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造就生命的奇迹

2013-08-15宋珍珠

电影评介 2013年8期
关键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现实

宋珍珠

一、不一样的信仰,一样的力量

电影的开头用了很多笔墨讲述少年派的多重信仰:从黑天到毗湿奴,从印度教到犹太教、基督教,在父亲看来,人不能同时信奉三种不同的宗教,因为,什么都信,就跟什么都不信一样。在父亲教导其选择“信奉理性”时,派仍然跟着自己的怀疑、好奇去了解新的神迹故事、体验新的心灵感觉,坚持自己所信奉的不同宗教。在影片中,少年派是具有泛神论倾向,毫无偏见地坚守着每一种信仰。当派和帕克在饥饿难耐的状态下,面对好不容易捕到的大鱼,派感谢的是毗湿奴,感谢她化身为鱼,救了他们一命。但在漂流过程,少年呼喊的却是上帝;当别人选择相信他的故事,他总说:所以你和上帝在一起。

在这个社会有许多人渴望信仰,说明了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想要对生命状态中的无助、脆弱有更多的认识,这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处于这种脆弱的状态中,更何况少年派沉浮于无边际的海洋中,那时的他,该是多么的信仰他曾经所信仰过的各种神。在神的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乞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帝王或是平民,是知识分子或非知识分子,我们面临的死亡是一样的,我们也都无法解答生死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信仰。因为我们是在同一种处境中,所以对于拥有不同信仰的人,应该宽容和悲悯。

少年派的经历告诉我们,宗教对立没有看起来那么尖锐,相信一种宗教抑或是多种宗教,只不过为满足人类的灵性需求提供了不同的资源,最终各宗教是能够殊途同归的。那么,宗教能够经受住人类命运的考验吗?少年派的经历也似乎给了我们一些信心,虽然这种信仰已经超越了传统宗教的概念。当人类被逼仄的生存境况赶到最后的悬崖上后,我们其实还是有选择的。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对生命的坚持,可以选择漠视自己。

二、信仰造就生存的奇迹

派在海上漂流,相信自己,所以侥幸存活了下来。最难以让人忘怀的是,当派与孟加拉虎漂流至墨西哥海岸之后,孟加拉虎头也不回地走入鲜绿色的丛林,派带着满脸的沙遥望痛哭的那一场景。曾经的相互依存,让善良的派对老虎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老虎对人毕竟没有感情,眼里只有作为动物的向往而已,那就是生存。浑浑噩噩的动物只能感受到当时进食的快乐或饥饿的身体痛苦,而不会顾及到以后将会遇到的种种灾难或杀身之祸。智慧在赋予人类较之动物更为深远的洞察力的同时,又唤醒了人类对现实的和可能的、眼前的和长远的种种痛苦灾难的清醒意识。不堪此种精神重压的人类就必须凭借超越现实的想象为自己提供精神支柱,否则他们将没有勇气面对已被清醒意识到的严酷的客观世界。对于故事的聆听者来说,相信派与虎的故事,就会在心里留下一份难以挥去的美好感情。

没有一个天生的宗教信徒,成为宗教信徒,也并非来自他人的诱导或教义的感染,而是这个人终于觉得现实无奈,他再也无能为力,他不能再面对这个永不能改变的现实。他便在一个早上忽然信仰宗教。宗教最终将他变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德行的人。[1]派不断变换自己的信仰,从黑天到毗湿奴,从印度教到犹太教、基督教,即使被父亲教育“应该选择理性”,仍然跟着自己的怀疑、好奇去了解新的神迹故事、体验新的心灵感觉。正是因为对大自然、对神、对爱的好奇,他才会走出暴风雨中飘摇的船舱,才会与猛虎协同生存,才会最终走回人群。

中年派对那法国作家在讲到要离开那座无人岛时说过:不是那次停靠或许我早就死了,如果没有发现那颗牙齿,我也会迷失自我,孤独终老;有时上帝看似抛弃了我但他都看在眼里;看似对我的苦难漠不关心但他都看在眼里;当我彻底放弃希望的时候,他赐予了我安宁,必喻示我重新启程。

信仰里面最可贵的就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任何你在生命里的某一个阶段,所相信的事物都可以是信仰。信仰的对象可以改换,没有那么绝对。信仰跟怀疑有关,一个真正的信仰不会因为被怀疑、质问,就会瓦解;相反的,因为被怀疑跟质问,信仰会更牢固。最好的信仰,一定是经得起所有人的怀疑。其实一个人在危机、彷徨、困惑的时候,都会想要求助,希望能够得到解答,或者得到帮助,这是人之常情。当精神太空虚时,只好随便抓一个东西来补充,就好比一个人在汪洋大海中载浮载沉,任何一片浮木漂来他都会牢牢抓住,他没有办法判断这块木头的本质。我们不该嘲笑那些无助的、渴望信仰的人,我觉得,没有信仰的人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人。

三、艺术的震撼,留下的思索

艺术的美绝不是简单临摹现实,而是艺术家的心灵驰骋于情感世界的神韵写照,旋律、色彩、造型,无不展现着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从艺术作品可以读出艺术家的信仰。在影片的一开始,镜头出现的是各种动物在动物园中从容、悠闲的行走,动人的旋律配合着唯美的画面,不能说不是一种艺术。透彻的海水里那像繁星一样闪烁的无数的水母、炫亮的白色镜面一样的海面托起一叶扁舟和一个少年、金光灿灿的云以及云彩映照下几乎遁于无形的大海,每一个画面既为运动而生,又似乎是静止的,可以停留下来一样……海上的生物光、壮观的飞鱼群在空中画出的虹弧、闪闪发亮的碧波、以及一头跃出海面的鲸鱼……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无不是导演李安精心制作的成果,是他内心所呈现出来的景象。

电影中派经历过两次暴风雨的袭击,漫天黑云,海浪狂卷,四溢翻滚……就如我们所知道的,水不在最安静的状况下就无法反应外界的形象,只有波平如镜,才能清楚的折射周边世界的本质面貌,以此比喻,我们所处的环境,每天波澜壮阔,没有一件东西会映照在水面[2],在这样浮躁的环境下,人也就没办法很好的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和思考内心的信仰。因此,在影片中,派所经历过的漂流画面,大都是以平静湛蓝的海面为主的。

在现实世界,我们或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关,也会遇到生死相搏的瞬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面临着抉择,是坚强,还是脆弱,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然而,当有些人在面临瞬间的毁灭时,往往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来,这到底是依靠什么力量获得呢?[3]少年派孤独一人在大海中漂流了二百多天,要不是有一股强大的生存信仰在支撑着他,恐怕他很难坚持到最后而被幸运的救起。

电影创造的世界,浓缩了人间的各种情感与信仰感动。观看影片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置身事外的时空,让人们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地观察和品味自己疲于挣扎的滚滚红尘,咀嚼内心的各种愤懑,从中寻到一些似曾相识的生活痕迹和一些源自内心的悸动。任何一部感动人们心灵的作品,都不可能不走向远远超越现实的崇高精神世界——那个世界实在就是一种每个人内心自我构建的一种生存信仰。这是一部关于信仰与生命的电影,是一部关注人自我生存状况和自然环境的电影。

[1]曹文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3(1):257.

[2]蒋勋.孤独六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228.

[3]沈骊天,陈红.生死轮回的永恒灵魂·宗教生命文化精要[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9).

猜你喜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现实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象征符号解析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较电影与小说的空间叙事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