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生态审美意识在当下壮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布洛陀文化在当下生态文化建设中的意义作用探析之二
2013-08-15卢静宝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南宁530006
⊙卢静宝[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南宁 530006]
通过对壮族布洛陀文化经典中蕴含的敬畏自然生态审美意识的挖掘,我们可以看得出,在壮族先民心里,自然是充满了生命的灵性世界,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这个大自然整体中的普通一员,都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与其他组成部分应当和谐相处,而非哪个去征服哪个,应是相互渗通的,相互依存的;大自然的现象会引起人们的感应,人们的行为同样也会引起大自然的感应;人离不开大自然,人和其他动植物一样各有其存在的生命价值意义,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这个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母体,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中的所有成员。那么,这种敬畏自然的生态审美意识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里有何作用与意义呢?首先,我们先看看敬畏自然生态审美意识在壮族文化中的流传与影响。
一、敬畏自然生态审美意识在壮族文化中的流传与影响
自然世界是充满生命的灵性世界,人的生命存在是自然所赐予的,人作为大自然整体中的有机一员,与自然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大自然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人只要求助于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它就会带来好处,否则民族和个人就会遭到报复,因而人们更应当敬畏自然。壮族先民这种敬畏自然的生态审美意识对壮族民间故事文化形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先来看一则至今仍在广西贵港市和广西上林一带流传的《太阳、月亮和星星》的故事:古时候,太阳和月亮也和人一样生活。太阳是个男的,月亮是个女的。他们俩成天在天空中游游荡荡。但是天空里空荡荡的,没有东西,月亮感到非常寂寞,就想和太阳一起结婚。太阳一听,羞得脸红了起来,但还是和月亮结了婚,并生下了许多孩子,这就是天空里的很多星星。后来,孩子生得太多了,铺满了整个天空。天空里空荡荡的,没有足够的东西来养活孩子。太阳父亲就发愁生气了,最后竟恨起这些孩子来。就决心要消灭这些孩子,见到一个就抓来吃掉一个,见到一双就抓来吃掉一双。月亮妈妈非常心疼、悲伤,只得带着孩子们躲避太阳。只有等太阳下山后,才敢让孩子们在夜间出来玩。星星们也非常害怕他们的太阳父亲。每当太阳要出现的时候,就赶快跟着母亲躲藏起来。只有等太阳下山了,才敢出来和母亲在一起玩。但是还是有些孩子不小心,在太阳还没下山时就出来了,结果就被太阳吃掉了;还有一些在太阳出来时还在贪图玩耍,结果也被太阳父亲给吃掉了。每当他们被吃掉的时候,总要流出很多血来,把天空染得通红,这就是晨曦和晚霞的由来。母亲见到自己生下的孩子常常被吃掉,非常悲伤,所以经常流泪。她的泪珠就成了地上的露珠。星星孩子们非常害怕太阳父亲,时时心惊肉跳,即使夜间出来玩耍,也是胆战心惊的。不信大家看看停歇的星星,全部是眨着恐惧的眼睛。①
在这则故事里,太阳、月亮和星星都是与人类一样具有生命的灵性,星星是太阳和月亮结婚生下的孩子,晨曦和晚霞是孩子被残忍的父亲吃掉时流出的血,露珠是母亲悲伤时流下的泪珠,闪闪的星星是孩子们恐惧的眼睛。壮族在解释自然现象时,还是把这些自然现象视为同人一样具有灵性的生命体,这也就在无意识中展现出了壮族人们对自然的一种亲切感。
视万物为人的伙伴而同人一样具有生命的理念,在广西龙州一带广为流传的《侯野射太阳》的故事里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传说从前天地相离得很近,地上的人舂米时舂杆就撞到天。天上的雷公和人作对,把太阳的火烧得顶旺,把地上的人都晒得又烫又辣。有一个妇女背着娃仔舂米,太阳竟把娃仔晒死了。妇女就大骂起来。她的丈夫也非常气恼,就拿了一根竹篙去戳天上的太阳。太阳害怕了,就往高处退去,天也随着退得老高老高。这样,太阳便变得暖和和的,不再烫人了。
人们生活好了,又懒下来,连屙屎也不扫;这样,屎越来越多,臭气熏天。雷公恼火了,又造十一个太阳,连原来的一个,天上十二个太阳,把地上的水都晒得干涸了。白天更是热得像火烧,人们只好躲到岩洞里去,等晚上太阳落山了,才出来找东西吃。地面上的树木枯萎了,禽兽剩下的也不多,人们的生活苦到极点。
