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桥城 美丽都匀

2013-08-14李继刚张春来

当代贵州 2013年35期
关键词:都匀

文Ⅰ李继刚 张春来

都匀很美,美在她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民族风情、独具风格的各式桥梁和享誉海内外的“都匀毛尖”;都匀在变,变的是干部群众的思想、领导干部的作风和城市乡村的面貌。

在祖国大西南通往沿海的黄金通道上,有一座美丽的山水桥城——都匀,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云贵高原上。都匀,原名“都云”,布依语意为“彩云之城”,因城东一公里处有一个氤氲缭绕的都云洞而得名。

都匀,殷商属鬼方,春秋战国属牂牁国,战国秦汉属夜郎国。都匀,境内青山、飞瀑、奇峰、灵崖、秀水刚柔相济,情景交融。都匀,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桥在水中,人在景中,山因水而灵,水因山而秀,享有“高原桥城”、“东方威尼斯”等美誉。都匀,还是全球绿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贵州省经济强市、贵州省园林城市、贵州省文明城市……

如今,被列为“中华老字号”的毛尖茶成为都匀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字名片。图为都匀市高寨茶山。(都匀市委宣传部供图)

都匀之美

都匀很美,美在蜿蜒流经城区18公里的剑江河。都匀城位于谷濛河、文德河、木表河、邦水河、柳党河、高基河、桐舟河、尧林河、海腰河“九溪归一”的剑江河畔,七星山、梦遇山、东山、西山、蟒山、马鞍山、象鼻山犹如一道道绿色屏障环抱全城,众多河流汇入的美丽剑江宛如一条彩带自北向南蜿蜒穿城而过。剑江河水清澈见底,江畔垂柳拂岸,河上“彩虹”飞架,楼宇倒映水中,入夜,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流光溢彩。

都匀很美,美在黔南第一高峰斗篷山。凭眼眺望,山岭逶迤,峡谷幽深,飞瀑轰鸣,溪水轻吟,鸟唱蝶舞,山花烂漫。岩鹰盘旋于崖畔,像高高在上的部落酋长抖开黑色的风衣,把千百年的祈愿和梦想舒展。在灿烂的阳光下,与南方红豆杉、毛环方竹、小红栲等大小树木相伴的是源源不断的鸟声,还有那密林深处历史悠远的古驿道、古遗址……

都匀很美,美在香气袭人的“毛尖”。民国《都匀县志稿》记载:“茶,四乡多产之,产小菁者尤佳(即今都匀市的团山、黄河一带),以有密林防护之。”早在明代,毛尖茶中的“鱼钩茶”、“雀舌茶”便是皇室贡品,到乾隆年间,已开始行销海外。1915年,都匀毛尖最早代表中国茶叶远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优奖。1956年,毛泽东主席品尝到都匀几名茶农精心选送的极品茶叶后,大为赞赏,并命名为“毛尖茶”,“都匀毛尖”由此得名,并在198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茶香飘万里,吸引着中外来客,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如今,被列为“中华老字号”的毛尖茶已成为都匀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字名片。

都匀很美,美在诗意盎然的“高原桥城”。市区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桥梁近百座,横跨在环绕全城的剑江河上。民族风格浓郁的百子古桥、全国大中型桥梁中斜度最大的剑江斜桥、玉砌雕栏的银狮桥、凌空飞架的彩虹桥、清雅隽秀的月亮桥……一座座风格独具的桥梁,融古典情调与现代风格、宏宏大观与纤纤绢秀于一体,都匀也因此被誉为“桥梁博物馆”。

都匀很美,美在厚重的文化底蕴。都匀古有东山晓日、西峰缕云、南楼夜月、北岭七星、雁塔涵潭、梦遇观澜、灵岩雨花、鱼石朝宗“都匀八景”。而今,鼓点声声的东山鼓楼、香烟缭绕的西山九龙寺、巍然屹立的文峰古塔、古香古色的石板古街,风情浓郁的布依族婚礼、苗族芦笙曲调、水族铜鼓舞、绕家板凳舞均成为诱人的看点。走在两旁都是黛瓦红柱古建筑群的石板路上,仿佛听到了久远的马帮铃声和嗒嗒的马蹄声,同时又回响着汹涌澎湃的时代大潮,催人奋进。

