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素提取纯化及金丝桃素的合成研究
2013-08-10胡冬华和东亮陈雪梅
胡冬华,贺 帅,和东亮,陈雪梅,钟 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
本文就大黄素提取纯化及金丝桃素的合成研究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大黄素提取分离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仪器 JT502N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DHG-92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谱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KQ-25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VECTOR53型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769YP-15A粉末压片机。
1.1.2 试验试剂 乙醇(95%)、乙醚、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乙酸乙酯均购自北京化工厂,冰醋酸购自西陇化工厂。
1.2 试验方法
1.2.1 大黄素的提取 文献记载中药材虎杖中含有丰富的大黄素成分[1-3]。将中药材虎杖粉碎至粗粉取100 g,用适量95%的乙醇溶液润浸0.5h,加入600 mL 95%乙醇加热回流1.5 h,倾出液体,同法操作2次,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旋蒸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到富含大黄素的深红色液体。
1.2.2 大黄素的纯化 向深红色液体中加入200 mL乙醚萃取1次,100 mL乙醚萃取3次,合并乙醚液即得总游离蒽醌溶液。分别用5%NaHCO3,3%NaHCO3水溶液各80 mL洗涤乙醚液,同法操作3次,保留乙醚液。然后用5%Na2CO3水溶液80 mL萃取乙醚液,分出Na2CO3液,同法萃取3次,合并Na2CO3萃取液。最后用浓盐酸调节Na2CO3萃取液的pH值为1~2析出大黄素粗品沉淀,经多次考察,pH值为1时效果最好。抽滤,用水洗涤沉淀至中性。用冰醋酸进行重结晶,在烘箱中烘至恒重,即得大黄素结晶。
2 金丝桃素的合成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仪器 85-2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金坛市大地自动化仪器厂;VECTOR53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200w日光灯。
2.1.2 试验试剂 大黄素,自制纯化;氢醌,北京化工厂;氢氧化钾,天泰化工厂。
2.2 试验方法 1)金丝桃素的合成 准确称取大黄素135 mg,氢醌110 mg,氢氧化钾 84 mg,蒸馏水15 mL,将上述反应物逐次加入到50 mL的锥形瓶中,放入小型搅拌机,加胶塞打孔,在锥形瓶中通入N2后封管,置于电加热磁力搅拌器上,控温90°,200 w日光灯光照反应4 h,引发反应后,迅速将溶液转入反应釜内,150℃连续加热36 h。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物的颜色逐渐由红转黑,直至最终反应物成为黑色黏稠状物质。反应结束后取出黏稠状黑色物质,加入6 mol/L HCl调至pH=3,滤出沉淀,水洗至中性,晾干后得到黑色金丝桃素固体。2)红外光谱法检测金丝桃素对金丝桃素的合成品进行了红外图谱分析,VECTOR53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OPUS操作软件,扫描光谱范围4000-400 cm-1,扫描次数:32次。
2.3 结果与讨论 对金丝桃素的合成产物进行红外图谱分析,各基团的吸收区域表明该化合物与金丝桃素结构特征相符[4-7]。
表1 金丝桃素的红光光谱解析
3 结论
金丝桃素(hypedein)具有抗抑郁、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消炎等药理活性,是当前国际研究继人参、银杏叶、红豆杉之后的热点之一,具有重大的新药开发价值[8]。但是金丝桃素在贯叶连翘等植物中的含量只有万分之几,提取分离后只能得到极少量的金丝桃素,还会破坏天然植被。本实验研究表明,大黄素与金丝桃素具有相关的结构,大黄素能够用于价格昂贵的金丝桃素的合成。合成产品金丝桃素经红外、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现代分析手段定性定量分析表征。本工作改进了金丝桃素的合成条件,缩短了合成时间,降低了合成成本,对于中药有效成分金丝桃素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汤媛,刘明星,苏江涛,等.金丝桃素的合成工艺改进[J].合成化学,2009,17(4):498-502.
[2]何丽一,罗淑荣.中国大黄属植物成分的分离及含量测定[J].药学学报,1980,15(9):555-558.
[3]郭金凤,崔一民,赵侠,等.薄层层析法鉴别虎杖中的成分[J].中国药事,1997,11(1):52-53.
[4]Miskovsky P.Hypericin——a new antiviral and antitumor photosensitizer:mechanism of ac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J].Curr Drug Targets,2002,3(1):55-84.
[5]王力,张娜,张秀清,等.金丝桃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J].华北农学报,2005,20(4):1-3.
[6]Kin S W,Park J H,Yang S D,et al.Facile synthesis and Radio Iodine labeling of hypericin[J].Bull KoreasChem Soc,2004,25(8):1147-1150.
[7]Mazur Y B,Lavie H,David.Preparation of hypericin USA[J].Pat.Application,1990,7:604-613.
[8]张健,李俊,李芳,等.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素的测定[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0,17(4):279-281.