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阳宫读碑

2013-08-15聂永清

创作评谭 2013年4期
关键词:沙溪欧阳修乌龟

□聂永清

西阳宫是“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的故里,位于永丰县沙溪镇磨盘山麓、泷冈河畔。西阳宫内,尤以欧阳修亲自撰写的“泷冈阡表碑”最为珍贵,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是西阳宫的镇宫之宝。我一直有个心愿,要去拜谒。

一个阳光绚丽、草长莺飞的春日,怀着对欧阳修崇敬的心情,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西阳宫。西阳宫创建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以前原是一所道观,叫西阳观。由于欧阳修的父母归葬故里沙溪泷冈之后,坟墓祭扫对在江北做官的欧阳修来说,非常不便,所以就委托西阳观内的道士们代行祭祀。又因欧阳修的父亲叫欧阳观,为避“观”字讳,同朝大臣韩琦奏请朝廷改“西阳观”为“西阳宫”。从此,西阳宫就成了欧阳修父母的坟院。后人为纪念欧阳修以及他的父母,又先后在西阳宫内修建了文忠公祠堂、泷冈阡表碑亭、画荻楼、泷冈书院以及门坊等。门楣上墨黑的“西阳宫”三个大字,据说是康熙皇帝所书。

“功名事业三朝相,道德文章百世师”、“天下欧阳无二氏,翰林文学第一家”。欧阳修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而他的故乡永丰,无疑就成了中华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精神原乡,一块值得纪念的文化圣地。

欧阳修自24岁考取进士后,为官40年,他为人耿直,刚直不阿,虽才高八斗,政绩卓著,终因所谓“朋党之争”,一生三起三落,命运多舛。但无论是在朝辅政,还是贬逐州县,仍不改青云之志,拥新政,倡改革,斥奸倭,拯忠良,救民众。王安石评价他:“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其实,真正影响久远,使欧阳修名垂青史的,还是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欧阳修一生除了直接在朝为民为国为君殚精竭虑外,便是将自己的思想付之行动,贯之笔端,书之史册。他在文学上提倡诗文革新,既反对浮华也排斥“险怪奇涩之文”,强调“切于事实”,主张“文以明道”,开创了一代新文风,使宋代散文形成一种自然平易、流畅婉转的成熟风格,对后世文学的繁荣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公认为北宋文坛领袖。他的散文,平易晓畅,洒脱清新,《醉翁亭记》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赋,突破了传统旧赋的对仗和体律,意境优美,委婉曲折,《秋声赋》亦是开创性文章。他的诗,师法韩愈、李白,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又以文为诗,以论议为诗,开创了宋诗以意取胜的新诗风,《戏答元珍》便是这类反映现实,用语平淡的杰作。他的词,民俗浓厚,言情真挚,十首《采桑子》开辟了连用多首词歌咏同一事物的先例,为柳永、苏轼革新词坛开了先路。他的政论文,逻辑严密,议理透彻,《朋党论》就是这类文章的代表作。历代名人对欧阳修的文章,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苏轼说:“文忠公论大道似韩愈,论文似陆游,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欧阳修不仅在文学上成就斐然,而且他还积极奖掖后秀,培养和扶植出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等一批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他和他的弟子独占六家,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绝无仅有。除文学外,欧阳修在史学上的贡献也是十分突出的。《二十四史》中他占两史,与人合编《新唐史》,独撰《新五代史》。此外,他还撰写了《居士集》、《居士外集》、《奏议集》、《集古录跋尾》等许多历史、考古著作。人生有涯,江海无际,他因此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标识,一座丰碑。

我来到一幢砖木结构的现代仿古建筑前,这就是我神往已久的“泷冈阡表碑亭”。此亭始建于宋,原为一座硬山式单层建筑,1960年重建,亭分为上下两层,屋顶重檐歇山,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朱柱生辉。走进大门,赫然一方墨色的大碑耸立在我面前。这就是名扬天下的“泷冈阡表碑”。阡者,墓道也,阡表就是立于墓道上的纪念性碑文,“泷冈阡表碑”原立在距西阳宫一公里处的欧阳修父母的坟墓前,后移入亭内保护。此碑高六尺余,宽二尺许,厚约半尺,为青州青石。碑的正反两面刻有欧阳修手书的《泷冈阡表》和《欧阳氏谱图》,均为正楷,阴文、直书,字体端庄稳重,雄健有力。碑面斑斑驳驳,字迹时显时隐,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沧桑气息。