那时有个巨人,名叫侯野。他能拉动十二丈长的弓,射箭又准又远,是个打猎能手,人们很尊敬他。
由于十二个太阳晒得太狠,人们都对侯野说:“侯野啊,太阳这样狠,要采摘的树叶给晒干了,要猎取的禽兽晒死了,连喝水也困难,我们活不成了,你替我们想个法子吧。”
侯野前思后想,想出一个办法:要把十一个太阳射下来,留他一个,这样不太热,树木、禽兽可以生长,人们就能生存了。决定之后,就上山去砍树木,做成一张最大最硬的弓,又制了十一支箭,准备去射太阳。
第二天早上,侯野背起弓箭,朝着一座最高的山顶走去,傍晚时分才爬到山顶。那时十二个太阳一排挂在天边,阳光没有白天那么猛烈了,只发着淡红的光。侯野拿起弓,搭上箭,看准头一个太阳,把弓张得像满月,“呼”的一箭,射个正中,第一个太阳被射穿一个大窟窿,晃了几下,掉下来了。侯野又向第二个射去,第二个又着了箭,同样晃了几下,掉了下来。侯野一连射下了十一个太阳,留下最后一个太阳没有射。可是这个太阳给吓怕了,慌慌张张滚到海里去,再也不敢上来了。
太阳下了海,天地变成漆黑一团,呼呼的北风吼着,寒风刺骨,和十二太阳暴晒时同样也不好受,众人又叫喊:“太阳啊!太阳啊!出来吧,我们没有你,活不下去呀!”
侯野心里也很焦急,马上召集众人来商量。大家认为除非去叫太阳回来,不然地上的一切都将死得干干净净。可是谁能到海里去叫太阳呢?人们说公鸡可以去,因为早上公鸡叫了,太阳就出来。侯野便去问公鸡:“公鸡,你能叫得太阳出来吗?”公鸡说:“能,可是太阳已经躲到海里去了,要到海中心去叫才能叫它出来。我不会游泳,也不能飞,去不得。”侯野想:公鸡不会游泳,那么叫母鸭背它去不就成了。于是跑去问母鸭:“母鸭,你背公鸡到海中心叫太阳好吗?”母鸭懒惰,不愿去,推说:“我不能去,现在正孵蛋呢。”侯野说:“为了救活大家,也救活你自己,烦你走一趟,孵蛋呢,我叫母鸡替你孵。”
母鸭想偷懒,还推这推那,后来推不脱,只好答应。但又要求,从今以后,鸭子鸭孙只会生蛋,不再孵蛋。侯野答应了。
一切商量好了,侯野便和众人抱公鸡和母鸭,冒着严寒,在黑暗中爬坡涉水,走到海边,把公鸡放在母鸭背上,母鸭背着公鸡游去。游到海中心,公鸡就鼓着翅膀,高声呼唤。公鸡尽叫尽叫,叫了一天一夜,太阳才慢慢地从海底升上来,光芒射到海面,射到地面,射到一切地方,风小了,大地也暖和了。在海边等着的人们,一个个欢呼起来。
从此,天上只有一个太阳,热的时候不太热,冷的时候不太冷。树木花草又重新开花结果,禽兽也渐渐繁殖起来。人们过着欢愉的生活。②
在这里,不仅太阳具有生命,其他的自然物如公鸡、母鸭、母鸡等也同样具有生命灵性。人们还是视世间万物具有生命的灵性,人和它们是可以相互融合的。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都是与自然有着很大关联的。一开始,暖和和的太阳造成了人们慵懒的生活状态。后来太阳太多阳光太狠了,人们活不成。而没了太阳,天地漆黑一团,人们也同样活不下去。人们只好去求助于公鸡和母鸭到海中心把太阳重新叫了回来,人们才能重新过上欢愉的生活。这就说明壮族人民已认识到,人和其他自然界生物相互依存,人类必须依靠自然才能生存下去,因而也必须敬畏自然。
万物不仅具有与人一样的生命,有时还可以与人的生命相互转换。流传于广西龙胜一带的《月亮妹的故事》就表现了这一点。
传说从前样样都好,就是天上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太阳一落山,天上地下全都黑麻麻的,人们的生活非常不方便。有一个叫月妹的壮乡姑娘就想到天上挂一盏大灯笼,天一黑就发亮放光,那该多好呀!月妹决心要上天去挂灯笼。于是她就带了一个大灯笼,一把打赶路草鞋用的草鞋弓,还有用来记日子的一大口袋香芝麻子。也不知走了多少路,月妹的头发全白了,但她还是不停地赶路。有一天她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见到前面大海茫茫,无边无垠,但海里没有水,也没有浪,只是一层层浓云密雾,奔腾翻滚。月妹想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恰好海边有一块圆溜溜、白生生的像个大盘子的石头,月妹就坐了下来,一边还打着草鞋。忽然,大盘子石头慢慢动了起来,向大海漂过去,钻到云雾里去了。月妹打完草鞋才猛然发现原来是到了天上。她立刻把灯笼点亮,把自己坐的大盘子照得通体发亮,变成了好看的月亮。她又把芝麻全部向四周撒去,变成了闪闪发亮的星星。壮家乡亲们见到天上真的出现了大灯笼,旁边有无数闪光的小点点,知道是月妹挂上去的,就把它叫做月亮。那天正是旧历八月十五,那天也就成了月亮的生日。③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壮族乡民们并不只认为月亮是个自然之物,而是人类历经千辛万苦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创造出来的,是月亮妹生命的转型与延续。