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责任 落实措施 落实保障——沈阳市沈北新区全面扎实开展社区帮扶工作
2013-08-13李胜基
文/本刊记者 李胜基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沈阳市沈北新区区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升级晋位”工作,由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以后进社区为重点,组织全区党政机关和街道党组织、党员干部与城乡社区党组织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落实责任:明确目标,一帮到底
为全力做好社区帮扶工作,实现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同步提升目标,沈北新区坚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联、帮、包”为基本方式,以3年为一个周期,全面扎实地开展社区帮扶工作。
“联”,即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分片联系社区,每两个月全面了解一次所负责社区的发展情况;把经济基础薄弱、矛盾相对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社区作为基层党建联系点,每个月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一次。全区48名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在社区建立了联系点,2012年,共到社区调研指导工作432次。
“帮”,即区直55个党政部门与全区排查确定的55个后进社区结成帮扶对子,由部门领导牵头,组成驻社区帮扶工作组,每月深入帮扶社区两次以上。对其他社区,由所在街道党工委组织开展升级达标。2012年,区直部门和街道干部到社区帮扶指导594次。
“包”,即选派中层干部、后备干部、年轻干部常驻社区蹲点,落实各项帮扶责任和措施。2012年,共落实帮扶措施310项。
为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全区建立了帮扶部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派驻干部“四方承诺”制度,每年签订一份承诺书,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公示。
落实措施:“一区一策”,确保实效
机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党组织对后进社区采取“一区一策”的办法,努力实现促经济、改环境、帮群众、带党建的目标。
促进经济发展。把发展农业项目作为建立帮扶长效机制的主要任务,通过放大涉农社区的经济总量带动全区经济总量的提升。累计引进农业项目39个,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吸引投资2亿多元。
改善城乡环境。将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建立帮扶长效机制的重要着力点。累计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6所、城市社区服务中心7个,维修破旧活动场所42所,修建广场28处,投入村屯整治资金150多万元,维修村路和排水沟等累计达13万延长米,植树12384棵,增加绿地覆盖万余平方米。
帮助困难群众。各级帮扶部门先后开展党群共建联谊活动140多次,发放帮扶资金20余万元,捐助款物共计近35万元,帮扶困难户92户,结成帮扶对子128个,维修危旧房屋50多所,解决贫困户难题192个。
加强社区党建。调整不合格的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6人,通过“双向培养”,发展党员27名,吸收42人进入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完善各项工作制度117项,通过“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决策村级事务32项,开展各类党员培训103次,建立合作社党组织3个。
落实保障:健全机制,强化考核
实行资金统筹。所有驻社区的干部保留原职务,待遇不变,沈北新区区委按地域每人每月给予500元至1000元的补助,解决干部包扶社区的交通就餐问题,每年投入共计40多万元,经费由区财政列支拨付。
量化工作考核。设立了《社区考评细则》,共制定了以“社区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满意”、“班子坚强有力”、“管理科学规范”、“社会和谐稳定”为考评项目的五大类15项具体指标,形成了科学完善的考评体系。同时,将工作考核列入全区整体绩效考核体系之中,每半年考核一次,考核内容包括社区考核细则、承诺完成情况、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并作为班子调整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建立基层锻炼机制。将帮扶工作与锻炼干部相结合,通过社区帮扶工作,让广大机关干部真正深入基层,让更多的年轻干部拥有展示才华的舞台,使其真正增加了业务才干和基层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