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耦合信号传输天线的设计和阻抗匹配

2013-08-13李凯丽洪应平熊继军

电视技术 2013年5期
关键词:阻抗匹配谐振电感

李凯丽,梁 庭,洪应平,杨 芳,秦 丽,熊继军

(中北大学a.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电子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51)

1 无线耦合传输简介

在一些非接触信号传输场合,如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ty,RFID)技术,利用无线耦合信号传输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对象的目的[1-3]。无线耦合信号传输通过两个电感线圈的互感耦合实现,原理如图1所示[4]。在远距离互感耦合情况下,需要增大信号发射天线端能量,因此需要对信源与发射天线进行阻抗匹配。本文设计了中心频率为7.812 MHz的信号读取天线,并对天线进行阻抗匹配,使信号发生器发射的信号能以最大功率传输到读取天线端。

图1 无线耦合传输原理

2 天线的设计研究

2.1 平面螺旋电感设计

无线耦合信号传输通过天线实现,在此使用由电容与电感组成的LC谐振天线,根据体积面积方面的要求,将天线中电感设计成平面螺旋结构,有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等形状[5-6],如图2 所示。

图2 平面螺旋电感结构示意图

通过式(1)可以计算出平面螺旋的电感值,其中电感 的内径、外径、线宽、线间距等因素都会影响电感值的大小[7-8],在设计时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电感计算公式为

式中:μ为磁导率,真空磁导率μ0=4π×10-7;n为电感线圈匝数,其他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电感计算公式参数

2.2 天线参数设计

对LC谐振天线进行阻抗匹配,天线由100 pF的电容与4 μH的平面螺旋电感组成,谐振频率为

天线谐振频率的理论值为7.94 MHz,示波器测试天线谐振频率为7.812 MHz,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4 μH的平面圆形螺旋电感采用环氧树脂基底,结构参数为n=10,din=21 mm,dout=40 mm,w=0.5 mm,s=0.5 mm。根据式(1)计算电感理论值为3.995 μH,使用Aglient公司的4284A(LCR表)仪器测量的电感值为3.995 μH,实际测量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说明式(1)是合理的。

图3 示波器测试天线谐振频率(截图)

3 天线阻抗匹配设计

3.1 阻抗匹配原理

阻抗匹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阻抗,这时在负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无失真的电压传输;另一种是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阻抗的共轭值,这时在负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最大功率[9]。如果信源内阻抗和负载阻抗均为纯阻性,则两种匹配条件等同。常见的阻抗匹配网络有L形、π形、Γ形[10-11]。为了保证信号发生器发射的信号能以最大功率传输到天线端,天线与信号的发射端须达到阻抗匹配,在此建立L形阻抗匹配网络来实现信号的最大功率传输,如图4所示。

图4 L形阻抗匹配示意图

图4中,Zin的表达式为

在无线耦合信号传输中,当天线与远端测试谐振器互感耦合时,通过天线端信号变化测得远端测试谐振器的谐振频率。远端测试谐振器发生变化时,在阻抗匹配前,互感耦合的信号比较微弱,容易受到震动、温度、外界电磁等噪声的影响,造成近端测试误差大或无法测量的问题,阻抗匹配后,互感耦合的能量增大,非接触式测试系统中的测量信号较匹配前稳定,不易受外界噪声干扰。

3.2 天线阻抗匹配过程

首先对电感为4 μH、中心频率为7.812 MHz的天线进行阻抗匹配设计,然后对设计的阻抗匹配进行ADS软件仿真,天线谐振频率为7.812 MHz时,天线端阻抗ZL=1.7 Ω,为使天线端与信源特性阻抗50 Ω达到匹配,在天线端首先串联184.6 nH的电感,再并联2.17 nF的电容,天线端匹配后S=49.99+j×0.25 Ω,阻抗匹配示意图如图5所示,ADS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图5 天线阻抗匹配示意图