壮族先民们视自然为与人类平等相处的伙伴,人与自然主体间性的生态审美意识于此得以传承,对人们必须敬畏自然的生态美意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壮族地区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妈勒访天边》神话传说,近年来还被有关部门编排成同名歌舞剧,获得了全国大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妈勒,在壮语中就是母子的意思,用汉语解释来说,这是一则母亲与儿子去寻找天边的神话传说。故事述说以前人们看到天像个锅盖一样罩着大地,就认为它是有边的。人们就争着要去寻找天的边。最后一个孕妇以最充分的理由说服大家就出发了。途中生下了小孩。母亲老后,小孩就接着继续走,决心要把天边找到。其中的壮族人们,对自然完全是充满了好奇感,在寻找天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是壮族人民对自然的喜欢、喜悦、崇敬,而这种对自然的关注,完全是建立在一种亲切心理的基础之上。寻找天边,为的也只是想看看、认识天的边是什么个样子,全无汉族《夸父逐日》故事里那种与自然比赛、竞争,企图战胜自然的意识。
二、敬畏自然生态审美意识在当下社会的意义作用
让我们先从一个先前的事实说起吧。从2009年7月到2010年5月,在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五省区发生的干旱,以其波及地区多、时间长、灾情重而震惊全国,人们不由追问,一向以丰水而著称的西南地区何以出现了众多群众饮水困难、农业生产惨遭严重破坏、电力超负荷运转、物价猛涨等一系列社会不稳定现象来呢?对此,许多学人开始从多方位进行反思,部分学者直接指出工业文明的过度开发造成的水资源过度开发的负面影响,长期过分追求城镇化致使当今“农村空心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严重缺失等一些具体原因来,等等。然而,这些原因包括据此提出的系列建议都只是从某个具体个别的角度出发加以思考的,可能会取得一时的解决之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又无法解决了。从长远根本上着眼,壮族布洛陀文化经典中蕴含的敬畏自然生态审美意识就应当是我们当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学习借鉴处。在壮族布洛陀文化经典中蕴含的敬畏自然生态审美意识中,自然是充满了生命的灵性世界,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这个大自然整体中的普通一员,都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与其他组成部分应当和谐相处,而非哪个去征服哪个,应是相互渗通的,相互依存的;大自然的现象会引起人们的感应,人们的行为同样也会引起大自然的感应;人离不开大自然,人和其他动植物一样各有其存在的生命价值意义,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这个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母体,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中的所有成员。一言以概之,就是做坚定的自然之子,只有走自然之子这条道路才是我们当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道路。
①②③ 蓝鸿恩:《壮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40—41页,第42—44页,第45—47页。
[1]张声震等.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1.
[2]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3]黄桂秋.壮族麽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4]袁鼎生.审美生态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9.
[5]黄秉生,袁鼎生.民族生态审美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1.
[6]王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
[7]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0.
[8]胡筝.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
[9]范跃进.生态文化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8.
[10]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