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重读《创业史》

2013-08-15孙海军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名作欣赏 2013年11期
关键词:互助组创业史柳青

⊙孙海军[苏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柳青的《创业史》曾一度因为深刻、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的广阔生活而被誉为“史诗性”作品,在“十七年”文学,特别是农村题材作品中占据着显赫的位置,多年来也一直是当代文学史授课的重点,然而洪子诚在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却一语道破其中奥妙,称这样的一种所谓“深刻”,“根据的是50年代人们已耳熟能详的政策文件,”并由此认为“作家的创作只是把对农民生活和心理的体验和艺术的想象纳入这一框架之中”。①也就是说,柳青的创作不是直接从农村现实生活出发进行的艺术提炼,而是依据当年一系列政策、纲领、文件的所谓精神来杜撰的故事,因此其作品是对现实的一种扭曲。那么我们不禁要追问,当时的农村生活果真像书中叙写的一样,充满了阶级斗争的火药味儿吗?柳青是否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是否有为了凸现题旨、塑造人物的需要,而主观演绎了这样一组并不存在的矛盾的嫌疑呢?

在新历史主义者看来,表面的真实未必就是真实,因为“事实漂流在历史中,并可以与任何观念结合,而历史‘真实’只能出现在追求真实的话语阐释和观念构造之中。”②即是说,我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它文字层面的事件真实、情节真实、人物真实,更要能够穿越这层表象而深入到更为本真的“真实”层次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可能地贴近那转瞬即逝的历史真相,才能够与那些历史化的文本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共鸣,进而作出不失公允的值得后人推敲的评判,只有这样的批评才是有效的批评。遵循此法下面就来谈谈重新阅读《创业史》的感受。

《创业史》的整个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人物的设置也并不复杂,主要是围绕着互助组所展开的所谓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思想和实践斗争。一方以梁生宝、高增福等贫雇农为代表,他们积极拥护互助组这个新鲜事物,并为此积极奔走竭力维护;另一方则是富农姚士杰、富裕中农郭世富和开始走个人发家道路的代表主任郭振山,这群人因为各自的“猫腻”心理而希望看到互助组搞砸。作者为了表现人物形象的需要,也是图解政治条文的结果,而设置了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看似激烈的阶级斗争场景。这是作家所极力营造的文本真实,也是作家努力阅读党的各种宣传材料,从而发现的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潜流”。很长时间以来,这也被认为是《创业史》的一大创作成就。但是时隔几十年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不禁要问当时的农村生活场景果真是这样阶级分明、非得斗得你死我活的吗?怕也未必。据现在的客观材料来看,当时的农村正处在“土改”和农业合作化两个群众运动的高潮之间,实际上还是比较平静的。所谓两个阶级的斗争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尖锐,如果说上述两个群体之间的确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也是由于农村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所导致的,并非阶级斗争的直接表现。相反,作为富农阶层的许多人反倒因为“革命”而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从心里并不反对目前这个政权,比如书中的姚士杰就说过这样一段话:

旁的富农怎样,我不知情。我这个富农不反对人民政府。我的天!这阵是啥世界嘛!没土匪,没贼盗,没苛捐杂税,不派兵,不派款,不打人骂人……干部下乡讲话,总是叫搞好生产呵……我常给俺屋里人说:毛主席比咱爷强!虽说定下咱个富农,可救下咱一家人性命哩!不解放,嗨,了得吗?……所以上说,毛主席是我的再生父母啊。③

柳青借姚士杰的口说出这样一段话,固然有点明题旨的用意,但是我们别忘了柳青有着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他长期扎根农村,和农民吃住在一起。虽然这段话作者有些调侃姚士杰之流的意思,但是柳青在不经意间却仿佛一下子缓和了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从而起到了一种自我“解构”的作用。书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比如姚世杰、郭世富等人看见梁生宝从郭县买来了优质稻种,便也纷纷效仿,后来看见技术员韩培生的新式育秧法的确可行,也并没有因为不属于一个阶级而放弃新的技术成果。此外,人们一起在田间劳作时的一席谈话,哪怕是讽刺性的场景,如今读来也还是活灵活现,充满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日常生活情调。然而这些恰恰是柳青主观上所要规避的,可为什么他要回避的这些东西,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而且比那些上纲上线的阶级斗争更加感人,更具细腻可触的历史真实感呢?这个问题恐怕值得我们深思,按照新历史主义者格林布拉特的看法,这应该属于作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在统治权力话语规范与人们行为模式的缝隙中存在”的一种“彻底的反叛和挑战”。④我们现在没有充分的材料去探寻柳青彼时的具体心境,然而他的许多谈话也凸现出他作为一个看着新国家新制度诞生而为之喜为之忧,进而极力捍卫的这样一种几近淳朴可爱的姿态。应该说,这不是柳青们的过错,而是历史在此和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它突然背对我们,让我们陌生,不知如何下手,因此畏惧,因此迷惑,但我们只要能够掌握有力的批判的武器,还是能够拨开云雾见天日的。

