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止是一种智慧

2013-08-13姚扶有

前线 2013年12期
关键词:太紧蒙哥马利发条

姚扶有

发条上得太紧的表走不久,马力加到极限的车开不长,绷得太紧的琴弦弹不久,情绪紧张的人容易生病。因此,善用表的人不会把发条上得过紧,善驾车的人不会把车开得过快,善操琴的人不会让琴弦绷得太紧,善于调整情绪的人则会常保轻松愉快的心情。因为,知止是一种智慧。

在我们所受的教育当中,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单位的领导总是教育我们不断进取,知难而上,生命不止,奋斗不止……那么,是否人生的一切事物,只有进取才能算成功吗?其实不然。“知止”有时候也是成功的关键,可从来没有人教育我们怎样知止。进,需要的是一种勇气和精神,而知止,则需要的是另一种智慧。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丘吉尔到北非,蒙哥马利前去就教。闲谈时,蒙哥马利对丘吉尔说:“我不喝酒,不抽烟,晚上10点准时睡觉,所以我现在还是百分之百的健康。”丘吉尔却说:“我刚好和你相反,既抽烟,又喝酒,而且从不准时睡觉,但我现在却百分之二百的健康。”

很多人都觉得奇怪,像丘吉尔这样一位身负重任、 工作紧张的政治家,生活不规律,何以寿登大耄,而且还百分之二百的健康呢?

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知道他的健康有赖于持之以恒的锻炼与轻松的心情。他抽烟、喝酒,又不准时睡觉,但在战事最紧张的周末却会去游泳,在大战白热化时去钓鱼,在演讲结束后去画画,而且经常叼着一支雪茄烟,放松心情。

事实上,放松心情是“知止”的最具体体现。“知止”而心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静且安,这才是心情最为放松的状态。简单地讲,“知止”就是知进退、明去留;就是清楚在哪里自己可以停、何时停;晓得在何处可以息、何时息,正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止”,方能天崩于前而不乱,地陷于后而不惊,反映了一个人的淡定与从容,是智慧、修养、道德的综合体现。

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成就于一身的大师李叔同,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足”,其实“知止”比知足的境界更高一筹。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然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则是自己看着到了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知足因他人,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止,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够了,知道什么时候该走,知道“上台靠机会,下台靠智慧”。难,不是难在不知道,是难在不舍得,不愿意。

知止,是从内在心灵生发的,心里这么想,付诸行动,才会成为“行为”。知止,不但是针对“欲壑”懂得说“够了”,也要对痛苦烦恼懂得说“行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快乐通常短暂,如果不知止,痛苦往往随之而至。烦恼无所不在,也是会变的,任其驻留,则伤害心灵尤甚。那些走上绝路、自我了断的人,其实也是不了解“知止”。

“知止”,功夫需要做到细微处。一念起来,及时“知止”,则不被带走;一念消失,亦当“知止”,则不动如山。

责任编辑:許 海

猜你喜欢

太紧蒙哥马利发条
你好,机器人
发条地球
安全着装
紧张
钟表的原则
把懦夫鼓励成强者
雷人画语
痴情元帅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服老是一种清醒
蒙哥马利与艾森豪威尔打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