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阶段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3-08-13□田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基础计算机教学内容

□田 彬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晋中030600)

我国高校近年来招生人数越来越多,每年都超过数百万,可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了“大众教育”。而众多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变革。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为优秀的毕业生,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并纷纷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这一公共课程。这样也引发了广大师生的重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方便学生适应社会,为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

但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的使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社会各领域中对于计算机使用的深度和广度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2]。新的形势、新的阶段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有相应的改变,要有一个更高的起点,要认识到不同区域的高校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的不同,注意到在这一阶段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要不断革新教学内容,选择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本文在这些方面将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实践。

1 不断革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各科教学内容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而在新阶段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及时性、合理性与针对性[3]。

1.1 教学内容应该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这就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所学内容要做到及时更新。而客观地讲,这一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主要是由于书刊发行速度等诸多因素,造成了现阶段大部分相关教材中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这样就需要教材的编写者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材,同时也需要广大高校教师能够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最好能独立运用较新的软件,制作信息量更为丰富的课件,讲义也要灵活多变,争取从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等方面做到与时俱进,这样也能很好地实现课堂教学效果[4-5]。

1.2 教学内容设定要合理,实事求是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最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分清主次,控制好教学顺序,才能让学生更方便地入门,才能使教学产生时效性,所以,在新阶段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要有一个总的指导方针[6]。如目前的大部分计算机基础教材都将进制转换、信息编码等知识编入并作为学习内容,且将这块内容作为讲授和考核的重点,而这些知识其实是可以忽略的,同时教材也可以适当增加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等实用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需涉及运行数据的二进制相关基础知识即可,重点讲解其他更实用的知识。

此外,教学内容也要有针对性,争取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对于艺术类学生开设数据库技术等相关课程,不如为学生讲解PHOTOSHOP、FLASH等知识更有价值,对建筑类学生讲授CAD也会更实用。

2 实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难度较低,更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也不能很好地实现课堂教学效果[7]。针对这一现象,我将结合这门课的特点及多年的授课经验,总结并实践一些教学方法以供探讨。

2.1 实施分级教学

新阶段的教学应该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所以就需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可以根据学生计算机实际水平对学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进行分级教学。这样的教学能充分体现教学的层次性,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教师的“教”更好地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在分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能很好地被激发,教学效果很明显。

我们将学生分成初、中、高三个层次,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表1所示,为初级班学生讲授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为中级班学生讲授数据的类型和运算、程序的结构和设计及所选高级语言等相关的知识,为高级班学生分软、硬件两方面来组织教学,重点讲授网络程序设计或数据库系统开发或硬件控制等知识,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定和方法。

表1 计算机分层教学法

2.2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量身制定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8]。如在WORD排版实验课教学中,将学生分层、分组教学,制定排版任务,让各组学生依据组内统一的审美观念,进行协调与合作,发挥组员技能,规定任务时间,完成材料排版任务,之后让各组负责人选取代表,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成果并进行讲解和操作演示,由教师和各组组长进行评审和相应的小结,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如,在VB语言教学中,让各个小组设计一款小游戏,可以借助国内小游戏版本,结合组内统一的游戏内容进行操作设计,各个小组利用象棋游戏、俄罗斯方块游戏等来诠释VB程序。学生们参与意识强烈,积极性很高。课后,很多同学将组内制作的小游戏放置到网站中,以便更多网民进行游戏和验证[9]。

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观性,同时也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学生反映普遍满意,成绩进步明显。

2.3 直观演示法和实践操作的综合运用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借助各种实物,或是利用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演示,这样也能方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学有所获。如在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等相关知识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们进行直观的演示操作,同时进行恰当的语言讲解,这样就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进行直观演示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演示时机的把握,更要注重到演示操作的顺序和演示内容详略的选择等相关问题。

此外,计算机课程也很注重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实践”环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操作技能。同时,教师也应该正确引导学生重视上机操作,也可以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适当增加难度,这样也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如进行PPT制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搜集的精美的PPT文稿进行演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能形成其实践的动力。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也能破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在人机互动中获取知识[10]。

3 结束语

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需多言。新的历史时期也要求高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各高校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样就更需要各大学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创新教育,不断革新教学内容,选择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实现高校教育的智能化。

[1]许卓明.对“研究性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

[2]王 溪.高校教学管理的思维变革[J].赤峰学院学报,2009(3).

[3]胡忠望,谌新年.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3).

[4]覃思乾,肖志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辑),2009(2).

[5]姚怡余,余 益,莫 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讨[J].高教论坛,2005(2).

[6]罗爱霞,陈立国.发挥小组评价激励机制初探[J].新课程(教研版),2010(11).

[7]钟 铧.论大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性参与[J].安康学院学报,2008(3).

[8]荆 婵.小议高校分组教学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9(30).

[9]郑大林.让小组在合作中走向成熟[J].教育教学论坛,2010(5).

[10]王 利.计算机基础教育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1).

猜你喜欢

基础计算机教学内容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