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中医药全书》中的量词(二)

2013-08-15曾小鹏武晓丽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名作欣赏 2013年24期
关键词:动量量词魏晋

⊙曾小鹏 武晓丽[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敦煌中医药全书》中的量词(一)载于2013年第8期中旬刊)

二、分述

(二)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计量单位的量词称为动量词,是汉语量词系统的两大部类之一,其产生晚于名量词,发展也比名量词要慢很多。上古时代,行为的次数不用量词称量,而是把数字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动量词大约产生于两汉时期,大多由动词或名词虚化而来。魏晋时期动量词初具规模,唐代动量词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动量词数量没有名量词丰富,但动量词的发展具有典型性,并对语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遭:量词,相当于“次”“回”。《说文· 部》:“遭,遇也。一曰逦行。”王筠说文句读:“谓周匝也,迤逦而行,则旋转而周遭也。”“遭”作为量词,由此义项发展来,经常用来计量绕圈的次数。

(1)P·3655/90:“春三月,一日一夜流转一百二十遭;夏三月,一日一夜流转一百八十遭;秋三月,一日一夜流转一百二十遭;冬三月,一日一夜流转六十遭。□□□减一遭,是寒即注冷,是热即注风。”

2.次:量词,计量重复的动作的量。

(1)无编号/106:“代赭石(烧赤,入酢浆中淬三次,打。一方作牡丹皮,当从。)”

3.度:量词,相当于“次”“回”。魏晋时开始计量动作次数。刘世儒:“它没有‘过’那样常见,也不及‘过’那样可状可补。”隋唐时期发展成为一个最常见的动量词,并经常和数词连在一起做动词的补语,补充说明动作的量,这是动量词成熟的标志。

(1)P·26622/496:“蒜一颗,去皮,切之,白葱四茎,切之,酥中炒熟,着少许盐末,好粳米水煮作粥,下前件葱蒜调和,空腹服之,七八度差。”

(2)P·3378/598:“三物以醋、浆各二升,剪去滓洗头,一日洗五度。”

4.遍:量词,相当于“次”“回”。魏晋时发展为动量词,主要用来计量诵读类动作的量。隋唐时期发展到计量很多类动作,但一般还是强调动作从头到尾的过程,具有表示‘完整性’的语义色彩。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遍,指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邵敬敏:“遍,强调动作从头到尾进行了一次。”“遍”由“周遍”义虚化而来,因而多修饰能重复出现的可持续动词,强调长时距的完毕或动作的整体性。

(1)S·4433/645:“凡药用半夏,皆汤洗十余遍。”

5.过:量词,相当于“遍”、“次”。《说文· 部》:“过,度也。”吴善述广义校订:“过本经过之过,故从辵,许训度也。度者过去之谓,故过水曰渡,字亦作度。”动量词“过”就是由此义项虚化而来。“‘过’本身不含有任何特征属性,因而可以虚化为适应性很强的通用量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次’①。

(1)P·3714/356:“用之皆先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戟人咽。”

(2)龙·530/404:“旧方二十许过,今六七过便足。亦可宜煮之,沸易水,如此三过,仍挪洗便讫。”

6.下:《尔雅·释诂》:“下,落叶。”作为量词,用来计量打击类动作的次数。魏晋南北朝还不成熟、不稳定,出现的频率较低,处于萌芽状态。很少做状语。“动量词,一般说来,这些动词或名词在语义特征上具有一定的附加色彩和特征属性,因而虚化后在语意功能上,特别是在虚化初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下’由方位词‘下’虚化而来,因而多修饰具有向下方向性的动词,强调短时距的完毕。”先生张显成《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研究》引《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内臼中,与蜜杵两千下。”指出“下,动量词,相当于‘次’。医籍中用于量制药行为”。

(1)P·3596/554:“……和药可丸讫,更入臼捣三五百下……”

(2)P·3093/683:“七日一开,研三百下,熟研,准前金箔固济。”

7.回:用于动作行为往复的次数的量词,相当于“次”。魏晋时已用来计量动作往复的次数,但这时“这种用法还不多见,它还是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②到了唐五代,已经发展成熟,使用频率很高。“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五代,回,在所有动量,词中发展最快,在《全唐诗》中出现333次,是通用量词。”

(1)P·2882/504:“其髭发黑色如染,经二十日,发根底微白,依前更染一回,再染得一载。”

(2)无编号/666:“痛若数日不差,取磨刀石火烧令热,投酒中,石即破裂,然后臼中捣作末,以水和涂痈上,日三回。”

8.行:称量排泄大便的次数的专用量词。此词源于佛经,佛经中“大行”指大便,“小行”指小便。③在本书中只有“行”,据上下文,此“行”应指大便。排便一次就是一行,“行”由动词引申为专门称量排泄大便次数的动量词。④《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均无此义项。

(1)无编号/121:“大朱鸟汤。治天行热病,重下恶毒痢,痢下纯血,日数十行,赢瘦如柴,心中不安,腹中绞急,痛如刀刺方。”