这种文本与历史之间的“缝隙”同样存在于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梁生宝与改霞的恋爱关系了。“土改”时期,梁生宝家里还有个患病的童养媳的媳妇,徐改霞也从小许配给了人家,两人无法走到一起,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后来,梁生宝的媳妇去世了,改霞也解除了原先的婚约,本来我们可以期待一个圆满的结局,他们从相恋慢慢坠入爱河直到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况且,他们各自心中也都悄悄藏着对方,似乎只有这样发展下去才是合乎人之常情的。然而就在这时候,梁生宝却一下子变得超凡脱俗了,他可以为了大伙的利益,为了互助组的正常运作而放弃跟改霞的约会,甚至连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是不真实的,起码不符合绝大部分翻身农民的心理动因,况且,即使梁生宝停下来跟改霞说上几句悄悄话,难道互助组的事业就会因此而垮台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虽说他们这种若即若离若有若无的恋爱关系如今读来也挺美,有着一种柏拉图式的浪漫,但总体感觉还是有些虚假、不可信,虽然这是柳青所要竭力维护甚至歌颂的一种为了阶级、集体的利益而舍弃小我、放弃个人幸福的大写的人的行为。但是我们说,这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不如姚世杰跟素芳的“地下”关系来得真实可信,虽然这是作者也是许多读者所不齿的。也许它不道德,不健康,不符合千百年来乡村社会所形成的种种风俗、伦常,但是在我看来,还是要比梁生宝跟徐改霞的爱恋关系多出了一份合乎人性的力,一种更加真实也更加能够把捉得到的力。

作者在人物塑造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就在大家一致称赞梁生宝这个人物形象的艺术成就时,邵荃麟、严家炎等提出不同观点。1960年,邵荃麟在《文艺报》编辑部的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创业史》中梁三老汉比梁生宝写得好,概括了中国几千年来个体农民的精神负担。”并由此认为,“我觉得梁生宝不是最成功的,作为典型人物,在很多作品中都可以找到。梁三老汉是不是典型人物呢?我看是很高的典型人物。”⑤严家炎也认为《创业史》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⑥,严家炎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一个真实性的问题。在他看来梁生宝这一艺术形象存在着“三多三不足”的缺陷。⑦总的说来,他更像是柳青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而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并不是现实生活中实有的。他不仅没有性格发展的轨迹,生活中也仿佛没有什么可以击倒他的事情;他总是那么乐观、积极地行走在社会主义的新时空下,甚至连自己的情感、欲望都可以压抑,都可以漠视。就这一点而言,梁生宝跟“文革”时期普泛的“高大全”形象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然而梁三老汉却因为“概括了中国千百年来个体农民的精神负担”而愈加显得饱满、丰厚、真实,因为他形象、到位地反映了中国农民跟土地的那层关系。在乡村社会很多人之所以参加革命,为的就是能够拥有属于自己一片的土地,不仅可以耕种,将漫长的生命的后半辈子将养,还可以作为一份遗产留给后人。梁三老汉就很好地表现了当时农民的这种心态,因此真实可爱。虽然我们一再被告知那是一个落后农民的典型,他自私、狭隘、没有集体意识,但是我们依然觉得他才是近代以来,备受各种压迫和灾难的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沟通了新文学传统中艾青、穆旦等人抒发过的对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的感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⑧对蛤蟆滩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梁三老汉怎能不生动形象而真实可感呢?

总之,《创业史》所建构的文本真实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缝隙”,这条“缝隙”被柳青在创作中有意无意地加以运用,然而在他努力营构文本真实的同时,却在不经意之间泄露了彼时的历史真实,从而使得文本本身形成了一种错位性张力。这份张力的存在不仅给了《创业史》许多言说的可能与空间,而且也将它与同时期其他相近题材的作品区隔开来,使之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虽然这种经典是“谈判以后的产物”,是艺术家与社会机制和实践达成的一种协议。

① 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②④ 朱立元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9页,第403页。

③ 柳青:《创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⑤ 邵荃麟:《关于写“中间人物”的材料》,《文艺报》1964年版,第8期,第9期。

⑥ 严家炎:《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文学评论》1961年第3期。

⑦ 严家炎:《关于梁生宝的形象》,《文学评论》1963年第3期。

⑧ 艾青:《艾青全集(第一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29页。

猜你喜欢

互助组创业史柳青
柳青的创业史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无尽”的《创业史》——我的父亲柳青
我们需要带有泥土的生活
新时代我们向柳青学习什么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祖孙“互助组”创业温暖人生路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国际小母牛项目实施中农业综合服务探讨
柳青女儿为父亲写下38万字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