4 天线阻抗匹配测试

根据ADS软件阻抗匹配结果,搭建阻抗匹配电路,从天线端串联180 nH的电感,再并联2.2 nF的电容,匹配电容两端接RIGOL DG3061A信号发生器,天线两端接RIGOL DS6064示波器,如图7所示。

图6 ADS仿真结果图

图7 天线阻抗匹配电路

信号发生器首先发射扫频范围为1~50 MHz、扫频时间1 ms、Vpp为5.0 V的扫频信号,电路中只有谐振天线时,使用示波器测试谐振天线端电压情况,天线阻抗未匹配时,谐振信号峰峰值电压17.0 V,阻抗匹配后,谐振信号峰峰值电压22.7 V,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阻抗匹配后电感两端的电压增大且Q值也相应增大,说明阻抗匹配后天线端接收的信号增强,可以更方便准确地判断分析天线谐振信号。

图8 阻抗匹配前后天线端电压(截图)

信号发生器发射定频信号,频率为天线谐振频率7.812 MHz,在只有谐振天线的情况下,匹配前测试电感两端电压17.7 V,匹配后测试电压23.4 V;天线与传感器耦合时,匹配前电感两端电压12.5 V,比耦合前17.7 V降低5.2 V,匹配后测得电感两端电压为4.2 V,比耦合前23.4 V降低19.2 V,测试电压如表2所示。阻抗匹配后谐振信号明显增大,可以更加方便地判断分析传感器的谐振信号。

表2 阻抗匹配前后天线端测试电压

5 结论

在无线耦合信号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信号能以最大功率传输到天线上,对传输天线进行阻抗匹配,并对阻抗匹配结果进行ADS仿真,搭建阻抗匹配电路,通过测试传输天线端信号来判断谐振情况,实验证明阻抗匹配后天线端电压幅值与Q值明显增大,可以更加方便地检测谐振信号。

[1]龙飞.RFID标签天线的设计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

[2]童乔凌.RFID阅读器芯片设计及通讯算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3]王魏,黎希,宫召英,等.射频卫星电视天线电路中LC压控振荡器设计[J]. 电视技术,2012,36(21):71-73.

[4]YANG Fang,LIANG Ting ,YANG Xujun,et al.Study on the wireless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the passive pressure sensor[C]//Proc.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Dalian:IEEE Press,2011:155-158.

[5]齐立荣.平面螺旋电感的计算和仿真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6]郭晨.改进型超宽带Vivaldi天线设计与仿真[J].电视技术,2012,36(19):151-154.

[7]FONSECA M A.Polymer/ceramic wireless MEMS pressure sensors for harsh environments:high temperture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EB/OL].[2012-09-10].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7PhDT.96F.

[8]SALPAVAARA T,VERHO J,KUMPULAINEN P,et al.Readout methods for an inductively coupled resonance sensor used in pressure garment application[J].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2011,172(1):109-116.

[9]MOHAN S S,DEL MAR HERSHENSON M,BOYD S P,et al.Simple accurate expressions for planar spiral inductances[J].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1999,34(10):1419-1424.

[10]刘东宇.自动阻抗匹配器检测电路设计及匹配算法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11]宋旭亮,朱义胜.微带天线的设计和阻抗匹配[J].现代电子技术,2008(1):73-75.

[12]SHE Jingzhao,CHEN Minghui,WANG Hui.Input impedance and impedance matching of a dual-cylindrical antenna array[C]//Proc.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S.l.]:IEEE Press,2000:279-282.

猜你喜欢

阻抗匹配谐振电感
基于LCC-S补偿拓朴MCR-WPT系统的宽范围阻抗匹配研究
微波无线传能系统中直流阻抗匹配器设计①
多阶阻抗匹配与宽频带天线的设计分析
基于NCP1608B的PFC电感设计
基于耦合电感的自均流LLC谐振变换器的设计
一种阻抗匹配层的截断边界
谐振式单开关多路输出Boost LED驱动电源
集成耦合电感升压-反激变换器的性能研究
基于CM6901 的LLC半桥谐振开关电源设计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在钒、钛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