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苍穹下的神奇之美

2013-08-15朱大珪

吐鲁番 2013年3期
关键词:石头城帕米尔高原巴扎

朱大珪

有一种美叫荒凉,那是茫茫戈壁上的荒芜,以及望不见尽头的大漠里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有一种美叫凄壮,那是古丝绸之路留下的众多残垣断壁的遗址,以及沙漠深处倒在地上的孤独胡杨;有一种美叫神秘,那是圣洁雪山里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以及许许多多的自然的或是厚重历史留下的悬疑;有一种美叫风情,那是勤劳的人们所创造出来的美妙的生活方式,以及各民族发展演绎而留下的宝贵遗产。

高原 雪山和湖

西域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天很高,即便是乌云密布的天空,也全然没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苍穹之下,丝绸之路留下了众多的残垣断壁和故城遗址,荒凉的戈壁,圣洁的雪山,清澈的湖水,还有绿洲里那成排白杨树下的土坯民居……西域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神奇的画卷。

帕米尔高原在新疆的西南部,沿着号称“天阶之路”的中巴友谊公路(古丝绸之路中道)往西南方向去,从喀什到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上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行程将近300 公里。高原、雪山和湖泊构成帕米尔高原上独特的美景。

帕米尔高原上海拔在7000 米以上的雪山较多。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和有着“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尔峰。行进在帕米尔高原上,三座雪峰始终在游客的眼里,似乎唾手可及,却又非常遥远。

喀拉库里湖是帕米尔高原上最大的一个湖泊,由一前一后两个相通的湖泊组成。喀湖位于慕士塔格峰下的苏巴什草原上,湖面海拔2600 米,总面积约10 平方公里,在白雪的映衬下,湖水呈黑色,因此又叫黑湖。站在喀拉里湖畔,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在眼前并立,景色极其壮观。上世纪60 年代,我在喀什专区食品公司工作,几乎每年夏季都要上塔县收购牛羊,以供应喀什市区内居民肉食需求。有一次我们上帕米尔高原时,正遇上阴雨天,因此三座雪峰笼罩在云雾之中,给我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但每逢夏季天气晴好时,三座雪峰从不同角度倒映在喀拉库里湖中,还有成群的牛羊在湖畔的草原上吃草,其景恍如人间天堂。

帕米尔高原的五月也是寒冷的。我们从塔县返回喀什的途中,漫天雪花从天而降,一时间银装素裹。远处的雪山更是云山雾海,增添了几分神秘。雪山是西域的一个特色。行进在西域的茫茫戈壁上,南边的昆仑山脉和北边的天山山脉以及众多不知名的雪山,始终伴着我们前行。

丝路 巴扎和驴

丝绸之路上众多遗迹是西部旅游的一大特色。这些遗址不仅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阿帕·霍加墓(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莫尔佛塔、石头城、脱库孜萨来遗址(唐王城);还有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 个,如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穆罕默德·喀什噶里墓、莎车王陵墓;尤其在喀什古城内外尚有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遗址有待开发,如三仙洞、徕宁城遗址、汗勒克买德里斯遗址等。

塔什库尔干县城边的石头故城,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遗址。石头城原是西域三十六国“朅盘陀国”的都城,位于丝绸之路中道、南路的交汇点,自喀什、莎车、英吉沙、叶城到帕米尔的数条峡谷通道,都在此汇合。因此石头城是丝绸交通的一个重要驿站,当年唐玄奘西天取经就曾路过这里。石头城现在只剩下一片遗址。在帕米尔高原脚下的苏巴什草原上的苏巴什佛寺遗址,虽然是乱石处处,残垣断壁,却可以略窥当年的宏伟。站在石头城上,放目四望,雪山、草原、牧群、民居,好一幅高原宁静宜人的风景画。

