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活动对高职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2013-08-15马良科白革利杨进峰
马良科 白革利 杨进峰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0)
学校体育是全面健身的重点与基础,而高职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高职体育教育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与社会生活相衔接。因此高职体育教育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的系统性,还应该细致的考虑到其具有的阶段性,即高职体育教育属于全面健身活动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具有非常重的地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健康的身体对每一位学生至关重要,只有健康的体质,才能很好的学习,才能在将来很好的投身到工作岗位中。因此高职学院学生也是参与全民健身的重要群体,为了把高职学院学生培养为国家未来的企事业单位的第一线的主力军,必须对高职学院的学生施行正确的全面的体育教育。使其在将来参与工作中,体育意识在一线工人队伍中起到良性互动的作用。在高职体育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可以是体育教学的近期效果与远期效应相互结合,促进高职院校体育与全面健身相接轨。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所需,像我们这类由几所大中专不等整合而建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与之培养方向上相符合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特点的体育教学,在很多方面又都是对普通高等学校的复制。多年来体育教学在学校属于薄弱学科,本身发展就不平衡,加之新一轮课改已近10年,普遍缺乏对其正确把握和有效的教学手段,与课程目标要求相距甚远,目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依然存在很大的阻碍,主要是体现在体育教学观念的过时、体育场地器材较为落后,课程设置单一,体育教学过程还是老一套,过分强调技术性动作,教学内容乏味,缺乏灵活性,体育课对学生的考评注重期末技术考试和平时的考勤等几个方面。由于高职体育教育属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因此这个时期的体育教育队学生将来的影响程度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成年人体质的健康程度与是否具有坚持锻炼的恒心与习惯,主要受青少年时期的体质状况与接受体育教育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更要有针对性地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另外,高职体育学院的经费普遍存在紧张的问题,虽然每年经费在逐步增加,但是由于有限经费大多用于用于业余的训练或各种竞赛。导致一些体育设施(例如,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等等)设置不足,不能开设这些课程,而这些课程往往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项目,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体育活动的开展。
2 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健身的因素
经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活动对健康程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动性极强,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是兴趣。但是也有一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例如,场地器材的缺失,繁重的学习任务,部分学生怕苦、累、脏、受伤、懒惰等等。全民健身活动的内容较为广泛,健身没有严格的界定,健身方法主要因兴趣、条件的不同进行适当的选择。但是高职院校由于设备的欠缺、内容的单一,而且缺乏灵活性,使学生可选择的体育项目很少,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健身活动。
3 在全民健身活动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发展
3.1 注重全民健身,改革体育教学
高职体育改革应该在全面健身计划的指导下进行,主要以竞技体育项目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健身,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质。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在竞技运动项目教学内容中引入休闲体育、娱乐体育、趣味体育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保留现行教学中的受学生喜爱球类项目,在增加民族性体育项目(如踢毽、武术等)和娱乐型项目(如健美操、体育舞蹈、棋牌等等)。体育教学体系的改革除了着重在于更新教学内容、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创新,特别应增加适应全民健身活动要求的健身方法和手段的内容,与休闲体育、娱乐体育等社会体育接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且行之有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特点,从理论上行成新的教法体系,在实践中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推广。
另外,在体育教育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会到味成功和快乐,使体育教育内容越来越切近生活化,不断降低竞技体育教育中的比例,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使学生在大学的体育教育内容能用来指导以后的生活锻炼和健身。最后,要转变过去突出体现教师地位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要更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2 改革评价方式,必须创新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
体育课的评价的范畴应充分考虑学生上课得出勤率,课堂练习的积极程度,课外体育锻炼自觉性、能否积极参加各种运动竞赛、早操、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取得进步的幅度以及吃苦耐劳能力等进行评价,以此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体育习惯和服务意识等情况。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3.3 加强体育环境建设,构建校园体育文化
高职院校的生活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影响人生极为重要的环节。建立合理优化的校园体育环境,利用黑板报、广播、网络等进行大力宣传;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建造大型场馆,改善体育设备,开放和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建立良好的体育环境,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健身需要。发挥学生体育社团或体育俱乐部的功能与作用,加强对体育社团或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一方面要给予指导和支持;另一方面,还要给予一定的经费,以发挥其灵活的运动方式及宽松的运动环境的优势,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的自觉锻炼行为,不断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往往是受周围同学、朋友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利用比赛这一有利的刺激因素,吸引学生们都来参加,必将起到一带十,十带百的作用。合理利用这一因素,我们应使体育比赛项目大众化。可以让学生参加项目兴趣小组,例如,选择健身操、太极拳、羽毛球、瑜伽等大众化休闲体育项目。除此以外,还应加强体育欣赏方面的教学,通过视频教学资料刺激学生的感官,不断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和兴趣。
3.4 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共享体育资源
相对于其他教学,高职体育教学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如果能够有效运用,则能切实缓解社会体育资源的匮乏。所以,社会体育应与高校体育加强联系,建立共享体育资源的平台,通过参与、引进和共建等方式,从而达到对有效体育资源的有效运用,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一方面不仅有利于社会体育发展;另一方面,在学校组织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也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传播和发展,对于学校发展也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社区健身广场、体育公园和校区健身器械的星罗棋布,也是学校体育课实现对学生进行“全民健身”的最佳场所,也是突出技能教学的最好资源,更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利用社区健身器械来自主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意识。所以,建立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对体育资源的共享平台,是实现高校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互融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3.5 不断加强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工作的关键,因为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者和组织者。体育工作能否做好,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所以,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加强体育教师的学习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学生的选课需求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许今年选乒乓球50人,明年可能会增加到200人,或者更多一些,这便大大增加了体育教师教学科目安排的难度,因为每年招收的学生不一样,所以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喜好也会不同。这就凸显出选课制的弊端,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就要不断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校体育教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与社会接轨,才能培养出更加合格的体育人才,同时学校要多与社会加强联系,不断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使大家都养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最终实现强健国人体魄的目的。
[1] 张杰,张相安.河南省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5):140-142.
[2] 林淑冰.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新思路[J].福建体育科技,2009(3):45-46.
[3]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R].司法业务文选,2011(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