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地区A区块油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2013-08-11雷亚妮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514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32期
关键词:井区水层油水

雷亚妮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163514)

X地区葡萄花油层2006年提交石油探明储量,2008年投入开发,最先投入开发的A区块,截止到2009年9月已投产油井98口 (其中水平井2口),注水井32口。统计已投产的96口直井,平均单井射开砂岩厚度10.2m,有效厚度3.4m,其中油水同层厚度0.6m,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液4.9t,日产油1.6t,综合含水63.3%,平均单井采液强度1.44t/ (d·m),平均单井采油强度0.58t/ (d·m),低于方案预测指标 (采油强度1.0t/ (d·m)。

根据目前的生产情况统计,出水井有26口,开发效果较差,为此笔者以X地区A区块的油气成藏规律为基础,结合投产后高中低含水井平面分布,研究X地区油水分布影响因素。

1 区块地质特征

X地区A区块为大庆长垣与三肇凹陷2个二级构造带衔接部位,主要发育近南北向的大断层,同时又被西东向的断层分隔成几个独立的小断块。近2年,随着油田滚动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新开发区块油藏品质总体上逐渐变差,整体表现为向构造低部位和油水过渡带转移,储层变差,油水关系越来越复杂。A区块处于永乐次凹陷-宋芳屯屯鼻状构造间,且构造位置较低,这是造成油水分布复杂的根本原因。该区有效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均低于永乐油田主体区块,物性、含油性变差,使电阻率曲线和自然电位负异常值均较低,依靠目前测井资料难以识别疑难层[1-2]。

2 油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2.1 断层是主导油水分布的主要因素

A区块处于永乐次凹陷-宋芳屯屯鼻状构造间,主要以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和零星分布的砂坝相为主,砂岩连通性较好,受到断裂的切割,易于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因此,断层-岩性油藏为该区葡萄花油层的主要油藏类型,断层是主导油水分布的主要因素。

(1)向斜低部位,断层不发育区为水层发育区。A区块位于永乐向斜,部分井区靠近向斜最低部位肇291井附近,这些井区断层不发育。14口油井投产,10口出水,该区域为一个水区。

(2)与油气主要运移方向垂直或高角度斜交的大断层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尤其是与向斜成反向正断层。A区块已投产的98口油井中,目前出水井26口,从出水井的分布来看,其中23口分布在太东井区。低含水井主要集中在永乐井区,主要原因是永乐井区与太东井区的分界处有一条东西向大断层,该断层与永乐凹陷油气运移方向垂直,阻挡了油气自南向北的运移,使永乐井区形成一个油气富集区。

(3)由断层切割形成的封闭区域比开口区域油气富集。A区块南部La和Lb井区,2个井区都是南北向2条大断层被东西向的断层切割形成的断块,但是Lb井区4条断层形成了封闭的区域,而La井区没有封闭,油气沿不封闭处运移出去。2个井区投产后,Lb井区油井含水低于La井区,开发效果较好 (见表1)。

表1 La和Lb井区投产初期生产情况对比表

(4)受断层切割影响,断层下降盘水层发育。单个断块内,从投产井含水与断层的关系来看,油井与断层下降盘的距离越近,初期含水越高。A区块位于断层下降盘油井有25口,其中含水高于80%有15口,15口含水高于80%的井中有12口井出水。

2.2 断层-岩性油藏或岩性油藏影响局部油水分布

T3井所在的区域内,有5口井,投产都出水,该区域为岩性油藏形成的水区。从图1可以看出,导致该区域5口井出水的原因可能是:试油井T1的试油显示有水层和同层夹层,该区域的其他井虽然解释为油层,但电性显示不好,怀疑PⅠ3为水层,该层射开导致了该区域5口油井出水。目前对该区域的T3井实施PⅠ3-411层堵水,来验证出水层位。

图1 T1-T5井剖面图

D3和D6投产一直出水,但是与其同一排的4口井投产到目前含水都比较正常,这样就必须找出出水井与正常生产井之间的不同之处。首先,从构造位置上来看,出水井D3和D6,构造位置较正常生产井D4和D5井高,说明出水不是由于构造位置低引起的。其次,从发育层位和射开层位上找不同之处。从图2上看出,出水井的主力层为PⅠ21和PⅠ22,而D5和D4井主力层位为PⅠ6,断层和构造位置的变低形成的断层-岩性油藏,构造低部位的四口井PⅠ21和PⅠ22层发育为水层,主力层位为水层导致D3和D6出水。

A区块水的流动性较强,只要单井存在出水层位,由于层间矛盾的影响,水层便会抑制油层的产出。肇39井是区块内试油井,分2段试油,PⅠ3层试油为纯水层,日产水13.6t,PⅠ6-7层试油为纯油层,日产油18.909t,但是该井投产一直出水,同时原出水井Tc,在堵住非主力产层PⅠ41-42后,含水从100%降到33%,取得较好的效果。

图2 D1-D6井剖面图

2.3 单一断块内构造是控制油水分布的主要因素

根据已投产井的含水与其构造位置高低的关系来看,A区块构造低位置的井投产含水总体上都高于构造位置高的井,特别是在构造位置低于-1385m的区域出现全井出水井的井较多。全区块构造位置低于-1385m的井有24口油井,其中投产出水的17口,占这个区域油井的70.8%,占整个26口出水井井数的65.4%。因此可知,单一断块内构造位置的高低是油水分布主要影响因素。

3 结论及建议

(1)断层 (断层的有无,方向及封闭性)是主导A区块油水分布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构造低部位断层下降盘水层较发育。断层下降盘附近应减少布井井数或者增大布井井位与断层下降盘的距离。

(2)由于岩性或者断层-岩性油藏的影响,使局部区域出现水夹层或同层夹层,影响整体上油水的分布。水层出水形成的层间矛盾,抑制油层的产出,在治理出水井时,关键是找出出水层位,进行堵水。

(3)靠近老区块的新井应考虑水淹影响,控制射孔层位。

(4)X地区其他区块井别和射孔方案编制时,要认真分析区块的地质背景,搞清油水分布的影响因素,准确识别油水层。在油水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前期采取一定措施,搞清油水分布,控制油井投产初期含水。

[1]王永春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的形成和分布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殷红 .吉林腰英台油田油水分布特征及成因探讨 [J].江苏地质,2005,29(1):28-31.

猜你喜欢

井区水层油水
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分层群聚特征分析
水稻水层管理田间试验总结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定录导一体化技术在J 58 井区中的应用
油水两相流超声波衰减测试方法
误区:维生素K需补充,但要远离“油水”
油水(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石南21井区水淹解释方法对比及应用
彩南油田彩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堵塞机理研究
从密井网区到探评井区沉积微相平面图的编制
火山岩气藏气水层测井识别图版的建立及应用——以吉林长岭1号气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