喀什是丝绸之路进入帕米尔高原之前的一个重要驿站。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就因中西商贾来往不断,而形成中国境内最西部的国际性市场。喀什东门大巴扎(集市),就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遗址。当年丝路繁华之时,来自各国的商贩熙来攘往,好不热闹。如今的大巴扎,在打造喀什为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地位上也发挥着作用。西域境内大大小小的巴扎数不胜数,如莎车大巴扎、巴楚色力布亚巴扎、疏勒“黄金走廊”、麦盖提刀郎之乡等都与丝路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喀什人爱赶巴扎,小毛驴车是喀什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每逢“巴扎日”,维吾尔族老汉们驾着小毛驴车,赶往几十公里远的巴扎。我身为喀什人,与毛驴也曾有过两次深交,一次是1958 年大跃进时代,干部下放劳动锻炼,我在喀什地区帕其叶(现喀什昆仑酒厂所在地)下放干部农场担任毛驴运肥队队长,负责赶着一群毛驴从羊圈往田间送粪,只要把装满羊粪的褡袷往毛驴背上一搭,不用吆喝,也不用抛鞭,毛驴就主动迈开四蹄,径直往田间悠悠然地走去。当时农场的职工都管毛驴运肥队叫“悠悠队”。第二次是“文革”期间,我被打成黑帮分子,关入牛棚,劳动改造,在帕其叶戈壁滩上放羊。经场“革委会”批准,给了我一头毛驴骑,以便看管放牧于戈壁滩上的羊群。有一天傍晚,场里的造反派头目有两褡袷西瓜要往城里家中送,找不上汽车,要我套上毛驴车送。小毛驴也真听话,直来直去,又认路,只要把它调到一个方向,它就一条道走到黑。难怪许多维吾尔族老乡把认路的毛驴车赶上去巴扎的路,然后躺在车上睡觉,一觉醒来,巴扎就到了。

大漠胡杨和路

茫茫戈壁是喀什一大特色,戈壁上人烟稀少,除了少数的沙枣树和骆驼刺之外,很少有其它生命,有时上百公里都见不到绿洲。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含义是进去出不来,号称“死亡之海”,总面积达30 多万平方公里。

长达566 公里的沙漠公路南北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里黄沙漫漫,高大的沙丘一个连一个,一望无际。不进入塔克拉玛干,真的无法想象沙漠有多大。

走在沙漠腹地,细小黄沙一踩就踏陷下去,行走十分艰难。沙漠里风很大,风夹杂着细小的黄沙,一下子就灌进人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沙漠里的阳光很足,刺得皮肤灼痛。

沙漠公路两旁数米范围内种植着小树和草,用来固沙。一些黑色的细水管伴着公路不断地向前延伸。公路每隔数公里远,就建有泵站,泵站通过那些细水管,为公路两旁的植被输送生命之水。

沙漠的腹地有片胡杨林。胡杨的生命力极强,可以说是沙漠的主宰者。“生也千年,死也千年,倒又千年”,这是人们对胡杨生命的感慨。据说,这片胡杨林长200 余公里,宽达50 公里,是大漠里唯一的生命丛林。胡杨林里有已经枯死的倒在地上的胡杨;有的已经干枯但依然挺立在沙漠中;还有的枝繁叶茂,迎着沙漠风沙,树影婆娑。

大漠里沙尘暴说来就来。有一次,我乘车遭遇到沙尘暴,狂风带着漫天的黄沙扑面而来。黄沙就像潮水一样,涌上了路面,转而又退了下去,嘶叫的漠风刮得天昏地暗。然而,风和日丽时,苍穹之下的大漠显得格外壮美。

猜你喜欢

石头城帕米尔高原巴扎
伊朗逛巴扎,体验平民生活
北京的金山上
基于喀什地区巴扎民俗文化的装饰画设计
帕米尔高原
寻访朱元璋的“石头城”
论中原石头城度假区资源特色与发展战略
石峡古堡客栈长城脚下“石头城”
制约帕米尔高原旅游发展因素浅探
帕米尔高原耕地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
与众不同的“石头城”——大津巴布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