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分析与优化

2013-08-11靳光亚谢英柏刘春涛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3年1期
关键词:工质冷凝器冷凝

靳光亚,谢英柏,刘春涛

(华北电力大学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3)

0 引言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商业制冷中,但是当要制取较低的温度时,一般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为很难找到一种工质,能够既满足适中的冷凝压力,又满足较低的蒸发压力。所以,复叠式制冷循环被广泛应用于中低温领域。

由于传统复叠循环使用的氟利昂工质将面临淘汰,使用对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天然工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1,2]。一旦各方面技术成熟,-40~-80℃温度区间的低温领域普遍采用的常规工质R22/R13(CHF2Cl/CF3Cl)复叠式制冷循环和NH3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完全可以用天然工质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来替代[3-7]。这样不仅杜绝了CFCs工质对臭氧层的破坏,而且减少了NH3系统的充灌量,减小了系统尺寸,提升了系统安全。因此,研究开发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1 基本循环及热力学模型

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由NH3高温级制冷循环和CO2低温级制冷循环叠加而成,两个独立的制冷系统通过蒸发-冷凝器 (中间换热器)耦合起来,新系统既能满足在较低蒸发温度下蒸发时合适的蒸发温度,又可以满足在环境温度下冷凝时适中的冷凝压力。系统流程及对应的循环p-h图如图1所示。

图中1~4为低温级CO2带节流阀制冷循环,5~8为高温级带节流阀制冷循环。因为低温级的放热过程 (图中2~3过程)和高温级的吸热过程(图中5~8过程)发生在蒸发-冷凝器中,而且,换热过程与环境没有热交换。因此可以认为,高温级循环的蒸发负荷与低温级循环的冷凝负荷相等,蒸发-冷凝器中的传热温差Δt一般取5~8℃。

图1 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Fig.1 The p - h diagram of NH3/CO2cascade refrigeration cycle

分析前作如下假设:(1)系统循环处于稳态;(2)高、低温级的压缩过程均为绝热非等熵过程;(3)换热器与环境无热交换;(4)压缩机吸入口状态点在饱和蒸气线上;(5)忽略工质节流损失及压力损失;(6)蒸发-冷凝器中的传热温差Δt取5℃;(7)压缩机等熵效率取0.8。

热力学模型如下:

低温级循环CO2质量流量为mc,高温级循环NH3质量流量为ma,由能量守恒则

系统循环制冷量:

高温级与低温级工质的质量流量比 (Mass Flow Ratio):

式中:ηc,ηa分别为压缩机L和压缩机H的等熵效率[7];hi为各状态点的焓值 (i代表图1中的各状态点)。

基于以上的理论计算公式和初始假设条件,采用EES软件进行编程计算。

蒸发-冷凝器的平均温度或称中间温度Tm,不是一个固定值。低温级CO2的冷凝温度越低,则低温级的COP越大,而高温级NH3的COP越小。因此,必然存在一个最佳中间温度Tm,opt,使整个系统的COP最大。在复叠式制冷系统中,Tm的选择直接影响系统的效率。对于Tm的选取,一般有两种选择,即使制冷系统的COP最大或使两级压缩机的耗功最小。本文按照COP最大的原则来确定最佳中间温度。

2 性能分析

图2示出了当高温级冷凝温度Tc=30℃、低温级蒸发温度Te=-35℃时,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COP和W随蒸发-冷凝器的中间温度Tm变化的趋势。从图上可以看出,在Tm=-21.5℃时,循环COP随Tm变化取得唯一最大值COPmax,为2.136。在最优中间温度的±6℃范围内,性能系数下降很小,仅为1.5%,这个特性也为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增加了弹性操作空间。

图2 复叠循环的COP和W随Tm变化的趋势Fig.2 Variation of COP and W with Tm

图3给出了随着低温级蒸发温度Te的不同,最优中间温度Tm,opt(取得最大COP)和最省功中间温度Tm,w(压缩机耗功最低)变化的趋势。蒸发温度越高,最优中间温度和最省功中间温度也升高,呈线性变化。图中还给出了最优中间温度和最省功中间温度所对应的COP值随Te变化的趋势。可以看出,二者都随Te增加而增加,而且在-40~-50℃温度区间内差别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设计NH3/CO2复叠系统时,要根据蒸发温度的大小设置合适的蒸发-冷凝器的中间温度,使系统在最优状态下运行。