我默不作声,仿佛被石碑的气势震撼住了。《泷冈阡表》是北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欧阳修知青州时写下的,此时距其父去世已60年,距其母去世18年了。这时的欧阳修也已64岁,早已经名成功就,是公认的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但他对父母的怀念却始终未尝消释,随着年深日久,愈加醇郁深厚。欧阳修写好《泷冈阡表》后,又在青州购得一块世所罕见的墨绿色青石,请人将阡表镌刻在碑石上。《泷冈阡表》用母亲回忆往事的口气,通过一些日常生活场面的描述,颂扬了父亲为官清廉、乐善好施、宽厚仁爱的品格和母亲的贤慧通达、恭俭仁爱,倾注了深深的思念和感恩之情,千字短文,一文双表,父德母节,相映生辉,充分展现了这位诗文革新运动旗手所倡导和实践的平朴委婉、情真意深的文风,堪称我国碑表文中传诵千古、脍炙人口的佳作。明代学者薜瑄《薜文清公读书录》将此文与《诗经》、《楚辞》、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陶渊明诗、韩愈《祭十二郎文》、袁枚《祭妹文》并称,认为都 “出于真情”,“皆所谓出于肺腑者也”。正如《古文观止》中所评:“善必归亲,褒崇先祖,仁人孝子之心,率意写出,不事藻饰,而语语入情。只觉动人悲感,增人涕泪。”

我伫立在《泷冈阡表》碑石前,恍惚之中,似真见欧阳修年迈的身形在“润而言曰”:“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修泣而志之,不敢忘……”细细诵读,诵读的是欧阳修溢于言表的孝心,诵读的是欧阳修对于其母的感动和敬意,还有欧阳修父亲的一片仁厚之心。

我轻轻抚摸碑石,顿觉一股清凉之气悠悠沁入心扉。欧阳修亲手书写的《泷冈阡表》,一笔一画如流动的血脉,让往事栩栩如生。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困,因无钱购买纸墨笔砚,母亲郑氏夫人就用荻杆作笔,以沙盘作纸,教年幼的欧阳修读书识字。欧阳修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发奋学习,并在24岁时考取进士。其母“画荻教子”的故事因而广为传播,千古流芳,亦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为官后,欧阳修受父亲的遗教颇深,他刚正不阿的人格使他在政治上始终恪守儒家“仁政爱民”的准则,循依人情常理,实施恤民宽政。欧阳修提笔写这篇碑文,怎么不会满腔泪水,边泣边言?

我不禁想起了一段神话般的“龙王借表”和“乌龟背表”的故事。相传欧阳修请人刻好《泷冈阡表》后,本打算亲自护送回乡,可正逢王安石变法,无法抽身,只好委派得力手下将碑由水路运回故里沙溪。当船由长江行至江西鄱阳湖入口处时,突然狂风大作,波涛汹涌,一条龙忽现天空,上下翻飞。就在小船将倾之时,船夫大呼:官家,有何珠宝,快投祭水中,或可免此一劫。慌乱之中,官员说:没什么珠宝,只有这块碑石。于是将碑投入水中,说来也怪,碑沉浪息。原来,龙王听说欧阳修所撰之碑经过此处,也想借来一观。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得知此事,义愤填膺,写下一篇《檄龙文》,指责龙王自私贪婪,无情无德。龙王看了感到非常惭愧,读完碑文之后赶紧派一乌龟将石碑送回沙溪,可惜乌龟将石碑错送到广东的沙溪,当乌龟背碑折回到江西永丰的沙溪后,乌龟已活活累死。人们就把它安葬在西阳宫右侧的土墩上,这座古老的龟坟于1976年沙溪中学(现欧阳修中学)建教师宿舍时被毁。而今泷冈阡表碑亭前还有一个水塘,叫作乌龟塘,深不可测,据说石碑就是乌龟从那里背上来的。或许这只乌龟已转世在此颐养天年,继续守护着阡表碑刻。至于碑刻的斑驳,传说是龙王读完阡表,赞不绝口,高兴之余将表中名句用龙爪圈圈点点所致。

古老的故事,神话般的传说,寄寓了人们对某种高尚事物的敬仰和崇拜,而只有超凡的神力和夸张的渲染,才能把内心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龙王借表”和“乌龟背表”的故事即使是传说,它也生动说明了《泷冈阡表》惊天地泣鬼神的非凡艺术魅力,包含了欧阳修故里乡亲对石碑祭文的崇仰之情,焉能不千载流传?

猜你喜欢

沙溪欧阳修乌龟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洱海》《沙溪古镇一》《沙溪古镇二》
戴花的欧阳修
快乐的“长工”
沙溪旗袍
勤奋的欧阳修
乌龟
和乌龟赛跑
诗梦江南,沙溪雅集
——中韩诗歌对话会
欧阳修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