(2))P·26622/491:“秦艽一两,捣筛为散……服之泻一两行,明旦更服半两,必差。”

9.杵:《说文·木部》:“杵,舂杵也。”段玉裁注:“杵,舂捣粟也,其器曰杵。”这是一个借用自名词的动量词,计量此物件的动作数。

(1)P·2565/477:“上三味捣筛,和巴豆捣,令相入。少少加蜜,捣一千杵即好。”

(2)P·2882/510:“上捣筛讫,先下桃仁 ,使相入煮白蜜,掠去上沫,和药可丸,讫,更入臼捣三、五百杵。”

10.壮:这是一个专用于中医灸法的动量词,一灼为一壮。⑤

(1)S·6168/182:“风劳,咽喉强,眼睛疼,头痛,灸(神庭)三百壮。”

(2)S·3347/443:“所患边,灸肩节缝上七壮。”

11.罚、伐:例(2)写作“伐”整理者认为是“壮”之讹。例(1)整理者注释:“罚,本义为惩治。据本条及下文,其义当同‘炷’字。”伐、罚,中古均为奉母月韵,入声,所以我们认为“伐”和“罚”是同音相通。意义相当于“壮”,是一个专用于中医灸法的动量词。尽管两字笔画均甚少,但书写讹误的可能性并不大,并不是整理者所言的“伐”是“壮”之讹误。

(1)S·5435/466:“上于脐下横一指地,灸□□□罚都一百罚永差,如止□□四十九罚,若女孩儿已灸□□子息。”

(2)P·3378/600:“莼苘子一枚长二寸,右粗细随时看令大得耳孔中,口向左,即子一头杵耳中孔,随筒子头大小旋艾注,灸简子孔上。每日侧卧依此法灸二七伐,仍须使人审看。”

12.拜:作为动量词通行于佛家用语,意义相当于“次”“回”。

(1)P·2882/508:“正月一日,着新衣,向东礼七拜。”

13.掘⑥:一掘应是环绕拇指和中指所握的量,同量词“把”“握”。

(1)P·3930/614:“又方:韭一掘细切,煞热,用醋和敷上,似冷易之。”

14.顿:用于吃饭的餐数的动量词。“南北朝人把旅途中的休息、饮食叫做‘出顿’,因而把‘吃饭一次’叫‘一顿’,历史文献证明,‘顿’作量词正式从称量‘吃饭’开始的。”

(1)S·76/371:“按经:宜服丹石人,取叶煮食,时服一顿,亦好。”

(2)P·2703/693:“用糯米一升,杏仁一合,白腊一两,相和煮粥,饱食一顿,后更吞大豆一合,后用乳香汤下一丸。”

15.周:《广雅·释诂》:“周,也。”魏晋时做量词一般用来计量诵读的次数,隋唐主要用来计量绕行的次数。

(1)S·5614/258:“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并有行五十周于身。”

(2)P·3596/527:“芥子熬,捣末,酢和 头一周,衣覆之,一日,衣解,效。”

以上我们对《敦煌中医药全书》中的动量词和中医专用量词进行了清理研究。《敦煌中医药全书》所收敦煌遗书,多数为隋唐写本,而成书年代一般上推南北朝下至隋唐五代,可以反映南北朝至隋唐一段汉语量词大发展的一些变化。

汉语量词史上到底共有多少量词,各个阶段时期的量词成员情况如何,这些是汉语量词史上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在研究量词史时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今从敦煌文献来看,证明我们过去对隋唐量词成员的数量的认识是需要修正的,因为内中就有我们原来未曾知晓的量词。如上文所举的量词“行、掘、罚”等。

我们发现一些在南北朝几乎适用于一切事物的量词开始变得萎缩,这是量词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要求量词表意精确化的需求决定的。在隋唐时期,许多量词也出现了新用法,这是量词大发展时期,量词不够稳固的表现之一,如称量大便的次数用“行”等。这是语义上要求量词表意精确的要求决定的,也体现了量词生动的修辞功能,同时人们求新、求雅的心理因素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总之,比之魏晋南北朝,隋唐量词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① 金颖:《试论动量词“过”的产生、发展及其相关问题》,《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1期。

② 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③ 李维琦:《佛经续释词》,岳麓书社1999年版。④ 范崇峰:《敦煌医方量词两则》,《中国语文》2009年第5期。

⑤参见张丽君:《针灸量词“”、“壮”考释》,《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1期。

⑥ 参看范崇峰:《谈敦煌卷子中的量词“掘”》,《中国语文》2007年第2期。

[1] 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中国语文,1996(2).

[2] 封常曦.唐代纪年为什么一度用“载”[J].咬文嚼字,1997(9).[3] 赵有臣.方寸匕考[J].江苏中医,1961(7).

[4] 程磐基.中国古代量药器探讨[J].中华医史杂志,2000(2).[5] 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动量量词魏晋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动量差距是否可以解释在中国A股市场的动量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魏晋时期的“绘本”——《女史箴图》
2017年高考动量试题解读
动量能量守恒齐用难题不难求解完胜
量词歌
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