图3 Tm,opt和 Tm,w随 Te 变化的趋势Fig.3 Variation of Tm,optand Tm,wwith Te

通过计算可知,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在同一高温级冷凝温度下,COP和W随Tm变化的趋势与图2一致。当冷凝温度改变时,循环的COP和W也改变,冷凝温度越低,循环的COP越高,W越低,排气温度也降低。而最优Tm随冷凝温度的增加也是基本呈线性增加,变化趋势与图3一致。需要注意的是,NH3工质的蒸发压力很低,对应的比容较大,需要的压缩机排量很大,对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循环,压比一般不能超过10,吸气压力不能低于0.015MPa。当高温级冷凝温度为40℃,Tm为-6℃时,压比约4.5,高温级排气温度已经超过200℃。因此,鉴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对于高温级NH3系统运行,最好有独立机房,并远离公众。

3 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优化

比起R22/R13复叠式制冷循环,基本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偏低,使用膨胀机代替节流阀,回收膨胀功并增加部分制冷量,低温级增加回热器,使蒸发-冷凝器出口液体过冷,能够有效提升循环性能。有回热带膨胀机的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p-h图如图4所示。

图4 有回热带膨胀机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Fig.4 The p -h diagram of NH3/CO2cascade expander cycle with heat regenerator

分析前作相应假设,并建立热力学模型,基于理论计算公式和初始假设条件,进行编程计算。并将结果与基本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R22/R13复叠式制冷循环及NH3双级压缩循环进行分析对比。

图5给出了高温级冷凝温度一定时,基本NH3/CO2(R717/R744)复叠式制冷循环、R22/R13复叠式制冷循环、NH3双级压缩循环 (R717 D-SC)及带膨胀机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R717/R744-E)的理论最优COPmax随蒸发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40~ -50℃的蒸发温度区间内,4种循环的COPmax变化规律相似,都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加。其中以带膨胀机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COP最高,其次为NH3双级压缩循环,二者均优于R22/R13复叠式制冷循环。从性能、环保和安全方面考虑,完全可以采用带膨胀机R717/R744复叠式制冷代替传统工质。

图5 4种循环的COPmax随Te的变化趋势Fig.5 Variation of COPmaxwith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for four different cycles

图6表明,随蒸发温度的提高,最优COP对应的最优高、低温级工质的质量流量比 (Mass Flow Ratio,MFR)均为缓慢下降趋势,且基本是线性变化。基本NH3/CO2循环的两极流量相差最为悬殊,低温级CO2流量约为高温级NH3流量的5倍,虽然COP小于传统工质,但CO2在低温时的压力较高,比容变化不大,运动粘度较低,其实际效率较高,这一特性为系统匹配提供了参考。最优COP对应的最优蒸发-冷凝器中间温度Tm,opt随蒸发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7所示。

图6 最优MFR随Te的变化趋势Fig.6 Variation of MFRoptwith Te

图7 Tm,opt随 Te 变化的趋势Fig.7 Variation of Tm,optwith Te

从图8可以看出,当高温级冷凝温度Tc=30℃,低温级蒸发温度Te=-35℃,带膨胀机复叠式制冷循环的COP和单位质量制冷量增量比 (Quotient of Difference,QOD)都随CO2低温级循环过冷度 (Condenser Depression,TCD)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趋势。过冷度为5℃和10℃时,COP分别增加4.25%和7.76%。因此,改善回热器的换热效果得到更低的节流前温度,对改善复叠式制冷循环性能十分有利。

图8 COP和QOD随TCD变化的趋势Fig.8 Variation of COP and QOD with TCD

本文只对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在-40~-50℃蒸发温度范围内进行了分析,因为CO2的凝固点为-56.55℃,如需要制取更低的温度,则需要考虑干冰的粉末作用,目前已经成功制取了-80℃的低温。对于NH3/CO2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在系统结构和工艺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 结论

(1)存在一个最优蒸发-冷凝器的中间温度Tm,opt,使循环的性能系数达到最大,但是在Tm,opt±6℃范围内COP变化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在一定的冷凝温度和中间传热温差下,基本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理论COP较低,而增加回热器并采用膨胀机代替节流阀是提高NH3/CO2复叠式循环系统性能的一个有效的改善途径。

(3)复叠式循环的COP和单位质量制冷量增量比随低温级循环过冷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了回热器的换热效果直接影响系统性能。

猜你喜欢

工质冷凝器冷凝
数据机房集中式与平面型冷凝器热环境对比研究
采用R1234ze(E)/R245fa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实验研究
洗脱苯粗苯冷凝冷却器优化改造
采用二元非共沸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分析
若干低GWP 纯工质在空调系统上的应用分析
蒸发冷却冷凝器在通信机房空调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LNG接收站BOG再冷凝系统操作参数优化
脱硫罐排放汽无压冷凝净化装置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波纹填料在蒸发式冷凝器中的流场与传热特征分析
水-乙醇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的传热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