但可以节约很多政府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也可以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另外,从项目自身的角度出发,可以很好地阐述相关产业的发展脉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探索。
4 文化视角的体育产业投资的发展重点及趋势
4.1 体育产业投资发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来看,体育经济往往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比如美国的NBA比赛、欧洲的足球联赛,往往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体育文化消费,带动了相关产业产值巨大,形成了很大的绿色环保产业经济规模。这种潜力的发挥,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应用。即便在亚洲一些国家,体育经济的发展活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释放。比如日本、韩国的足球产业,都形成了很大的产业链条,形成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在西亚,足球经济同样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因此综合来看,体育产业是关联面极广的上游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成为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它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从文化的视角来看,体育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根据文化的底蕴,不断增加体育比赛的文化渗透力和影响力,为体育产业投资提供软实力支持。
4.2 文化与体育产业发展的联动趋势分析
体育经济的发展不是一两天可以培育的,她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巨大的影响力。比如体育文化的发展往往通过比赛形成重要的影响力。这需要良好的市场运营,需要激活体育经济各个产业链的活力才能实现。比如加快体育产业化改革,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率,优化体育经济发展环境。同时,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合理发挥体育产业经济的潜力与效益。在起步阶段,要根据各地的文化需求和现实特点,制定符合当地文化传统和优势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不断推动体育文化的发展层次,拓宽体育文化与经济的结合面,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在人才的培育方面,形成对体育经济人才的支持与鼓励体制,不断完善体育投资的管理制度,增强体育经济的发展活力,要根据现实需要和当代体育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体育人才的发展环境,重视各种层次特别是高端体育人才的培养,建立良好的体育经纪人制度,建设高素质体育产业人才队伍,为体育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体育经济全面和谐发展。
5 结语
体育产业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继续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最好的结合点。本文基于文化视角分析了体育文化产业的投资分析趋势,同时基于传统文化的视角阐述了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趋势,为体育产业投资发展的实际提供思路。抓体育投资产业的发展,是今后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和方向。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体育产业本身密不可分,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因此,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当前的体育热点和体育投资亮点,都是十分必要的。
[1]魏汉琴,周田敬.中国体育产业投资的发展方向[J].统计与决策,2005,7:80-81.
[2]王继文,王越.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田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4:29-30.
[3]汪玲玲.论休闲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6,1:35-38.
[4]岳艳丽,王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足球冲突的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9:106-108.
[5]杨茜萍,岳游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中先进体育文化的构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6:28-29.
[6]梁培根,林虹.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论建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5:83-85.
[7]陈东燕.展望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和谐全运会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9:109-112.
[8]李向,孙庆祝.文化势能与奥林匹克文化传播[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0:18-20.
[9]陈青.跨文化融合的城市体育文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5:10-13.
[10]武晓君,万红波,阎晓博.跨国并购目标企业优选的决策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8,18: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