都匀很美,美在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这里曾是古代百越、氐羌、苗瑶、濮人等四大祖系先民迁徙的聚散地,是千百年来异彩纷呈的民族流动大走廊。这里居住着布依、苗、水、瑶等30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市人口总数的70.6%,是全国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三分之二的城市之一。这里,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有朋自远方来,来了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汉子们把火辣辣的包谷烧当白开水,一仰喉咙就吞下满肚子的酒胆和骨气,然后再用笙歌一路舞蹈,擦洗如昼的夜色。而姑娘们的婚事,要等到结满硕果的秋后,把丰收的五谷收进粮仓,让到来的幸福也变得沉甸甸的,光是哭嫁的歌声就比鲜花芬芳,比江水流畅。

城市风貌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的都匀城。(都匀市委宣传部供图)

都匀之变

如今,都匀正在变,变的是干部群众的思想。通过不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市领导干部对都匀的发展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切实做到不争论、不议论、不折腾、不懈怠,不提新口号、只吹进军号,不当怨妇、只做巧妇,对原来的工作说是不说非、大气不小气,接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用一个“快”字贯穿工作的始终,用快的思维、快的措施、快的节奏、快的速度、快的效益来检验工作的成败。全市围绕建设黔中经济区城市群支撑城市、“大都匀”、“泛都匀”经济圈核心龙头地位的目标,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如一人,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敢拼敢闯,攻坚克难,全面迸发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切实推动都匀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如今,都匀正在变,变的是领导干部的作风。近年来,都匀市着力加强党员干部作风整顿,狠刹“吃喝风”、“走读风”、“衙门风’、“赌博风”,全市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和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及国发2号文件的深入实施,都匀抢抓机遇,在当前的加快城市建设攻坚战中,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一线工作法”,即:项目在一线谋划,部门在一线服务,决策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效果在一线显现。市四家班子领导直接到第一线、到项目点上开展工作,各职能部门局长带领人员驻工地、蹲项目,现场为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和解决实际困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铁的纪律、严的作风、实的措施,不讲任何借口、不找任何理由,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争、敢跟快的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如今,都匀正在变,变的是城市乡村的面貌。黔中振兴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含都匀在内的黔中城市群将成为中国重点再造区域性城市群;黔南州委、州政府突出强调都匀的州府龙头地位,提出“一江带三城,建设大都匀”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泛都匀”经济圈,并从人力、财力、物力上支持都匀发展。同时,贵新、厦蓉高速公路,黔桂、贵广快速铁路纵横交汇,东南西北四条快速干道、环西大道、环东大道等陆续开工通车,优越的区位优势和通畅的交通网络,为都匀驶向发展快车道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同时,都匀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切工作要围绕“快”字下功夫,大力实施“十大棚户区”旧城改造,以加快城市建设为突破口,苦干实干,快干巧干,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推动都匀跨越发展,力争把都匀建成中国最美山水桥城和西部生态智慧城市。

如今的都匀,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古代建筑交相辉映,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水乳交融,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多彩多姿。都匀,这个有着600余年历史、聚居着50万各族人民的古城,正在徐徐展现她的美丽和魅力。

猜你喜欢

都匀
明贵州都匀府建置时间考
在都匀求学的日子
都匀市老干部争当义务宣传员
都匀白及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建成贵州创新型绿色生态区域中心城市都匀变都市
雪芽芳香都匀生“三绿一红”第一名
都匀 向春节返乡人员送温暖
绘就“大都匀”画卷
都匀市老干部心系都匀的旅游发展
毛尖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百年纪念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