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肥

2013-08-15白居易

月读 2013年7期
关键词:宦官衢州白居易

〔唐〕白居易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罇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注释】

① 朱绂(fú):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亦指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红色丝带,后常作为官服的代称。

② 紫绶:古代官员官印上所用的紫色丝带,后亦指官服。

③ 罇罍(zūn léi):盛酒器具。 酝:酒。

④ 擘(bò):掰开。

⑤ 衢(qú)州:今浙江衢州一带。

品读

这是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之一,他在这组诗歌的小序中说:“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在都城长安的所见所闻,令敏感的诗人常在心底涌起悲悯、同情、愤怒等复杂情绪,最终不可遏制地流淌在他的笔尖之下。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王朝,尽管在贞元(785—805)、元和(806—820)时期稍稍恢复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但早已元气大伤,危机四伏。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成为王朝的痼疾。安史之乱后,部分宦官在一些政治军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逐渐得到皇帝宠信,如唐肃宗时期的李辅国,唐代宗时期的鱼朝恩,唐德宗时期的窦文场、霍仙鸣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军政大权逐渐落入宦官之手,他们不仅可以左右国家行政权力,而且可以掌握朝廷禁军,进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废立皇帝。

宦官们不仅把持朝政,而且利用特殊身份和权力在民间横征暴敛,通过强买强卖甚至抢掠的方式敲诈、祸害百姓,白居易对此多有批判。他的《卖炭翁》中,用“半匹红绡一丈绫”强买卖炭老人一车木炭的“黄衣使者白衫儿”就是宫中宦官。宦官的丑恶行径引起了部分朝廷人士的不满,贞元二十一年(805),王叔文等人借助唐顺宗李诵的力量,发起“永贞革新”,与把持朝政的宦官集团展开了正面斗争,但随着唐顺宗的去世,革新以迅速失败告终,宦官集团势力反而更加巩固。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宦官集团势力在当时的膨胀。他们的排场和威风令路人侧目,所用鞍马光华耀目,足以映出微尘。当然,这些宦官之所以得意洋洋,绝不仅因为他们可以享受贵重的轻裘肥马(即此诗题目缘起),更重要的是,他们来自内廷,而且身着朱绂紫绶,拥有大夫、将军等显要官职。也正因如此,这些内官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夸赴军中宴”的机会,他们如云之聚,招摇过市,赴宴军中的过程,其实是对宦官阶层政治势力的一种炫耀。军中筵席丰盛奢靡,不仅有金杯满溢的美酒佳酿,更有堆叠如山的水陆八珍。洞庭之橘,天池之鳞,佳果鲜鱼,美味无比,但它们都来自遥远的地方,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岭南荔枝一样,历经千里迢迢,劳民伤财。在酒酣耳热、一饱口腹之欲后,这些内官更加悠然自得,意气扬扬,不可一世。诗人定格了内官豪饮场面这一特殊瞬间。眼前这些丑态毕露的内官,难道就是国家栋梁、朝廷柱石吗?

此时,诗人极力铺排张扬的笔锋顿转——“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与这些花天酒地、尽情享乐的内官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南方的衢州由于大旱,饥民们已经不得不以死人充饥了!这就是杜甫怒斥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就是白居易大声疾呼的“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这些振聋发聩的声音愤怒地批判官员的腐化,批判社会的不公,与之相伴的,是诗人们对下层百姓深刻的同情,是他们作为知识分子、作为官员、作为社会中坚所秉持的良知与责任,这种同情、良知、责任是从古至今最值得我们珍视和葆有的财富。

猜你喜欢

宦官衢州白居易
衢州体育公园——“消失”的体育场
衢州烂柯山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夜雪
衢州风物志
“宦官”与“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