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黎族初中生个性心理特征的调查及阳光体育干预研究①

2013-08-13张辽张雅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黎族海南省海南

张辽 张雅玲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海口 571158)

黎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黎族有124.78万人,其中海南省有117.2万人,占其总人口的93.9%。为了解海南黎族12~15岁初中生的个性特征情况,本研究通过艾森克个性问卷对海南省211名黎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分析,结合海南省基础教育实际,提出了阳光体育干预措施,旨在为提高海南黎族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海南省五指山市3所中学的211名黎族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发放《海南黎族初中生个性心理特征测试问卷(EPQ)》,合计回收问卷196份,回收率为92.89%;经筛选,含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97.95%,被试分布情况见表1。

1.2 研究工具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中国黎族》、《民族体质与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学》等相关书籍,同时参阅有关民族个性心理与体质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选题及研究角度提供有力的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在海南省五指山市3所中学随机选取211名黎族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海南省黎族初中生个性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

1.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9.0 for Window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项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并以中国正常青少年人群常模为标准,分析海南黎族初中生个性心理特征与常模相较的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南黎族初中生EPQ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少年健康人常模比较(±S)

通过对海南黎族初中生EPQ各因子得分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并将海南省初中生在EPQ各因子得分同全国常模相比较,结果发现:(1)海南省黎族初中生在E、L因子上无论男女其得分均低于全国青少年健康人常模,其中黎族男生在E因子上得分高于黎族女生,而在L因子上得分略低于黎族女生。(2)在N、P因子上无论男女其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少年健康人常模,且黎族男生在N、P因子上得分都高于黎族女生。

2.2 海南黎族初中生在EPQ量表上得分比较(±S)

分别从城乡差异以及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两个方面对海南黎族初中生EPQ各因子得分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3),结果发现:(1)海南省城市黎族初中生在E、N、P三项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农村黎族学生,并在P因子上差异显著,而在L因子上海南省农村黎族初中生得分高于城市黎族学生且呈显著性差异。(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初中生在E、N、P三项因子上得分高于不经常锻炼的初中生,且呈显著性差异。而在L因子上得分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1)用EPQ量表对海南省五指山市黎族初、高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P、E、N、L各量表的结构与国内常模结构相一致,P量表分最低,E量表分最高,这些共同特征反映出黎族学生在EPQ量表分之间的分布比率是一致的。

(2)海南省黎族初中生较国内同龄人更为内向、保守且“掩饰倾向性”较低,这与黎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传统文化、家庭观念、生活背景有很大的关联,传统的文化传承形成了黎族人民淳朴、敦厚的个性。但从N因子及P因子得分看,黎族初中生较国内同龄人则显出较多的非理性特质,易激动。因此在教育中因注意引导学生合理控制非理性情绪,塑造健康个性。

(3)海南省黎族农村初中生比城市黎族初中生现出更多的“掩饰倾向性”,这可能与黎族农村学生的生活及教学条件较差有关,使得黎族农村学生不如城市黎族学生视野开阔,缺乏对自身的合理认知,自卑感较强。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海南黎族初中生总体上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显得更为乐观、好动、乐于助人,对社会有更为良好的适应性,因此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1 调查对象情况分布表

表2 海南黎族初中生EPQ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情况(±S)

表2 海南黎族初中生EPQ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情况(±S)

量表 黎族(n=103)常模男E N P L 10.33±2.57 7.31±2.51 8.32±2.49 7.70±1.69 13.49±3.02 5.98±3.51 4.02±2.75 12.48±3.35女黎族(n=85)常模8.84±2.73 7.29±3.01 7.17±2.20 8.05±1.97 12.48±3.45 6.08±3.80 3.08±2.27 13.52±3.32

表3 海南黎族初中生EPQ量表上得分比较情况(±S)

表3 海南黎族初中生EPQ量表上得分比较情况(±S)

因子 城乡城市(n=106) 农村(n=80) T 体育锻炼经常(n=74) 不经常(n=114) T E N P L 10.39±2.56 7.38±2.53 8.40±2.52 7.28±1.70 9.97±2.70 7.19±2.27 7.70±2.17 8.79±1.66 0.817 0.324 1.892*2.471**11.42±2.10 7.57±1.78 7.02±2.39 7.56±1.87 9.39±2.57 6.21±3.64 8.47±2.91 7.79±1.63 5.539**9.828**2.424**0.056

4 阳光体育干预措施

4.1 重视体育运动锻炼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个性不能离开活动,人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体育运动作为个体活动的主要形式,其水平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体育运动锻炼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程度越高。它对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促进个性的完美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形式难以起到的独特作用。也是培养青少年个性心理品质最为积极有效的一种形式。因此,在实际教育中,应充分重视体育运动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阳光体育,促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无过重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强健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2 重视传统体育项目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积极性

黎族群体“以木为弓,以竹为弦,以击鼓为乐、以射猎为生……”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根据自然界的条件和自己的需要,创造出荡秋千、拉乌龟、打陀螺、攀藤摘花等等体育项目,这些活动器材简便、易于开展不但能提高人的力量和灵敏性、耐力、爆发力,而且使人们寓娱乐于体育锻炼,在运动中体会生活的乐趣。但由上文研究可知,现今由于黎族群体所处的生活环境条件较差,黎族农村学生不如城市黎族学生视野开阔,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掩饰倾向性”。因此,当前教育要积极将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阳光体育教育中,充分发挥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诸多优势。

4.3 重视体育文化环境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必要性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使人心情愉快,精神健康,态度积极,生活充实。因此,建设与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各项素质,积极组织课内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阳光体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实际体育教学中须着力重视体育文化环境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必要性,使学生在积极的、健康的、充满合作及竞争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强健体魄。

[1] 郝文亭,孙计金,张雅玲.黎族高中生个性心理特征及阳光体育干预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2] 刘桂兰,韩国玲,阿怀红.汉族、藏族大学生EPQ测评比较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5(8).

[3] 程灶火,谭林湘.艾森克个性问卷理论结构的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

[4] 王雪萍.中国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4.

猜你喜欢

黎族海南省海南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海南省肿瘤医院
56个民族56枝花 黎族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